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四首——渡汉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古诗四首——渡汉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未、怯”2个生字,会写“未、岭、历”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
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诗意。

3、感悟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及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掌握生字,理解诗意。

2、难点是感悟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挚爱之情及远归家乡时激动、不安、畏怯的复杂心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音乐导入(播放这首诗的音乐)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维的《杂诗》,哪位同学们给我们背一背,让我们再体会一下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背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边背边体会。

师:上节课我们来学习唐代另一位大诗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板书题目《渡汉江》。

齐读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诗作,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宋之问。

2、认识作者。

3、认读生字
4、学诗四部曲
5、入诗题
今天我们要按照这四个步骤来解读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诗的题目,一起“入诗题”。

出示课件理解题目的意思。

渡:汉江:
(师:通过题目我们不难猜出,汉江为我们交代了这首诗写作的什么?(地点)那“渡”是什么意思呢。

(渡过)所以通过诗的题目我们可以推断出什么?诗人是在哪写的这首诗?(汉江)
(下面我们去看看宋之在汉江问写下了什么诗篇)。

二、读诗句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渡汉江》。

先听老师给同学们读一下。

1、师范读。

并讲解节奏。

2、出示课件。

学生自己认读古诗。

3、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4、通过小组读、男女生读,反复朗读强化,并奖励优胜者。

5、师:读通诗句,读准节奏,是学好诗歌的基础。

(这首古诗同学们已经读得非常好了,下面我们来继续诗歌之旅的第三步——明诗意。

)三、明诗意
(一)课件出示第一句
(过渡:我们先来看第一句。


1、读:岭外音书断。

师:读完了,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领外的岭,你们知道是哪个岭吗?
预设:
苏轼在一首诗里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个岭南啊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诗里的“岭南”。

下面我们来看看岭具体指的哪座岭。

师:明白了岭外的含义,我们再来看“音书”,这个好理解,谁来说说。

(音信)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谁试着把这句诗的意思连贯起来说一说。

与外界断绝了音信的诗人,是什么心情呢。

我们来看第二句。

(二)课件出示第二句
我们先读一下诗句:经冬复历春。

师:我们先来看看单个字的意思。

经复历
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又经过了一个春天,六个月啊,诗人都和外界断绝了消息,你能体会到诗人的心情吗?谁试着来说说。

师:这是一种煎熬。

自己被贬到这蛮荒之地,又与家人失去联系,达半年之久。

所以对作者来说,每天都是煎熬。

他就在提心吊胆中、在对家人的牵肠挂肚中,在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信心中一天一天地熬。

最后他终于熬不住了。

他偷偷地从岭南返回了中原。

我们来看第三、第四句,看看他在返回的途中心情怎么样?
(三)出示第三、四句
我们先读一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师:谁能试着说说“近乡”是什么意思?(离家乡越来越近)情就是情绪。

谁能试着把这句诗的意思了连贯起来说一说?预设:
师:我们试着想一下,一个和故乡的亲人半年没有任何联系的人,当他离家乡越来越近的时候,他应该是什么心情。

预设:
师:他应该是“近乡情更切”吧,特别急切的想知道家里人的情况。

可是诗人却用的“怯”。

怯是什么意思呢?(胆怯、畏怯)
师:诗人胆怯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什么表现呢?谁用诗句告诉我们。

(不敢问来人)
师:结合我们刚才讲得,你知道诗人为什么会害怕,会胆怯了吧?
因为他是偷偷地从岭南返回了中原,没有皇帝的圣旨,如果要被朝廷知道是要被治罪的。

所以我们想象的到诗人偷偷返回中原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极度害怕的、胆怯的。

但是当他在汉江,见到从他家乡来得人时,他特别害怕,怕这个人发现偷偷溜回来的他。

但是和家中的人断绝半年的音信了,他又特别想知道家人如何。

是问呢,还是不问呢?你想一下他的内心是什么样呢?他是十分纠结的。

最终他也没敢问,但他吟出了这首诗里最能打动人的诗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两句啊,诗人这种见到故乡来人那种激动、不安、畏怯的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师:那让我们读一读这两句诗。

体会一下诗人这种心理。

四、悟诗情
师:
师:下面让我们用填空的方式来梳理一下这首诗。

五、总结
最后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首诗,再次感受诗人复杂的心情。

六、作业
(一)背诵这首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