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对剪花样》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8.对剪花样》教学设计7
一. 教材分析
《8.对剪花样》是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对剪
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对剪是剪纸的一种,通过对比对称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对剪样式的图案,供学生参考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对剪纸工艺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
对剪这种对称的剪纸形式,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逐步掌握对剪的技巧。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对剪的概念和特点,知道对剪是一种对称的剪纸形式。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创新的能力,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叠
式剪纸作品。

3.通过对剪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剪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对剪的过程和技
巧。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图案,发现对剪的规律和特点。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重叠式剪纸作
品。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对剪的图案样本、剪刀、彩纸等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彩纸、剪刀、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对剪的图案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对剪的概念和特点,讲解对剪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
教师现场演示对剪的制作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实践,体会对剪的技巧。

4.巩固(10分钟)
教师提出练习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幅对剪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
的疑问。

5.拓展(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作品,发现对剪的规律和特点,鼓励学生创新。

6.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剪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练习对剪,提高动手能力。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突出对剪的关键点和技巧。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总计为50分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
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在本次《8.对剪花样》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冀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一、课堂反思
1.教学内容安排合理,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不够细致。

在教学过程中,我按照教材的内容和顺序进行讲解和演示,但在学生实际操作
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对剪的技巧掌握不够熟练,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多。

针对这一问题,我应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对剪的技巧。

2.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较多,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互动较为频繁。

然而,在
学生创作环节,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对于其他同学的作品了解不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可以在课后学生进行作品分享,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3.教学时间安排较为紧张,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学生在创作环节的时间不足,
导致部分学生的作品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延长创作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提高作品质量。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学生对于对剪技巧的掌握不够熟练。

解决办法:在学生实践操作环节,增加教师对学生个体指导的时间,让学生在
动手实践中掌握对剪的技巧。

2.问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够充分。

解决办法:课后学生进行作品分享,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3.问题:教学时间安排较为紧张,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解决办法:在今后的教学中,适当延长创作时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作品,提高作品质量。

三、改进措施
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的指导,通过讲解、演示和个
体指导,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对剪的技巧。

2.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课堂效果。

我将课后学生进行作品分享,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学习,提高课堂效果。

同时,在课堂上,我也会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调整教学时间安排,满足学生的创作需求。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作品,提高作品质量,我将适当延长创作时间,并调整教学时间安排,使教学内容更加紧凑,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的实施,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针
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一、作业设计
1.设计目的
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本次《8.对剪花样》的教学中,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剪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2.作业内容
(1)完成一幅对剪作品,要求体现个人特色和创新元素。

(2)写一篇作业心得,总结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作业要求
(1)对剪作品要美观、对称,体现创新元素。

(2)作业心得要真实、有感悟,字数在200字左右。

4.作业评价
(1)教师对学生的对剪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创意和对剪技巧的掌握程度。

(2)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心得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二、专家点评
1.点评目的
专家点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专家点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点评内容
(1)对学生的对剪作品进行专业评价,包括创意、技巧、审美等方面。

(2)对学生的作业心得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和感悟。

3.点评要求
(1)专家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和心得,提出建设性意见。

(2)专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点评方式
(1)专家可以采取面对面、书面等形式进行点评。

(2)专家可以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心得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改进措施
1.作业设计
(1)丰富作业内容,增加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2)适当调整作业难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专家点评
(1)邀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进行点评,提高点评的针对性和专业性。

(2)定期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心得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通过作业设计和专家点评,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改进,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愉快、高效的学习氛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