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沿海刺参与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池塘轮养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试验过程1. 刺参养殖①池塘准备
a.选址 养殖池塘选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潮流畅通、盐度常年稳定在2.5%~3.4%、无大量淡水流入、无污染源的地方。

b.设计 池塘为长方形,东西走向,面积2.4公顷。

设进排水闸门各1个。

池塘平均水深1.8米左右,池底为泥沙底质。

c.清理消毒 10月前将选好的养殖池池底进行清淤、平整,进水20~30厘米深,每亩用生石灰80千克全池消毒,1周后将池水全部排干,随后连续进水冲刷池塘2次,再次将池水排干。

②建造人工参礁
在干池底建造人工参礁。

人工参礁有利于底栖硅藻的附着生长,为刺参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及优质饵料。

此次试验采用扇贝养殖笼作为人工参礁,扇贝养殖笼按东西方向顺着池底摆放,呈长条形,笼的两端用聚乙烯绳拉紧固定,防止进排水时参礁随水流活动而变形。

③池塘进水
池塘采用闸框安装的锥形网进水,锥形网网目
我国北方沿海刺参与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池塘轮养试验
郑春波 王华东 王同勇 姜启平 于夕有 文 / 图
刺参为海味“八珍”之一,是我国食用海参中质量较好的一种,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保健意识的增强,刺参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极大地刺激了刺参产业的发展。

自 2003 年以来,刺参养殖产业迅速崛起,带动了刺参育苗、加工、销售、饲料等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北参南养”“东参西养”的成功,使我国刺参养殖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但是,经历了2013年、2016年、2018年极端高温天气后,刺参养殖业
遭受重创,为使刺参这一优良品种能够在北方沿海地区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有效水面2.4公顷的养殖池塘中开展了“刺参与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池塘轮养”试验,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一、试验设计依据
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加剧,夏季气温有不断攀升的趋势,且持续时间延长,为避免池塘养殖的刺参遭受损失,我们通过走访多家具有刺参养殖经验的养殖户,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决定在刺参养殖池轮养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以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刺参因高温而大量死亡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刺参养殖池塘稳产、增收与资源高效利用的矛盾。

刺 参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
为60目;在排水口插竹竿围成弧形网进行排水,排水网网目为20目。

此次试验选在2018年10月10日的大潮汛期进水,平均水深1.5米。

④苗种放养
a.苗种质量 刺参苗种要求表面清洁、无伤、无黏液,肉刺完整且尖而高;在水中活动自然,伸展自如,管足附着力强,反应灵敏;摄食旺盛,粪便呈粗长条形且不粘连。

b.苗种规格 刺参苗种规格为20头/千克。

c.放苗时间 10月22日。

d.放苗水温 水温在15.8℃左右。

e.放苗密度 放养密度为1.5头/米2。

f.放养方法 选在无风、阳光不强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参苗放养,工作人员乘船将参苗直接均匀播撒至池底的人工参礁附近。

参苗放养情况详见表1。

⑤养殖管理
a.2018年10月23日至12月底 此阶段要加强育肥管理,增强刺参体质,提高其冬季抗病能力。

为提高刺参苗种越冬成活率,在投喂时适当添加免疫多糖、多维素等配合饵料。

饵料要求品质优良、营养全面。

另外,为保持刺参生活环境的相对稳定,减少刺参因应激反应而受到伤害,要确保最高水位,适当换水,日换水率在10%左右。

b.2019年1月初至3月初 此阶段要保持最高水位,基本不进水;若养殖池渗漏水太多确实需要加水时,为减少池内海水与外海水的温差,应选在晴天午后进行。

由于池内水温较低,刺参潜伏在人工参礁内不摄食也不活动,所以此阶段不需要投饵。

由于水温低且换水量较少,为增加池水溶氧量,每月施入1次增氧剂和底质改良剂。

当池塘表面有积雪或结冰时,应及时清除积雪,并在池中打数十个冰眼,以增加池水透明度和溶氧量。

c.2019年3月中旬至4月底 随着水温不断回升,刺参开始爬出,其活动能力、摄食能力不断增强,摄食量也不断增加,
此时为刺参摄食最旺盛阶段。

由于池中饵料生物较少,要根据池底藻类量的多少及刺参摄食情况投喂适量的人工配合饵料,一般每周投喂2次,配合饵料以马尾藻粉、海带粉、虾糠、贻贝肉、免疫多糖、多维素等原料组成,投饵量为刺参体重的3%~6%。

随着水温不断回升,换水量适当增加,每次换水10%左右。

逐渐降低池水水位至0.8~1米,有利于池水水温上升。

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以抑制池中各类水藻的繁生。

⑥日常工作
每天定时、定点测量养殖池水温。

经常巡池,观察养殖池水位、水色有无变化,池塘堤坝有无安全隐患,检查进排水网有无破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此外,还需做好日常各项记录工作。

⑦收获
a.收获时间 2019年4月中旬开始收获刺
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
工作人员正在拉网捕捞
刚捕捞出的中国对虾
参,至2019年5月1日前全部收获完毕。

b.收获方法深水处的刺参由潜水员潜水捡拾,浅水处的刺参由工作人员戴好手套直接下水捡拾,待大部分刺参捞出后排干池水,再将剩余刺参全部收获。

2. 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养殖
2019年5月1日前,待池塘刺参全部收获后,即可开始准备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的养殖工作。

①池塘准备
a.消毒池塘先进水20厘米左右深,然后按每亩10千克漂白粉对水1 000千克的用量,充分搅拌后全池均匀泼洒消毒。

b.进水池塘浸泡消毒3日后,将池水排干,于2019年5月6日的大潮汛期开始进水。

进水网同刺参养殖进水网,养殖池平均水深0.7米。

②苗种放养
a.中国对虾 2019年5月16日放养对虾苗。

本次试验选用“黄海1号”虾苗,虾苗无特定病原(S P F)、大小整齐、体长0.8厘米以上、体色正常、体形肥壮、无畸形、活力强、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

虾苗放养情况详见表1。

b.三疣梭子蟹 2019年5月22日放养三疣梭子蟹蟹苗。

蟹苗为大小整齐、外壳坚硬、活力强、附肢齐全的健康Ⅱ期蟹苗。

蟹苗放养情况详见表1。

③养殖管理
a.水质管理中国对虾虾苗、三疣梭子蟹蟹苗放养后至6月底,养殖池不用换水,采取在大潮期间加水的方法直至池塘加满。

7月,根据养殖水质情况酌情少量换水,采取少换缓换的方式,每潮汛换水10~15厘米深。

8月后进入高温期,特别是8月至9月上旬,适当加大换水量,每潮汛换水40~50厘米深;暴雨来临前要及时排除表层淡水,雨后及时向池中施入增氧剂和底质改良剂。

进入7月,随着虾蟹生长,池底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不断积累增加,可每15天施用1次底质改良剂、生物制剂(如EM菌、乳酸芽孢杆菌等),以降解池底污物,缓解池底老化过程,消除池底有害物质,为虾蟹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b.投喂饵料投饵量根据对虾及梭子蟹的数量、体重及日摄食率,计算出每日理论投饵量,再根据摄食情况、天气情况,确定当日投喂量。

为准确掌握投饵量,在养殖池中设置5个饵料台,饵料台里投放的饵料量为投饵总量的1.5%,每次投喂2小时后检查饵料台的残饵量,并根据残饵量结合天气、水温、水质等情况对下次投饵量做出调整。

虾苗、蟹苗放养后即开始投喂饵料。

前期主要投喂成体丰年虫、新鲜小杂鱼鱼糜及幼虾配合饵料,每天投饵3次,全池均匀投喂,投饵量为虾蟹体重的10%~15%;中、后期主要投喂对虾配合饵料、寻氏肌蛤、切碎的新鲜杂鱼,投饵量为虾蟹体重的3%~10%。

整个养殖期的投饵时间分别在早上7时、下午5时和晚上10时。

早上投喂新鲜小杂鱼,下午投喂配合饵料,晚上投喂低值贝类。

投饵应遵循“勤投少喂”原则。

养殖水质良好时多投,水质恶劣时少投;虾蟹大量脱壳时当日少投,脱壳后多投;天气好时多投,大风暴雨时少投或不投。

④日常监测
a.巡池每天多次巡池,注意观察虾蟹的活动分布、摄食、蜕皮,饵料残留,水质变化等情况。

病虾和病蟹要及时捞出,查明病因,对症处理;死虾、死蟹更要及时捞出,查明死因后做无害化处理。

经常检查堤坝、闸门有无漏洞,检查有无被盗或被野生动物危害等情况发生。

b.生长检测每隔10~15天,用网具随机捕捞虾蟹20~50尾(只),测量其生长情况,并观察胃肠饱满度和健康状况。

刺参
放苗
时间
放苗规格
(头/千克)
放苗重量
(千克)
放苗密度
(头/米2)2018年
10月22日201800 1.5
三疣梭子蟹
放苗
时间
放苗规格
(只/千克)
放苗重量
(千克)
放苗密度
(只/亩)2019年
5月22日24000 1.51000
中国对虾
放苗
时间
放苗数量
(万尾)
放苗密度
(尾/亩)2019年
5月16日154167
表1 池塘刺参、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的放苗情况
c.水质检测 每天定时、定点测量水温2次,每周检测1次盐度、溶解氧、pH 值等理化因子,特别是大雨后要及时检测各项理化指标。

d.做好记录 平时做好水产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用药记录和水产品销售记录等工作,并妥善保管。

⑤及时出池
自2019年5月放苗养殖至2019年9月5日开始陆续捕捞销售,至9月30日捕捞完毕。

采用陷网、粘网及排干池水等方法收获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

随后清洁、消毒池塘,准备进入下一轮养殖。

三、试验结果1. 刺参①费用
苗种费用:购买刺参苗1 800千克,价格200元/千克,费用36万元。

其他费用:池塘租赁费每年2 000元/亩,刺参、中国对虾与三疣梭子蟹各养殖一季,按照平均分摊应为
1 000元/亩,2.4 公顷租赁费3.6万元;人工费4万元;基础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费0.7万元;租用车辆、日用物品等其他费用0.82万元。

费用合计9.12万元。

②收入
至2019年4月底共收获刺参4 285千克,平均单价170元/千克,收入72.845万元,刺参平均规格为128.2克/头,养殖成活率为92.85%。

2. 三疣梭子蟹、中国对虾①费用
苗种费用:购买中国对虾苗15万尾,单价100
元/万尾,费用0.15万元;购买三疣梭子蟹苗1.5千克,单价2 000元/千克,费用0.3万元。

费用合计0.45万元。

其他费用:池塘租赁费折半1 000元/亩,2.4公顷租赁费3.6万元;人工费4万元;饵料等其他费用2.3万元。

费用合计9.9万元。

②收入
中国对虾共收获1 476千克,平均单价96元/千克,收入14.1696万元;中国对虾平均规格56尾/千克,成活率55.1%。

三疣梭子蟹共收获1 267千克,平均单价70元/千克,收入8.869万元;三疣梭子蟹平均规格186克/只,成活率18.92%。

3. 养殖总效益
养殖总收入95.8836万元,总成本55.47万元,净收入40.4136万元,平均收入2.6634万元/亩,净收入1.1226万元/亩,投入与产出比为1∶1.73,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养殖收入详见表2。

四、总结
本次试验充分利用刺参养殖池塘的闲置期,增加养殖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这两个优良品种,通过采用轮养方式达到了趋利避害、互利互补的作用,使高风险、高投入、高利润的刺参养殖降低了风险。

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海水池塘轮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今后海水池塘养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邮编:264400)
名 称
费 用
收 入净收入(万元)
苗种费用(万元)
其他费用(万元)
小计(万元)
产量(千克)
单价(元/千克)
收入(万元)
刺参36.009.1245.124285170.0072.84527.725中国对虾0.15
9.90
5.55
147696.0014.16968.6196三疣梭子蟹0.30 4.801267
70.00
8.869 4.069合 计
36.45
19.02
55.47
95.8836
40.4136
表2 池塘刺参、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的收入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