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微点作文》第四篇“巧用修辞”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修辞,点靚语言
一、方向标
1.引导学生认识几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2.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在写作表达中使用修辞手法,增添语言的亮点。
二、温馨提示
同学们本次训练的重点是巧用修辞增添语言的亮点。
训练中,我们将侧重了解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体会修辞手法的妙处,大胆尝试,让我们的写作语言鲜活起来。
三、追忆热身
1.技法准备。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说说几段文字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展板
①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贾平凹《风雨》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明,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老舍《济南的冬天》我的发现:
指津
第①文字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树林子在狂风肆虐下形状不断变化的景象,显得生动形象,特点鲜明。
第②段文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济南冬天的水的温暖和柔情,透出了作者对冬天的水的喜爱之情。
2.素材准备
教师提供下列情景启发学生思考:你注意过有月亮的晚上吗?月光皎洁,竹林幽幽,山谷静谧。
请调动大脑,让思维驰骋,想象一个有月亮的晚上,为我们本课的作文探究做好准备。
展板
夜深了,半个月亮出现在东边的天空。
原本漆黑的夜空,霎时间明亮了许多。
而竹林,却显得更加幽深起来。
我们看着月亮,在微风中,不禁又说个不停。
指津
这段文字的优点在于写景很有层次,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明暗结合,动静相宜,富有生气。
不足之处在于语言显得较为干涩,不够生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修辞在文章中的运用,感受运用修辞点亮语言的作用。
(出示课题:半个月亮爬上来——巧用修辞,点靚语言)
3.知识储备
小讲座
巧用修辞,点靚语言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
设问等。
我们也大致上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如: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拟人:色彩鲜明,描绘星星,表意丰富。
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反问、设问:增强语气,强化表达效果,也可以用于过渡。
通感:又称“移觉”,即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可突破语言局限,增强文采。
本次探究,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妙用:①善用联想,使语言形象生动;②巧妙援引,使语言富有内涵;③拟写整句,使语言形式工整。
四、探究实践
阅读与思考一:善用联想,使语言形象生动。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共同点?
展板
①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
②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③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我的发现:
指津
第①句将雪色与草色相间的美景比作“带水纹的花衣”,又用一个“穿”字,这样运用比喻和拟人,写出了小山雪后美景的神韵。
第②句显然是将薄雪人格化了,薄雪也能害羞!作者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
第③句由花的繁盛景象联想到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并用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写花,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呈现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
第④句运用通感,由花的淡淡的芳香,联想到浅紫的颜色,突出花香的柔和清新,,形象生动。
可见,无论采用比喻、拟人还是通感,均需要联想这个手段作支撑。
我也露一手
训练一:请展开展开联想,以“那晚,有月”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比喻、拟人或通感的修辞手法,力求使语言形象生动。
学生作文后,教师对学生的文章进行现场点评。
备案
夜,已经深了。
微风柔柔地拂着。
在东边的天空,月亮不知何时悄悄地爬在了半空,却只露出半个脸来。
月亮啊,你是害羞了吗?还是藏着点什么?牛乳般的月色静静地流泻着,那月,就如镶嵌在幽深天幕中的明珠,晶莹,而又邈远。
那原本漆黑的夜空,霎时间明亮了
许多,诗意得如同一个顽童。
而竹林,却显得更加幽深起来,幽深得如同琵琶幽怨的低吟。
看着月亮,在微风中,我们不禁又叽叽喳喳起来。
阅读思考二:巧妙援引,使语言富有内涵。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看看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共同点?
展板
①“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②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渊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学生作文《诗意地生活》
③在我侨居海外的岁月中,虽有妻女的言笑,虽有异国友朋真诚的情谊,但在我灵魂的深处,仅有一扇开向祖国的小窗——我看得见故乡的朝晖夕阴,长江上点点归帆,也看得见门前慈母的眼泪,九亿多同胞朴质的善良的面孔。
总有一天,我不再作枝上夜莺的哀吟,像沙翁诗中的云雀,我会一翅冲天,为泱泱大国的中华唱出我赞美的诗章。
我的发现:
指津
第①句直接引用了志南和尚《绝句》中的名句,突出了春风的柔和,既简洁又典雅。
第②句分别引用了陶渊明、李白、李清照诗词中的名句,突出了生活的诗意,语言凝练。
第③句间接引用了范仲淹的名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名句,不仅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而且尽显儒雅之气。
可见,这些句子均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包含直接引用、间接引用的、援引成语三种方式),语言精练,具有一种古典美,尽显典雅,具有浓厚的书卷气,而且显得很有意蕴。
我也露一手
训练二:请展开联想,以“那晚,有月”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力求使语言具有一定的内涵。
备案
夜,已经深了。
微风柔柔地拂着。
在东边的天空,月亮不知何时悄悄地爬在了半空,却只露出半个脸来。
月亮啊,你是害羞,抱着遮住了自己的半个脸吗?还是由心藏着点什么?牛乳般的月色静静地流泻着,那月,就如镶嵌在幽深天幕中的明珠,晶莹,而又邈远。
那原本漆黑的夜空,霎时间明亮了许多,诗意得如同一个顽童。
而竹林,却显得更加幽深起来,幽深得如同琵琶幽怨的低吟。
几声鸟鸣从竹林里传出,“月出惊山鸟”,鸟儿啊你们是在谈论月色,还是谈论家事?“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看着月亮,听着鸟啼,在微风中,我们不禁又叽叽喳喳起来。
阅读训练三:拟写整句,使语言形式工整。
阅下面几段文字,看看这些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共同点?
展板
①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③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④亲情就是父亲扬起的手掌、颤动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亲情就是母亲灼灼的泪水、柔情的呼唤和温暖舒适的怀抱,亲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语言和一份小小的礼物。
学生作文《亲情就是……》
我的发现:
指津
这几个句子均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汪洋恣肆,文气贯通,形成语言形式工整之美。
除了排比,还可以运用反复(如第③④句)、顶真(如第③句)的修辞手法,使语言形式工整。
我也露一手
训练三:请展开联想,以“那晚,有月”为题,写一个片段,要求运用“排比、反复、顶真”的修辞手法,力求使语言形象生动。
备案
夜,已经深了。
微风柔柔地拂着。
在东边的天空,月亮不知何时悄悄地爬在了半空,却只露出半个脸来。
月亮啊,你是害羞,抱着遮住了自己的半个脸吗?还是由心藏着点什么?牛乳般的月色静静地流泻着,那月,就如镶嵌在幽深天幕中的明珠,晶莹,而又邈远。
那原本漆黑的夜空,霎时间明亮了许多,诗意得如同一个顽童。
而竹林,却显得更加幽深起来,幽深得如同琵琶幽怨的低吟。
几声鸟鸣从竹林里传出,“月出惊山鸟”,鸟儿啊你们是在谈论月色,还是谈论家事?“月色更添春色好,芦风似胜竹风幽。
”享受着微风,欣赏着月亮,聆听着鸟啼,我们不禁又叽叽喳喳起来。
五、拓展延伸。
1.课堂总结。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文章的外套,会给人留下鲜明的第一印象。
语言中巧用修辞手法,将增添文章的文采,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本节课,我们就初步接触了三种技巧:
①善用联想,使语言形象生动;
②巧妙援引,使语言富有内涵;
③拟写整句,使语言形式工整。
2.拓展延伸。
在写作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引用、排比、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
通过本次训练我们应该运用修辞手法美化语言的习惯,本次训练所涉及的修辞手法,我们将在后
续的单元中集中训练。
四、综合练笔
要求学生课后任选下面作文题,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个片段,进而完成一篇作文。
那山小桥流水夕阳无限好高高的爬山虎村庄·小桥·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