(整理)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甜甜的梦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米、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31-33页“甜甜的梦”。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好奇心和积极地参与测量的愿望,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毫米、分米长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和估测。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直尺、1分钱硬币、1元硬币、金箍棒等。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俗话说:“日有所思,梦有所想”。
甜甜小朋友特别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
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甜甜的梦里,甜甜还跟着孙悟空学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有一件
特别厉害的兵器,知道是什么吗?(课件出示:金箍棒变化视频)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去探索研究隐藏在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金箍棒逐渐变短。
学生在桌子上找到这么长的一根金箍棒,先估计金箍棒的长度,再测量得出:1米。
1米还可以用100厘米表示。
引出:1米=100厘米。
2.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了。
学生猜测金箍棒现在是桌子上的哪一根?学生找到后,测量它的长度为30厘米。
3. 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短变小了,最后钻进孙悟空的耳朵里了。
学生猜测这时的金箍棒有多长,在学具袋中找到这根小金箍棒,测量它的长度。
测量发现它不足1厘米,特别短。
师:要想准确地测量它的长度,需要认识一位新朋友——毫米。
毫米可以用mm表示。
4.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识1毫米。
1毫米有多长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比划给大家看。
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尺子,告诉学生,尺子上1小格之间的长度是1毫米,并标出1毫米。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到1毫米,
在展台上指给大家看,互相交流不同的指法。
(2)感受1毫米。
拿出一枚一分硬币,竖着放在尺子上,看看它有多厚?然后借助这一分钱硬币用手势表示一下1毫米大约有多长。
看着用手势表示的1毫米,你有什么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学生举例。
(3)发现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条5mm的线段,再接着画一条10 mm 的线段,一边画一边思考: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学生发现:10mm就是1cm。
(4)用毫米量。
先量出那根小金箍棒的准确长度(1毫米),再量出另一根较长金箍棒的长度(2厘米3毫米或23毫米)。
5.活动二、认识分米。
(1)认识1分米。
课件出示:金箍棒又变长了。
学生在学具中找到和它一样长的金箍棒,师指出,这样的长度是1分米。
分米可以用dm表示。
1分米有多长?学生动手测量,发现是10厘米,由此引入:1分米=10厘米。
(2)感受1分米。
学生借助尺子或者小金箍棒,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并举例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总结并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6.让学生把分米、毫米、厘米、米这几个长度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并思考我们以后在测量物体的时候,该怎样选择这些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小组内合作测量教师给准备的学具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先估后测,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展示交流。
2.填空:3分米=()厘米1米=()分米
70毫米=()厘米9厘米=()毫米
3.修改八戒的日记。
12月8日星期二阴
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毫米长的牙刷刷牙,
然后洗脸吃饭。
接着走了200厘米远的路来到学校,坐在5米高的凳子上,拿出15分米长的铅笔和5厘米厚的练习本,开始做练习。
学生改错后,对八戒说点什么?
四、总结反思,知识延伸。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收获?
思考:孙悟空的金箍棒可以变得很短很短。
还可以变得很长很长(课件出示:金箍棒渐渐变长,最后高耸入云)。
这时候我们该用什么单位测量?这是下节课的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