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6_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2.在实验或生活中为了控制反应速率,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可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以加快反应速率
B.为加快制取氢气的速率用锌粉代替锌粒
C.为降低HNO3与Cu反应制备NO2的速率可以采用稀硝酸代替浓硝酸
D.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在食品包装袋中加入硅胶、硫酸亚铁
( )3.把下列4种X的溶液分别加入4个盛有10 mL 2 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 mL,此时X和盐酸缓和地进行反应。

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20 mL 3 mol/L的X溶液 B.20 mL 2 mol/L的X溶液
C.10 m L 4 mol/L的X溶液 D.10 mL 2 mol/L的X溶液
( )4.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不可能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ΔH<0 B.2CO(g)===2C(s)+O2(g) ΔH>0
C.N2(g)+3H2(g)===2NH3(g) ΔH<0 D.CaCO3(s)===CaO(s)+CO2(g) ΔH>0
( )5.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减小反应物浓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 )6.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 )7.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
..的是: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 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
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 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 )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反应A(g)+
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③B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⑥v(C)与v(D)的比值⑦混合气体的总质量
⑧混合气体的总体积⑨C、D的分子数之比为1∶1
A.①②⑤⑦⑧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 D.①④⑤⑧⑨
( )9.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序号①②③④
pH 11 11 3 3
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
A
B.②和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 ④与V2L ①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7,则V1<V2
( )10.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C.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D.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二、不定项选择(共5题,每题4分,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 )11.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c CH3COO-
c CH3COOH·c OH-
不变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 )12.已知: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

相同温度下,在容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平衡过程体系能量的变化
CO H2O CO2H2
① 1 1 0 0 放出热量:32.8 kJ
②0 0 1 1 吸收热量:Q kJ
...
A.容器①中CO的转化率等于容器②中CO2的转化率 B.Q =8.2
C.平衡时,两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
D.往①平衡中再加1molH2O和1molCO,则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加32.8 kJ
( )13.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4NO(g)+6H2O(g) ΔH=-905.9 kJ·mol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 mol NH3和5 mol O2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
B .平衡时,4
5v 正(O 2)=v 正(NO) C .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
D .平衡后升高温度,混合气体中NO 含量降低
( )14.氢能是最重要的新能源,储氢是氢能利用的关键技术,其中一种储氢的方法为
(g)
(g)+3H 2(g) ΔH >0
若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 )15.700 ℃时,向容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 ,发生反应:CO(g)+H 2O(g)⇌CO 2(g)+H 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2>t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 2)=0.40t 1
mol·L -1·min -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 和1.20 mol H 2O ,达到平衡时n (CO 2)=0.40 mol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 2O ,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
转化率不变,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三、填空题(每空2分)
16.(10分)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以下方案完成实验。

(2)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

分析图1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0.1 g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用H2O2表示的0~3min反应的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0~4min反应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7.(16分)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是CO(g)+2H2(g)⇌CH3OH(g),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___(填“>”、“<”或“=”)0。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______(填“>”、“<”或“=”)K2。

在T1温度下,往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2 mol H2,经测得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O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3)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研究在230℃、250℃和270℃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的规律。

如图3是上述三种温度下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则曲线z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曲线上a、b、c点对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

18.(16分)常温下,为了证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选用下列试剂进行实验。

0.010 mol·L-1氨水、氨气、NH4Cl晶体、酚酞溶液、pH试纸、蒸馏水。

(1)甲分别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滴入2滴酚酞溶液,显粉红色,做以下实验:
①加入少量NH4Cl晶体,溶液颜色变___________(填“深”或“浅”,下同)。

②通入少量氨气,溶液颜色变___________,氨水的电离度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微热,溶液颜色变________________。

(2)乙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则认定NH3·H2O是弱电解质,你认为这一方法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此时,水电离出的c(OH-)水=_____________,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K b≈_____________。

(3)丙取出10 mL 0.010 mol·L-1氨水,用pH试纸测其pH=a;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 000 mL,再用pH试纸测其pH=b,若要确认NH3·H2O是弱电解质,则用a表示的b值的范围是:________。

(4)丁将c mol·L-1氨水与0.01 mol·L-1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____(填“酸”、“碱”、“中”)性。

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6分)将不同量的H2O(g)和CO气体分别通入到一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H2O(g)+CO(g) ⇌C O2(g)+H2(g);得到以下三组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组温度
起始量平衡量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H2O CO H2
1 650℃ 1 mol
2 mol 0.8 mol 5 min
2 900℃0.5 mol 1 mol 0.2 mol
3 min
3 900℃ a b c t
(1)①由以上数据,实验1中以v(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②该反应在650℃时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_,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和实验2中CO的百分含量相同,且t>3 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___。

(2)下图1、2表示上述反应在时刻t1达到平衡,在时刻t2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1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下同)。

②图2中时刻t2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850 ℃时,其平衡常数K =1,若850 ℃时在该容器中同时充入1.0 mol CO ,3.0 mol H 2O ,1.0 mol CO 2,5.0 mol H 2,此时反应向_______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20.(10分)一种回收并利用含碘(I -
)废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冰水洗涤、干燥含碘废液沉淀
滤渣
Na 2SO 3、CuSO 4
氧化浓HNO 3
I 2
反应Ⅰ反应Ⅱ
铁屑、水K 2CO 3
Fe 34CO 2
操作ⅠKI 晶体
(1)“沉淀”时,在弱酸性条件中生成CuI 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SO 4的投加量对废水中I -
的去除量影响较大,不同投加量(用过量系数表示)下,反应后I -
和Cu 2+
的浓度如图所示,则最适宜的CuSO 4过量系数应为_______。

(3)反应Ⅰ中生成铁与碘的化合物(其中铁与碘的质量比为21:127),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铁原子量:56,碘原子量:127) (4)操作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冰水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1.(12分)某温度下,在2L 固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molM 和1.4molN ,发生可逆反应:M(g)+
硫酸铜过量系数
Cu 2+


mg/L 1
1.1
1.2
1.3
1.4
200
800600
400I -浓度140012001000500
1000Cu 2+浓度
I -

度mg/L
N(g)⇌xP(g)+Q(g) ΔH>0。

2min后达平衡,测得M的转化率为60%,容器反应前后压强比为2:3,请回答下列问题:
(1)x=________。

(2)2min内,以N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

(3)若再往容器中加入1molM和1.4molN,平衡_________________(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移动”),M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温度不变,在相同容器中加入a mol的M物质,b mol的N物质,c mol的P物质,0.5 mol
的Q物质,达平衡时M、N的百分含量与原平衡相同,则b=______mol,c=______mol。

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以后,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11
1、C
2、C
3、A
4、B
5、B
6、D
7、D
8、B
9、D 10、A
11、B 12、A 13、BD 14、D 15、BD
16.(10分)
答案 (1)探究H 2O 2溶液浓度的变化对分解速率的影响(2分)
(2)FeCl 3对H 2O 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2分);碱性条件比酸性条件催化效果好(2分)
(3)0.0298 mol·L -1·min -1
,(2分)H 2O 2的浓度逐渐减小(2分)
17.(16分)
答案 (1)略(2分)(2)①<(2分)②>(2分)12(2分)③b(2分)(3)270(2分)4(2分)K 1=K 2<K 3(2分)
18.(16分)
(1)①浅(1分) ②深(1分) 变小(1分) ③深(1分)
(2)正确(2分) 10-10mol·L -1(2分) 10-6(2分)
(3) a -2<b <a (2分) (4)中(2分) 10-9c -0.01
(2分)
19.(16分)
答案 (1)①0.16 mol·L -1·min -1 ②83
吸 ③2a =b <1 (2)①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或加入H 2O(g) (3)逆反应 0.8 mol
20.(10分)(1)2Cu 2++2I -+SO 32—+2H 2O = 2CuI↓+SO 42-+2H +(2分)
(2)1.1(2分)
(3)Fe 3I 8+4K 2CO 3 = Fe 3O 4+8KI +4CO 2↑(2分)
(4)蒸发(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2分)
除去表面可溶性杂质,同时减少KI 的溶解损失(或防止KI 的氧化)(2分,答一条即可)
21.(12分)(1)x=2(2分) (2) 0.15 mol·L -1·min -1(2分) (3) 向右移动(2分),减小(2分) (4) 0.9(2分) 1(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