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黄瓜
中药
01 入药部位
03 归经 05 主治
目录
02 性味 04 功效 06 相关配伍
07 用法用量
09 形态特性 011 相关论述
目录
08 采集加工 010 生长环境
野黄瓜,中药名。为毛茛科植物纵肋人字果Dichocarpum fargesii (Franch.) et Hsiao的全草。分布于 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具有健脾化湿,清热明目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风火赤眼,无名肿毒。入药部位全Fra bibliotek。性味
味微甘、苦,性凉。
归经
归肝、脾、胃经。
功效
健脾化湿,清热明目。
主治
用于消化不良,风火赤眼,无名肿毒。
相关配伍
1、治消化不良:野黄瓜15-30g。煨水,当茶饮。 2、治火眼:野黄瓜捣绒,敷眼部。(1-2方出自《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烂敷。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300-1600m的山谷阴湿处。分布于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贵州。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药汇编》:“健脾利湿,主治消化不良。”
谢谢观看
采集加工
夏、秋季采集,洗净,晒干。
形态特性
纵肋人字果又名:家莫里。植物全体无毛。茎高14-35厘米,中部以上分枝。根状茎粗而不明显,生多数须 根。叶基生及茎生,基生叶少数,具长柄,为一回三出复叶;叶片草质,轮廓卵圆形,宽1.8-3.5厘米;中央指 片肾形或扇形,长5-12毫米,宽7-16毫米,顶端具5浅牙齿,牙齿顶端微凹,叶脉明显,侧生指片轮廓斜卵形, 具2枚不等大的小叶,上面小叶斜倒卵形,长6-14毫米,宽4-10毫米,下面小叶卵圆形,长及宽均5-9毫米;叶柄 长3-8厘米,基部具鞘;茎生叶似基生叶,渐变小,对生,最下面一对的叶柄长2厘米。花小,直径6-7.5毫米; 苞片无柄,三全裂;花梗纤细,长1-3.5厘米;萼片白色,倒卵状椭圆形,长4-5毫米,顶端钝;花瓣金黄色,长 约为萼片之半,瓣片近圆形,中部合生成漏斗状,顶端近截形或近圆形,下面有细长的爪;雄蕊10,花药宽椭圆 形,黄白色,长约0.3毫米,花丝长3-4毫米,中部微变宽。蓇葖线形,长1.2-1.5厘米,顶端急尖,喙极短而不 明显;种子约9粒,椭圆球形,长1.5-1.8毫米,具纵肋。5-6月开花,7月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