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的运动教案名称:大气的运动
学科:地理
年级:高中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层结构;
2.理解并掌握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
3.认识大气运动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作用;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大气的组成和分层结构;
2.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1.大气的运动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关系;
2.气象要素的对流和垂直运动。

教学准备:
1.课本、讲义、地理实物模型;
2.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大气运动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与大气运动有关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大气运动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25分钟)
1.介绍大气层的组成和分层结构,包括对于各层大气的温度、压强、稀薄程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解释。

2.讲解大气的运动形式,包括水平气流、垂直气流、地转偏向及气旋等相关内容,并重点讲解其对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影响。

3.通过多媒体展示,对不同形式的大气运动进行生动的演示和解释,以加深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理解。

三、实例分析(15分钟)
根据一定的气象数据,以某地的天气变化为例,进行实例分析。

请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以及大气运动的影响。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探讨该地区的大气运动特点以及对当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讲解。

五、概括总结(10分钟)
总结大气的运动形式及其影响,回答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疑问,并进行必要的疏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的运动,并对相关概念和原理进行理解和运用。

教学延伸:
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实践活动,通过观测并记录气象要素,加深对大气运动的理解。

2.教师还可与学校气象站或气象专业的教师联系,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现代气象观测和预报技术。

教学评价:
1.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点评,评价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把握程度。

2.对于课堂讨论和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为学生认识困难和值得改进之处提供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