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城乡规划体制
一、城乡规划的概念
《<城乡规划法>解说》中从城乡规划的社会作用的角度 对城乡规划作了如下定义:“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 排城乡发展建设空间布局,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合理利 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的重要依据,具有重要 公共政策的属性。”
城乡规划从内容上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 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 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 细规划。
3. 城乡规划技术体系——编制体系
3.1 战略性规划
各种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制定区域、 城镇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以及土地利用、交通 管理、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发展原则和空 间策略,为实施性规划提供指导框架,但不足以成 为规划管理的直接依据。
3.2 实施性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
城市规划的意义
城市规划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在城市空间上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制定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
相关政策的基础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规划的核心内容:
土地使用的配置; 城市空间的组合; 交通运输网络的架构;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是城乡规划行政的重要技术 性依据,也是城乡规划行政管理具有合法性的客观基础。
1.3 相关法
在我国与城乡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覆盖法律法规体 系的各个层面,涉及土地与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历史 文化遗产保护、市政建设等众多领域,是城乡规划活动 在涉及相关领域时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还必须符合国 家行政程序法律的有关规定。
城市规划的主要任务
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城市规划 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合理利用
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任务: (1)从城市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和有序地配置城市空 间资源 (2)通过空间资源配置,提高城市的运作效率,促进社会和经 济的发展 (3)确保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增强城市 发展的可持续性 (4)建立各种引导机制和控制规划,确保各项建设活动与城市 发展目标相一致 (5)通过信息提供,促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有序和健康运作
4.2 开发控制的依据
5. 结论: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镇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 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
(2)艺术性(城镇形态的和谐性:城市天际轮廓、 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 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等)。
(3)政策性(城乡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经济 效率和社会公正)
2. 规划行政体系
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 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各国和地 区可以分为两种基本体制: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
2.1 中央集权制度
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 较大的干预权(如英国和法国)。
2.2 地方自治制度
地方政府对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充分的自治 权(如美国)。
如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地块开发控制(规划管 理)的法定依据,对于开发行为具有法定约束力,又 称为法定规划,必须遵循法定的编制内容和编制程序。
பைடு நூலகம்
4. 城乡规划运作体系 核心是程序合法、依据合法
4.1 开发控制制度:“一书两证”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广大的 人民利益)
(5)综合性(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框架(2008年)
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 项法和相关法。
对城乡规划法规体系的理解: 第一,从城乡规划专业角度来看,与核心法之 间的关系如何; 第二,从一般性法律规范角度来看,该法律规 范属于哪一类。
1.1 主干法:《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法》是约束城乡规划行为的准绳,是我
国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行政的法律依据;也是城 乡规划编制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城市规划不是单纯的画图,而是包括法规、 行政管理、规划动作等的一个复杂体系。
二、城乡规划体制构成
规划法规体系 规划行政体系 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运作体系
其中,规划法规是现代城乡规划体系的核心,为 规划行政和规划编制与运作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 程序。
1.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
行政法的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技术标准(规范)
1.2 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是对《城乡规划法》的落实与补充,主要在城乡规
划管理、城乡规划组织编制和审批管理、城乡规划行业 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以及城乡规划实施监督检查管 理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界定。
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相关法律制定的关于城 乡规划特定领域的法律性文件,如《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 管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 名村保护条件》。
2. 3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体系:分级管理 国家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部 省、自治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厅 直辖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规划局 市、县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市、县规划局或建委、建设局
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对各自行政辖区的城乡规划工 作依法进行管理;
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同级政府负责; 上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 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规划的作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 城市规划是这样一个过程(Process)
确定城市未来发展目标
制定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和行动纲领
通过对社会实践的引导和控制来干预城市的发展
这种作用的发挥——通过对空间尤其是土地利用的分配 和安排来加以实现的。
中国城市规划行政的立法授权
中国于1990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分别组织编制全国和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人民政 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规划。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 的城市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 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地方 性法规,如《北京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等。
部门规章:建设部根据《城乡规划法》制定的一系列的城 乡规划部门规章,如《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
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城市人民政 府可以制定城乡规划方面的地方规章,如上海市人民政府 颁布的《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