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山居意境_成都花水湾名人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5 ARCHITECTURAL JOURNAL
设计作品 WORKS OF DESIGN
76
假者对自然景观的需求,因此观景是重要的设计出发点。
让更多的客房能有良好景观成为主体建筑布局的原则。
方案突破常规思维局限,大胆在基地东侧地势最高、用地最狭长的位置布置了酒店主体建筑,客房最大限度获得面西的景观。
为了不对山体带来视觉压力,酒店主体只有4~5层,长度却达282m。
虽然过长的体量也造成内部流线过长,但度假酒店的观景需求还是让我们做了这样的选择,这也是度假酒店与其他类型酒店在权衡多种因素时的不同侧重。
超长的建筑体量在平面上依就山势蜿蜒曲折,迎合了山体的自然图形,又具有很强的视觉震撼。
在建筑中间位置设置超大超高的酒店大堂空间,获得公共建筑的尺度感和视觉冲击,将建筑分作南北两翼,减少了内部交通距离,也打破建筑超长尺度的视觉单一感,成为整个酒店区域的视觉中心。
2) 融入—随山型扭曲的屋面形式度假酒店往往坐落于风景区,如何融入自然环境是所有度假酒店设计面临的重要问题。
花水湾名人酒店主体建筑
山居意境
—成都花水湾名人度假酒店建筑设计
赵湘伟
花水湾度假小镇位于成都大邑,依山傍水、气候温润,拥有覆盖率达到80%的天然山林和优质地下温泉资源。
花水湾名人酒店是整个度假小镇的核心,酒店占地面积约9h m 2,按照五星标准设计建造,包括酒店区、温泉水会区和别墅区。
共有200余套不同标准的套间,能接待600余人的国际会议,总建筑面积约4.5万m 2。
自2009年底开业以来,已经成为西南地区休闲度假的重要去处,酒店建筑因其自然平和的状态和温泉度假特性得到广泛认可。
针对度假酒店的特殊属性,在建筑设计中重点关注了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1)观景—如何满足更多客人的观景需求;2)融入—如何使得建筑与环境协调;3)如何体现地域特色;4)如何突出度假酒店主题。
这也是所有度假酒店在设计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经过多轮设计比选,建筑主体迎合山体走势,以超长的建筑尺度,独特而舒展的建筑形象,融入青山绿水之中,营造出自然的度假氛围。
1 总体布局
一条河流沿基地西南侧流过,基地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东侧紧邻山脚,西向有良好的景观,客人由北侧进入酒店。
总体布局顺应地形,在分析各个功能区特征的基础上,各部分自成系统又相互联系。
酒店区拥有国际会议中心和大量客房,布置在东侧相对较高的地段,利用地形的高差,将会议等大空间作为客房的基座,使得较大的体量消隐在地形中。
酒店客房部分拥有宽景套房、浪漫主题房、总统套房等。
客房一字形展开,面向河流与远山。
温泉水会紧邻基地西南的河流,与露天温泉区隔河相望,联系便捷。
水会通过廊桥与酒店大堂联系,入口面向人流来向,便于独立经营。
别墅区相对安静和独立,紧邻西侧水岸,私属花园和露天温泉临水而建。
酒店主体如张开的双手,与正好在此转折的河流形成呼应,共同环抱着温泉水会和别墅,形成内聚又有张力的布局模式。
1) 观景—因地制宜的超长尺度度假酒店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满足度
ARCHITECTURAL JOURNAL 2011.5 建筑学报
77
在平面上曲折变化,这是源于对地形的理性尊重,而外观造型的高低错落则更多的源于对山形的抽象理解。
花水湾周边山体连绵曲折,如果建筑形式采用规整的几何体量,容易与环境对立,破坏环境整体氛围。
设计方案挖掘山体最直觉的形象特征并加以抽象利用,将原本平直的屋面扭曲转折,结合平面的转折,形成看似杂乱反而更加自然的屋面形式,与背景的大树、青山相互映衬,增加了视觉层次,也巧妙融入自然环境。
这与将建筑作为主角,山体作为背景的思路相比,更具有整合的环境观,建筑也更自然。
3) 地域性—抽象凝练的民居意向度假酒店必须尊重地域文化,体现地域差异,形成自有的特色。
四川地区建筑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川斗的建筑形式,白墙灰瓦的主要材料,吊脚楼的结构方式,与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一起构成优美的生活场景。
在设计中我们通过符号、材质、色彩等设计元素,创造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象。
吊脚楼是适应地势而发展出来的建筑形式,变化丰富,具有山地建筑的显著特征,有很强的地域认同感。
我们将它抽象简化,利用客房阳台的分隔墙,将其设计为双方向后退的台阶形式。
在平面上变化出不同大小的阳台,使超长的建筑立面产生丰富的变化,同时也产生吊脚楼的视觉联想,
面宽达到7.8m,睡眠空间、起居空间、温泉空间沿窗并排布置,并且在保证视线安全的情况下,将淋浴房放在了阳台上,沐浴与自然完全融和;单床间更将圆形的透明浴房置于客房中心位置,成为室内空间的主题;浪漫主题房则将温泉浴缸与床并列布置,通过这样的方式突出客房不仅仅是睡眠场所,更是温泉空间。
2 结语
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到景观环境设计,围绕度假酒店这一基本属性,牢牢把握住观景、融入、地域性以及度假主题这几个关键因素,使得温泉度假的特点清晰明确。
我们始终没有任何既有模式的限制,花水湾秀美的山水是所有设计的出发点,从使用者的角度考虑,带着对环境敬畏的心态去设计,诠释出自然平和的山居温泉环境。
■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系(北京,100044)收稿日期:2011-03-10
与当地民居建筑产生直接的感官联系。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放弃酒店建筑常用的石材等装饰材料,建筑主体采用白色外墙涂料和灰色瓦屋面以及木质栏杆等,建筑色彩与当地民居非常相似,给人亲切平和的印象,以“低技”表达方式体现建筑的地域特性。
4) 主题—特色的温泉空间度假酒店的种类很多,每个度假酒店在设计中都应明确度假主题。
花水湾的度假酒店当然要突出其温泉特色。
设立露天温泉区,独立的温泉水会,设置无边泳池,以及在别墅区设置露天私家温泉等,都突出了温泉度假特色。
但这些方式是在策划和规划层面的措施,这还远远不够。
在客人最为关心的客房中,如何将温泉度假特色贯彻进去,需要更加细致的设计。
设计中首先打破客房盥洗空间的封闭格局,把卫生间功能从狭小的空间中释放出来,将其细化为洗漱、卫生、淋浴和冲浪浴等独立功能区,作为新的空间元素重新组合在客房之中,凸显温泉洗浴的特色。
例如,宽景客房
温泉水会
客房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