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月光曲课件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他卓越的( D )。
A.《月光曲》
B.同情和关爱
C.皮鞋匠兄妹俩 D.音乐才华
随堂练习
三、课外阅读。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 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在这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 能不生出思念故乡的深情?
多音字
sàn(散步)排遣
散
sǎn(散养)没有约束,松开
广场四周的草坪中还有一群散 (sǎn)养的鸽子在散(sàn)步。
pǔ lái yīn mánɡ
谱莱茵盲
chún jiàn lǚ táo
纯键缕陶
➢ 默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 穷鞋匠兄妹俩,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 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了《月光 曲》的传说故事。
课后作业
1.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 继续搜集贝多芬的其他作品并欣赏。 3.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
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①盲姑娘作为穷苦大众中的一员,家庭
贫困,这让贝多芬心生同情;②贝多芬被盲
姑娘对音乐的热情深深地打动了;③贝多芬
被穷鞋匠兄妹俩之间的手足情深感动了。
思考:贝多芬为什么愿意为盲姑娘再弹 奏一曲呢?
盲姑娘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知 音,产生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于是决定再 给盲姑娘弹一首曲子。
➢ 阅读第9自然段,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 联想到了海上明月升起的哪几幅奇丽的画面?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 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 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 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 岸边涌过来……
品读课文
琴弹得很不熟练 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 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为故事的发 展做了铺垫。
第一次对话
是啊,可是音 乐会的入场券太贵 了,咱们又太穷。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
是记不哥住哥该,怎你样别弹难,过要,是我 不能过听随一便听说贝说多罢芬了自。己是怎 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 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 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 《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陶醉”“醒过神来”体现了乐曲的美 妙,贝多芬琴艺的高超,音乐的魅力无穷。
想象一下,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时的心 情是怎样的。
从“飞奔”一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贝 多芬想记录曲子的急切心情。
➢ 思考:再读一读兄妹俩的对话,说说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那有多好哇”是盲姑娘发自内心的 感慨,说明她十分热爱音乐,但音乐会入 场券太贵了,为了安慰哥哥,她随即说只 是“随便说说”。说明了盲姑娘既热爱音 乐又善解人意。
➢ 通过兄妹俩的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 兄妹俩很贫穷。 妹妹只是听过几次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 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 兄妹俩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 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 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 涛汹涌的大海。
思考:怎样理解“她仿佛也看到了”?
这是皮鞋匠从妹妹专注而平静的神情中 产生的感觉,感觉妹妹也和自己一样,被琴 声带到了月光下的大海边。这实际上是皮鞋 匠的联想,因为盲姑娘是看不见这些景象的, 但她懂音乐,能感受到贝多芬弹奏的内容。
结构梳理
月光曲
总起:介绍贝多芬,引出传说
听
琴声→好奇 谈话→同情
弹 遇知音→感动
传说
月亮升起 洒满银光(悠扬舒缓)
内容 作 月亮升高 穿过微云(气势增强) 激情
联想 想象
月光照耀
卷起巨浪(高昂激越)
记 《月光曲》
美美 妙好 的的 乐心 曲灵
拓展延伸
拓展一 拓展二
随堂练习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 音乐家贝多芬pǔ xiě(谱写)了许多著名
的乐曲。一天夜晚,他在lái yīn(莱茵)河 边散步,听到茅屋里有琴声传来,推开门走了 进去,正在按动qín jiàn(琴键)的是一位 mánɡ ɡū niɑnɡ(盲姑娘)。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讲述了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为( C )
弹琴,并即兴创作出( A )的传奇故事。既
表现了贝多芬对贫苦人民的( B ),也表现
初读课文
我会认
pǔ lái yīn
quàn mánɡ
谱写 莱茵河 入场券 盲姑娘
chún
jiàn
lín
纯熟 琴键 微波粼粼
lǚ tián táo
一缕 恬静 陶醉
来莱 艹因茵 亡目盲
多音字
chuán (传奇)推广,散布
传
zhuàn (传记)记载
这本传(zhuàn)记记载了他一生 的传(chuán)奇故事。
23 月光曲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 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 点,该是多么幸福!
——贝多芬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贝 多芬自幼随父亲学习音乐,1778年第一次登台演出, 1792年定居维也纳。1796年起听觉衰弱,晚年两耳失 聪。但他并未因此停止创作,他曾说:“我要扼住命 运的咽喉!”贝多芬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开浪漫主义 之先河,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遗产,对世界音乐 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称为“乐圣”。
手足情深
第二次对话
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问: “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贝多芬说: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曲。
第三次对话 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 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 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 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赞叹情感表现得充分 赞叹弹奏技巧的高超
反复朗读第9自然段,想象描绘的画面,感受乐 曲的美妙,再背诵下来。
参考答案:从“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 起来”,到“洒满了银光”,可以想象到贝多芬 轻柔地按着琴键,音乐悠扬、舒缓。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 云”,景象变化了,音乐气势逐渐增强。
从“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到“朝着岸边 涌过来”,音乐骤然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 姑娘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参考答案:皮鞋匠兄妹俩在贫困中依然热爱 音乐,而且他们手足情深,贝多芬因此被打动, 进屋弹起了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爱 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到知音,产生了创作的 激情和灵感,于是决定再给盲姑娘弹一首。
➢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了贝多芬,
并点明他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是一个传说。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叙述了贝多芬走
进茅屋,为穷鞋匠兄妹俩演奏。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即
兴创作《月光曲》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10自然段):讲了贝多芬奔回客
店,记录曲子。
表现了盲姑娘热爱音乐的程度之深。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 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读好两个“您”,第一个表示猜想,语调可以 延长,第二个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可以自己读,同桌读,男女生PK读,全班一起 读。多读几遍,感受盲姑娘梦寐以求的愿望变成现 实,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的感情。
随堂练习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并写出来。
➢ 根据上面文字的描述,正确排序。
(3 ) (1)
(2)
第一幅:月亮正从水 天相接处升起来,海面上 洒满了银光。此时音乐悠 扬舒缓。
第二幅:“月亮越升 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 似的微云。”随着景象的 变化,音乐气势逐渐增强, 曲调出现了转折。
第三幅:“忽然,海 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 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 浪花“涌过来”,气势凶 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 越来越快。
形容水域辽阔的景象。
(水天相接)
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陶醉)
(风景)秀丽而幽静。
(清幽)
形容水、石等明净。
(粼粼)
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断断续续)
安静;宁静。
(恬静)
品读课文
第2课时
➢ 思考: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 推门而入为陌生的盲姑娘弹奏曲子呢?联系
相关资料及上文内容说一说。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 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这一 句交代了乐曲的意境太美妙了,兄妹俩都陶醉了。
听一听自己喜爱的音乐,展开联想和想象,把 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参考答案:①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就会 想到和小伙伴泛舟湖上,快乐嬉戏的情景。②唱起 《剪羊毛》时,我的眼前就浮现出紧张又欢乐的剪 羊毛场面。③听到《送别》时,会联想到和好朋友 依依惜别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