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B维护管理体系和应急方案的建立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共篇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共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本文将就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进行探讨。
首先,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
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应对的目标,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此外,还需要明确具体的任务,如救援、疏导、抢险等。
其次,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明确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有效的应急预案需要有明确的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各个部门和单位都需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形成合力。
第三,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和因素。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因素,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例如,在自然灾害的预案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灾区的特点,以确保能够针对性地制定预案。
第四,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科技手段来提升应急预案的效能。
例如,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侦察,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分析等。
这些科技手段的运用能够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与相关法律法规相衔接。
应急预案是保障公共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与相关的法律法规相衔接,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关部门应建立与应急预案相匹配的法律法规,确保应急预案的落地和执行。
第六,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加强宣传教育。
应急预案不仅仅是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事情,更是全社会的事情。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培训课程能够让更多的人掌握应急知识和技能。
最后,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需要不断演练和改进。
任何计划都离不开实践,只有通过不断的演练和改进,我们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因此,应急预案的建设不能止步于纸面上,还需要通过实际演练来检验和改进。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引言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可按照预定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序快速地开展应急工作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和预先安排。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企业或组织保障生产经营安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和重要保障措施。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步骤和建设要点。
重要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对于企业或组织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1.提高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可以使企业或组织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损失,并保障员工的安全。
2.规范应急工作流程: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可以明确应急工作的流程和责任分工,避免在应急情况下出现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
3.保护企业或组织的声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可以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减少对企业或组织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
及时、妥善地应对突发事件,展示企业或组织的专业能力和应对能力,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
建设步骤第一步:风险评估在建设应急预案体系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或组织了解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和频率,并确定各类突发事件对企业或组织的潜在影响。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企业或组织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预案的建设。
第二步:制定应急预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是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核心步骤。
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等级划分: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等级划分,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和处置。
2.应急响应措施:明确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时应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紧急救援、资源调配等。
3.应急组织架构:建立应急指挥部和相应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联系方式,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高效地组织应急工作。
4.信息报告和发布渠道: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和发布渠道,确保及时准确地向内部和外部发布应急信息,避免谣言的传播。
第三步:培训和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后,应进行培训和演练。
中国民用航空ADS-B实施规划

(一)规章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民航结合国内外 ADS-B 发展情况,制定了监视技术应用 政策,在飞行标准、航空器适航、空中交通管理等方面颁布了相 关规章和技术标准,提出了机载及地面设备技术要求,明确了适 航与运行规范,制定了空管运行规程,规章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二)机载设备加改装工作稳步推进 目前中国民航在册运输航空器 1900 余架,部分已完成 1090 兆赫扩展电文(1090 ES)ADS-B OUT 机载设备加改装。在册通用 航空器 1100 余架,除部分用于航空教学训练的航空器已完成 978 兆赫通用访问收发机(UAT)ADS-B 机载设备加改装外,1090 兆
第一章 现状和需求
第一节 应用现状
国际民航组织于第十一届航行大会确定 ADS-B 技术为全球新 航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欧美等航空发达国家已制定本国本地 区 ADS-B 实施规划,建立相关的规章和标准,开展验证与应用。 其中美国墨西哥湾、加拿大哈德逊湾、澳大利亚高空空域等已正 式实施 ADS-B 运行,取得初步成效。
三个同步。运输通用同步,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统一规划建 设,协同发展;空中地面同步,机载设备加改装与地面站、信息 网、数据应用系统建设同步推进;国际国内同步,国内 ADS-B 应 用与国际应用进程协调一致,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数据共享。
四个优先。无雷达覆盖地区优先,优先在西部及部分边境地 区无雷达覆盖区域建设和运行 ADS-B,东部雷达覆盖盲区和雷达 单重覆盖区域建设 ADS-B 系统,实现雷达/ADS-B 运行;支线机 场优先,优先开展支线机场(含高原机场)以及部分通用航空机 场 ADS-B 系统建设,解决其迫切监视需求;高空优先,优先实现 8400 米(含)以上高空 ADS-B 运行,提高重点航路航线监视保障 能力;洋区优先,在南中国海地区以及海上通航重点服务区域优 先开展 ADS-B 系统建设,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通用版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通用版一、前言应急预案体系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灾难,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措施的总称。
在现代社会,突发事件和灾难时有发生,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通用版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案,为各行业及组织提供参考。
二、背景分析突发事件和灾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而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遭遇突发事件或灾难,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各行业及组织都需要建立一套可行且灵活的应急预案体系,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原则1. 系统性原则:应急预案体系应具备完整的体系结构,包括灾害事前预防、应急响应、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等环节,形成完整的闭环机制。
2. 针对性原则:各行业、组织的应急预案体系应根据自身特点和风险情况进行定制,保证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 综合性原则:应急预案体系应综合运用技术手段、人员培训、物资储备等多种手段,形成综合应对的能力。
4. 周期性原则:应急预案体系应周期性进行修订和演练,保持其时效性和可行性。
四、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步骤1. 风险评估和规划针对各行业及组织的特点和地域环境,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规划。
分析可能遭遇的突发事件或灾难的类型和影响程度,为后续的预案编制和措施实施提供指导。
2. 预案编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灾害事前预防、应急响应、事中救援和事后恢复等环节,并明确各级责任人和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预案编制时要做到细致全面,实用可行。
3. 预案发布和培训组织内部应及时将预案发布给相关人员,并组织培训,确保每个人都对应急预案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内容应包括预案的基本使用、应急救援技能和人员自救等方面。
4. 资源准备和储备将所需的应急资源进行清单化管理,包括应急设备、应急物资、通讯工具等。
同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动和使用。
应急响应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应急响应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应急响应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实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组织建立和实施应急响应体系提供实施方案。
应急响应体系是指组织在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下,通过有序、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来应对和处理危机。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应急响应体系的建设步骤和关键要素。
2. 建设步骤2.1 制定应急响应策略首先,组织需要明确应急响应的目标和原则,并制定应急响应策略。
应急响应策略应包括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资源调配、沟通协调等方面的考虑。
2.2 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架构其次,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该架构应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小组、应急联系人等重要角色,并明确各角色的职责和权限。
2.3 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组织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具体规定各阶段的应急措施和应对流程。
应急预案应经过专业评审和定期更新,确保其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4 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为确保应急响应体系的实施效果,组织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
演练和培训应覆盖各级人员,并模拟真实情况进行,以检验应急响应机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关键要素3.1 领导支持和参与应急响应体系的建设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领导应高度重视应急响应工作,并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
3.2 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有效的应急响应依赖于准确的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
组织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渠道和预警系统,以及对信息的快速处理和反馈能力。
3.3 快速反应和资源调配能力应急响应体系的关键在于快速反应和资源调配能力。
组织应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响应机制,能迅速调动必要的人员和资源来应对突发事件。
3.4 沟通协调和信息发布能力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沟通协调和信息发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组织要做好内外部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向相关方发布准确、清晰的信息。
4. 结论本方案提供了一套应急响应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包括制定应急响应策略、建立应急响应组织架构、制定应急预案,以及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等关键步骤。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套具体措施和方法,以保障人员安全和组织的正常运转。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对于各个组织和机构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步骤。
一、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性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环境下,突发事件时有发生。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都可能带来重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降低损失,并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其次,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可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抗压能力。
通过预先制定的措施和方法,组织能够快速采取行动,避免混乱和无效的应对措施。
有条不紊的应急响应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误操作和人员伤亡。
最后,建立应急预案体系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声誉和信誉度。
在公众的眼中,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并保障人员安全的组织会赢得口碑,提高公众的信任度。
二、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步骤1. 识别风险和危机首先,组织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可以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以及人为事故如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
通过识别风险和危机,组织能够更好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设定目标和责任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时,组织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责任。
目标可以是减少人员伤亡、保障生产正常运转等。
责任可以设定为各个部门或岗位在突发事件中的具体职责和任务。
3.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目标,组织需要制定具体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详细的应急流程、逃生路线、通讯手段、装备和物资准备等。
同时,还需要注重不同突发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协同,确保预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4. 人员培训和演练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不仅仅是制定一份文件,更需要组织进行人员培训和演练。
培训可以包括危机意识培养、紧急救援技能的训练等。
演练则可以通过模拟突发事件的情景,测试预案的有效性和人员的反应能力。
5. 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和更新。
建立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关键步骤与要点

建立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关键步骤与要点引言在现代社会,各种灾害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各类危机,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组织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立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关键步骤与要点。
一、制定应急预案组织架构要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预案组织体系,首先需要制定合理的组织架构。
这个架构应包括预案负责人、应急指挥部、专业应急小组以及配套的人员和设施保障。
预案负责人应具备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能够有效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应急指挥部负责具体指挥协调应急工作,专业应急小组则负责各类应急任务的具体落地执行。
此外,完备的人员和设施保障,如应急救援队伍、通讯网络和防护设备等,也是应急预案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面风险评估和预防在建立应急预案组织体系前,需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
这包括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事故或灾害的概率和影响。
预防措施可包括完善安全制度和规范,加强设备设施维护,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等。
通过全面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能有效避免一些可预防的事故和灾害的发生。
三、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核心,也是关键的一步。
应急预案应基于具体的风险评估结果,制定详尽的行动方案和应对措施。
预案应涵盖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并按前后顺序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
应急预案还应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进行协调和衔接,确保协同作战和信息共享。
此外,预案必须经过反复演练和修订,保持与时俱进,确保实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四、建立应急培训体系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人员的应急培训非常关键。
应急培训体系应包括各级预案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
预案负责人需了解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具备危机处理和决策能力。
应急救援人员则需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急救技术、灾害事故应对和救援技能等。
维护应急处理预案

一、前言为了确保公司生产运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突发事件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维护应急处理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公司维护应急管理体系,明确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3. 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三、预案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因设备故障、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引起的各类维护应急处理。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维护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处理措施。
3. 各部门、各岗位人员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应急处理小组开展工作。
五、应急处理流程1. 事件报告:发现突发事件时,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
2. 事件评估: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3. 应急响应: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应急响应,组织人员、物资、设备等投入应急处置。
4. 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蔓延,降低损失。
5. 事件处理:根据事件情况,制定恢复生产、重建工作的计划。
6. 事件总结:事件处理后,对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六、应急措施1. 设备故障: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抢修,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运行。
2. 自然灾害:组织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 人为破坏:加强安保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及时报警,配合警方调查处理。
4. 安全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抢救受伤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处理。
七、应急保障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处理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具备应急处置能力。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3. 资金保障:设立应急处理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确定性、突然性和严重性,如果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可能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体系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为了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预先制定的一系列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计划和方案的总和。
它包括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地方应急预案、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以及重大活动应急预案等多个层次和类别,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首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能够提高我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关键。
如果没有事先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我们可能会陷入混乱和无序的状态,无法迅速做出有效的决策和行动。
而有了应急预案,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按照预定的程序和措施,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医疗救治、交通疏导、物资保障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其次,应急预案体系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应急合力。
突发事件的应对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和社会力量的协同配合。
通过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可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和任务,加强沟通协调,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避免出现推诿扯皮、重复劳动等问题,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再者,应急预案体系能够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常会包含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向公众普及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
这样,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那么,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呢?一是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要深入分析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可能面临的各类突发事件的风险源、风险因素和风险类型,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步骤和应急预案的执行与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应急预案是指在突发事件或灾害发生时,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前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它可以帮助组织或个人迅速、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在现代社会中,应急预案的建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必要性:首先,应急预案可以提高各方面的应急能力。
通过事先制定详细的应对方案和措施,可以使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应急预案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几乎每一秒钟都至关重要。
有了应急预案,可以避免因迷茫和无准备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应急预案还可以提升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如果各方面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可以保障社会的稳定运行,避免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
二、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步骤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风险评估与分析。
对于一个组织或个人而言,首先要了解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威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与分析。
只有明确了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种类和程度,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和预案。
第二步,制定应急预案。
根据风险评估与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中应包括突发事件的应对流程、救援方案、人员职责和联系方式等,要确保预案的详细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步,培训与演练。
制定好应急预案后,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培训和演练应包括有关突发事件的知识、操作技巧和协作能力等内容,以确保在实际应对过程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应对得当。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在当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还是社会安全事件,都可能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一个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能够在危机发生时迅速做出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应急预案体系。
简单来说,它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应急预案的总和,涵盖了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规定了相应的应对措施、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
这个体系就像是一张安全网,在危机来临时能够迅速展开,为我们提供有效的保护。
那么,为什么要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呢?从保障生命安全的角度来看,突发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严重性。
比如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火灾、爆炸等事故灾难,以及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很可能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
而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能够在第一时间启动救援行动,组织人员疏散,提供医疗救助,从而大大降低伤亡的风险。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来说,突发事件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打乱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给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能够迅速稳定局面,恢复社会秩序,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减少经济损失,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此外,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政府有责任保障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通过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政府能够在危机面前展现出高效的应对能力,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一步,要进行风险评估。
这就需要对本地区、本行业可能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包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
例如,对于沿海地区来说,台风、海啸就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对于化工企业集中的地区,火灾、爆炸等事故的风险较高。
广告行业应急预案的构建

广告行业应急预案的构建在当前全球经济和社交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广告行业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风险。
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广告项目的顺利进行,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机构级别和项目级别两个层面探讨广告行业应急预案的构建。
机构级别的应急预案1. 建立应急管理团队:广告机构应成立专门的应急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应急预案,并与相关部门合作,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 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机构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出现的应急事件,并建立快速反应和预警机制,以便在危机发生前作出相应应对措施。
3. 协调沟通渠道:机构应建立良好的内外部沟通渠道,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内部沟通渠道可以包括内部邮件、企业微信等,而外部沟通渠道则可以包括媒体联系人、客户联系人等。
4. 培训和演练:机构应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并及时更新和完善预案。
项目级别的应急预案1. 项目风险评估:在开始广告项目之前,项目团队应进行综合的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计划备案和替代方案:项目团队应编制详细的计划备案,包括项目进度、资源安排、任务分工等信息。
同时,制定替代方案以应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如资源不足、创意不合适等。
3. 沟通和协调:项目团队应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和团队合作。
及时反馈项目进展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4. 监控和修正:项目团队应定期进行项目的监控和修正,跟踪项目进展和问题,并及时调整计划和资源,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结语广告行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和变化,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和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机构级别的团队建设和项目级别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广告行业可以更加稳定和高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变化,确保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只有具备强大的应急能力,广告机构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建立和维护企业安全管理的应急预案

惩戒措施:根据 具体情况采取相 应的惩戒措施, 如警告、通报批 评、罚款等
监督与评估:建 立监督与评估机 制,确保奖惩制 度得到有效执行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奖惩机制
考核标准:明确考核标准,确 保公平公正
奖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给 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激励措施:通过奖励激发员工 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 制,确保考核和奖惩的公正实 施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保持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
定期与消防、医 疗、警察等应急 机构进行沟通与 联系,确保信息 畅通。
建立与外部应急 机构的工作协调 机制,确保在紧 急情况下能够快 速响应。
及时了解外部应 急机构的工作动 态和资源状况, 以便更好地协调 资源。
定期组织与外部 应急机构的联合 演练,提高协同 应对突发事件的 能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进行整改 和纠正
建立整改档案,记录整改过程和 结果
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
05
制作宣传资料和培训教材
制作宣传海报和手册,明确告知员工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步骤 制作培训教材,包括应急预案的流程、应对措施和安全知识等内容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立应急预案的宣传和教育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应急预案内容和要求
培训和演练: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定期评估和更新: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确保其能够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外 部环境的变化。
应急预案的实施
02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共篇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共篇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些突发事件不仅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它涵盖了预案的制定、修订、演练、培训、评估等多个环节。
首先,预案的制定是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基础。
在制定预案时,需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明确事件的类型、级别、影响范围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同时,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措施。
例如,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在制定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时,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明确在遭遇洪水、地震、台风等灾害时的应急响应流程、救援力量的调配、物资的储备和发放等。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在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时,需要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包括火灾、爆炸、泄漏等事故的应对方法。
预案的修订是保证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和应急管理经验的积累,原有的预案可能会存在不适应的情况。
因此,需要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修订预案时,要充分吸收新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同时要总结以往突发事件应对中的经验教训,对预案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演练是检验和提高应急预案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通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演练要注重真实性和针对性,模拟真实的突发事件场景,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组织和实施。
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培训是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公众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的重要方法。
要加强对应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要求,掌握应急处置的技能和方法。
如何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

如何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一、了解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1 应急管理的定义及重要性- 应急管理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通过组织和调集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一指挥、协调联动、有序处置,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种应急工作。
- 建立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对于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应急管理的效率和应对能力。
1.2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预防、减轻、应对、恢复等手段,构建完整的应急管理体系。
- 安全第一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应急管理的首要任务。
- 领导责任原则:明确各级领导的责任和权力,并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
-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预警监测和风险评估,尽量避免或减轻突发事件的危害。
- 统一指挥原则: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确保指挥一致、指挥有序。
- 整体协调原则:各部门、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
二、确定应急预案的组成和层级2.1 应急预案的基本组成- 目录:对预案内容进行概括性的列举,方便查阅和使用。
- 前言:介绍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和编制原则等内容。
- 简介:包括预案历史、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预案的层级结构等信息。
- 预警与监测:指导预警信息的获取、评估和发布等工作。
- 应急响应: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行动进行指导和安排。
- 应急资源:对应急资源的储备、调配和管理进行规定。
- 应急培训与演练:明确应急人员的培训要求和演练计划。
- 应急保障:包括对应急设备、通信、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 应急评估与总结:对应急行动进行评估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
- 附录:包括相关的附件和模板,方便实施和执行。
2.2 应急预案的层级结构- 总体应急预案:规定部门、区域甚至国家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原则、机构和流程等内容。
- 单一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例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
ADS―B维护管理体系和应急方案的建立

ADS―B维护管理体系和应急方案的建立摘要:文章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各分院和训练基地的ADS-B设备故障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建立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需要做到配置设备备份,做好人员培训和日常维护,建立三级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编写了ADS-B常见故障应急解决方案。
关键词:ADS-B;维护管理体系;故障分析,应急方案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2-0004-021 问题的提出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是基于GPS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系统。
该系统由导航数据定位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接收处理显示设备三部分组成。
支持该技术的飞机机载设备将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和航向等信息向地面及其他飞机发送。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2005年引入ADS-B系统,已投入广汉、新津、绵阳、洛阳、遂宁等各个分院、遂宁航站和南充,南阳训练基地共7个机场的ADS-B地面基站建设并实现网络互联;为全院11种机型共236架飞机进行了机载设备加装;完成了供各指挥塔台、调度室、各级领导及各相关单位使用的99台显示终端安装。
目前,飞行学院已实际成为了世界上ADS-B(UAT)系统最大的用户单位。
该系统对于提升飞行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航线和空域利用率、降低指挥人员工作压力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有明显效果。
该系统使用后,我院年飞行训练量得到了很大提升,飞行员培养规模得到了极大提高。
ADS-B系统一直处于研发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对硬件的选择和搭配使用也在不断实验和改进之中。
各机场维护和管理人员大都是在ADS-B基站建设完成后由单位指派的,并没有全程参与建设工作,对各个设备的采购、存放及使用情况掌握并不充分。
如果没有统一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不仅容易造成财物管理方面的疏漏,更不利于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进行预测和评估。
本文从ADS-B的日常管理,故障统计分析出发,力求建立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
adsb实施方案

adsb实施方案ADSB实施方案随着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交通管理系统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作为一种新型的航空交通管理技术,自动相关监视广播(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已经逐渐成为未来航空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ADSB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首先,ADSB的实施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技术设备。
在地面基础设施方面,需要建设ADSB地面站,用于接收飞机发送的ADS-B信号,并将其传输至航空交通管理系统。
而在飞机端,需要安装ADS-B发射设备,用于发送飞机的位置、速度、高度等信息。
因此,实施ADSB 需要对地面基础设施和飞机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
其次,ADSB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到相关的监管政策。
航空管理部门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ADSB的实施标准和要求,以及相关的监管措施。
同时,还需要对飞行员和空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ADSB技术,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另外,ADSB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数据链路的建设和保障。
数据链路是ADSB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飞机发送的各种信息。
因此,需要建设可靠的数据链路网络,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范数据链路被恶意攻击或干扰。
最后,ADSB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到成本和效益的问题。
虽然ADSB技术能够提高航空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但是其实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因此,在实施ADSB时,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其对航空业的实际益处,确保实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综上所述,ADSB的实施方案涉及到技术设备、监管政策、数据链路和成本效益等多个方面。
只有将这些方面都考虑周全,才能够顺利实施ADSB,为航空交通管理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有所帮助,为ADSB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在紧急情况下,没有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企业很容易遭受重大损失。
建立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紧急情况下更好地应对,减少被损失的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体系。
第一步:分析风险在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之前,企业需要对其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
这些风险可能是自然灾害,如暴风雨、火山爆发和地震,也可能是技术问题,如系统崩溃或网络中断。
以及第三方事件,例如供应链中的破坏或人为因素的破坏。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规模,面积和人口密度等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带来的挑战。
针对上述分析,企业可以建立一个风险矩阵,对不同的风险进行评估,并为不同风险设置不同的防范和预警方案是否合理。
第二步:明确责任和流程建立应急预案体系之前,企业必须确保拥有指定的责任和程序。
所有员工必须知道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和所需行动的正确方式,而且必须清楚的明白提出问题的正确渠道。
企业还应该指派一些员工为紧急情况的负责人,并确保所有的员工对应急预案体系和通信链了解清楚。
一个操作简单的预警系统实现预警、善后等工作的自动化可以提高人员配合速度以及效率。
第三步:制定和实施计划一旦针对不同的风险建立了相应的预警方案,企业必须确保这些方案得到实施。
相应的动作方案必须存于职员档案或其他比较容易找到的地方。
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为员工提供应急培训,并定期策划模拟测试。
企业还可以设置应急网络会议室办公室,以确保员工能够快速有效地与应急指挥中心保持联系,并进行实时协作。
第四步:持续更新预案随着企业的扩大和技术的革新,风险分析和对策必须进行更新,而预案本身也是需要持续更新和升级。
不断完善的应急预案可以更好的保护企业,并且减少损失的可能性,减少紧急处理时间和成本的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紧急处理效率。
在整个应急预案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个好的领导团队和业务流程至关重要。
同时,持续不断的监控,反思和创新能够使企业的应急预案在一次次的应急验证实践中升级、完善。
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稳定,保障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本领和应急反应的效率,订立本《维护安全与应急预案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与修订1.企业应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包含火灾、事故、自然祸害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2.应急预案的编制应遵从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
3.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包含事件识别与报告流程、不安全源掌控措施、人员疏散计划、沟通与联络机制、应急资源调配等内容。
4.应急预案定期修订,确保其与企业实际情况保持全都,并依据实践经验进行合理完善。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1.企业应设立安全生产负责人,负责订立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演练。
2.各部门应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部门安全工作,及时发现并排出安全隐患。
3.企业员工应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4.各级管理人员应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安全生产管理的落实。
四、安全生产掌控措施1.建立日常巡检制度,对紧要设备、场合等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除去安全隐患。
2.配备必需的安全设施,包含灭火器、防护工具、应急照明等,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
3.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非授权人员进行不安全操作。
4.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并及时修订完善。
五、事件报告与处理1.任何员工发现突发事件或安全事故,应立刻报告上级主管,并采取紧急措施掌控事态扩大。
2.上级主管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进行责任划分,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同时报告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
3.对发生的事件进行调查,查明原因,整理相关数据,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参加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六、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1.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与设备管理台账,明确物资名称、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应急物资应依据实际需要合理配置,保证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

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各种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预案体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涵盖了从预防、准备、响应到恢复的全过程。
通过提前制定科学合理的预案,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首先,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的第一步是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
这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为后续的预案制定提供依据。
例如,对于地震多发地区,要重点评估地震的潜在风险;对于化工企业密集的区域,要着重分析可能发生的化学品泄漏事故等。
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应当具体、可衡量,比如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救援行动,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原则则要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协同应对等。
接下来就是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程序、资源保障、后期处置等方面。
应急组织机构要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确保在应急状态下能够高效协同工作。
预警机制要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发出警报,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准备。
应急响应程序则要规定在不同级别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具体应对措施,包括抢险救援、医疗救护、人员疏散等。
资源保障是应急预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包括物资储备、人力资源、资金支持和技术设备等。
要提前确定所需的各类资源,并建立相应的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到位。
例如,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物资、组建专业的救援队伍、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等。
同时,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
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应急流程和各自的职责,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S―B维护管理体系和应急方案的建立
摘要:文章对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各分院和训练基地的ADS-B设备故障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了建立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需要做到配置设备备份,做好人员培训和日常维护,建立三级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编写了ADS-B常见故障应急解决方案。
关键词:ADS-B;维护管理体系;故障分析,应急方案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2-0004-02
1 问题的提出
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是基于GPS卫星定位和地/空数据链通信的航空器运行监视系统。
该系统由导航数据定位系统、机载设备和地面接收处理显示设备三部分组成。
支持该技术的飞机机载设备将飞机的位置、高度、速度和航向等信息向地面及其他飞机发送。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自2005年引入ADS-B系统,已投入广汉、新津、绵阳、洛阳、遂宁等各个分院、遂宁航站和南充,南阳训练基地共7个机场的ADS-B地面基站建设并实现网络互联;为全院11种机型共236架飞机进行了机载设备加装;完成了供各指挥塔台、调度室、各级领导及各相关
单位使用的99台显示终端安装。
目前,飞行学院已实际成为了世界上ADS-B(UAT)系统最大的用户单位。
该系统对于提升飞行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航线和空域利用率、降低指挥人员工作压力以及降低运行成本等有明显效果。
该系统使用后,我院年飞行训练量得到了很大提升,飞行员培养规模得到了极大提高。
ADS-B系统一直处于研发和不断完善的阶段,对硬件的选择和搭配使用也在不断实验和改进之中。
各机场维护和管理人员大都是在ADS-B基站建设完成后由单位指派的,并没有全程参与建设工作,对各个设备的采购、存放及使用情况掌握并不充分。
如果没有统一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不仅容易造成财物管理方面的疏漏,更不利于对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隐患进行预测和评估。
本文从ADS-B的日常管理,故障统计分析出发,力求建立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
2 ADS-B故障调查分析
2013年1~3月,通过对全院各机场ADS-B设备进行了调查登记,并向维护人员了解设备安装运行、故障、维修史等信息。
自建设安装以来,ADS-B故障发生统计见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客户端是故障多发部位,其次是设备电源,基站服务器和传输网络等。
根据进一步的调查统计,故障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硬件原因,主要表现为:元器件损坏松动;板件损坏松动;接口电路损坏松动;电缆
线路短路松动;机械装置固定螺杆松动;二是软件原因,主要表现为:系统自动关机;系统自动重启;子系统或部件停止工作;程序丢失;参数丢失等;三是人为失误,主要表现为:错误操作;病毒攻击;板件调整不当等;四是环境影响,主要表现为:电网质量不稳;电磁环境影响等。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导致故障的硬件原因,主要是因为硬件老化损坏以及长时间使用引起的松动。
软件方面主要是由于该系统终端软件为美国ADS-B公司开发的DISPLAYPOINT,对参数适配,传输数据格式加密等有严格要求,后期国内开发的软件和硬件接入系统后容易造成系统的不兼容。
再者因为进口软件DISPLAYPOINT为全英文界面,无中文操作手册,因此操作者的人为失误和疏忽也是造成ADS-B系统故障的一个原因。
最后是环境影响造成的电网质量不稳,受到其他电磁干扰也会影响ADS-B系统的正常运行。
3 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作为亚洲最大、世界知名的民航飞行员培训学校,该院拥有5个飞行训练机场和200多架教练飞机,每天都有超过百架的飞机进行飞行训练。
为了保障飞行安全,保障ADS-B 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我院ADS-B设备维护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3.1 备份设备的配置
单一的ADS-B基站,其中的任何一个组件出现故障均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监视的失效。
同时,很多常规维护如服务器系统升级、安全软件更新、设备内部除尘等都可能造成系统暂时中断,在有飞行的情况下将无法保证系统日常维护的正常进行,这又会导致系统出现较大故障的可能性。
因此有备无患,配置备份设备,是ADS-B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
我院已于2012年4月向民航局提出申请,将现有8个ADS-B 基站地面收发机(GBT)配置备份设备。
各基站服务器、网络主控服务器均配置备份设备。
各塔台、管制室席位的监视客户端均配置备份设备。
ADS-B地面站与塔台、管制室之间的数据传输线路配置备份线路。
增加各基站备用天馈线系统。
并得到批示,在2012年底已经全部建设到位,若ADS-B 系统的硬件出现故障,可以保障得到及时的更换,在常规检测维修时,备份设备也能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三级管理体系的建立
应严格按照三级管理体系来对ADS-B系统进行维护,具体如下:
①设备现场管理,主要是由设备所在机场的机房监控人员,塔台指挥人员负责。
主要工作是对机房。
基站设备。
传输线路和终端机等进行除尘清洁;检查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监督故障即时排出,发现不能解决的问题即时上报。
②设备技术管理,由设备所在机场运行管理部门负责
ABS-B系统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由学院ADS-B系统管理部门配合协调。
具体工作包括日常维护、每月度年度的检测,应急抢修以及新项目开展的保障服务工作。
③设备决策管理,由学院管理部门负责,各机场参与完成。
主要工作包括ADS-B系统的工程建设;系统设备的更新换代;重大故障抢修;重大技术改造;在建系统完工测试、验收;制定和完善设备管理、维护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考核评价前两级设备管理工作。
3.3 日常维护与人员培训
ADS-B地面站各设备的连接部分需要定期检查是否有
松动,一些机场春季的沙尘暴和冬季的暴雪都容易对天线造成积压变形,影响GPS信号,因此除了每个季度对GPS接收天线进行常规清洁,当遭遇恶劣天气时,应立即进行再清洁。
对服务器硬件除尘工作要做好,防止内部线路因为灰尘而出现短路故障;及时对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更新,防止各种病毒和恶意攻击对系统数据造成破坏。
定期测量设备UPS应急电源电池组的电压,保证电池组工作正常。
显示终端应做到及时清理磁盘垃圾文件,释放磁盘空间,以免影响系统运行。
做好系统的及时升级和数据备份工作。
严禁随意更改和删除服务器与客户端软件,不能随意安装其他软件以防对ADS-B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由于ADS-B终端操作软件DISPLAYPOINT为全英文
版,供货方曾对软件使用人员进行过简单的使用培训,但是要精通熟练地掌握DISPLAYPOINT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和系统培训。
在去年的4~6月笔者对我院DISPLAYPOINT 各使用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不少使用人员只掌握了软件基本
功能,对软件的深层次操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这样实际上影响了软件功能的发挥,影响了ADS-B优势的体现,从而也影响了空中指挥管理的效率和安全。
因此,我院应该每月开展针对DISPLAYPOINT操作的培训和对ADS-B系统的知识学习,形成惯例,长久开展下去,一定可以提升整个学院空管中心和科研处各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
程度及问题解决能力。
4 应急解决方案
经过半年的调查分析,总结了ADS-B常见的几种简单故障应急解决方案如下:
①地图、地标点或航线消失。
遇到这种情况应关闭ADS-B客户端软件,使用磁盘清理软件清理系统临时文件,重复操作两次即可恢复。
此故障主要是临时文件对原程序地图文件造成的冲突使之失效造成的。
②DS-B快捷方式失效或消失。
重新拷贝主程序,并将程序添加到杀毒软件的信任区。
如果不是人为误删除快捷方式,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杀毒软件将主程序列为查杀对象,造成系统不能正常点开。
③全部飞机无显示。
检查GBT工作状态指示灯和直流电源是否正常,按指示修复或重启设备。
④个别飞机无显示。
只是个别飞机的无显示或者闪烁。
应联系该机机组人员检查机载设备是否正常,可能是飞机机载ADS-B设备异常或者飞机周边有信号干扰。
参考文献:
[1] 飞院(2012)43号,民航飞行学院关于ADS-B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立项请示[S].
[2] 阮敏.ADS-B系统的应用及风险研究[J].空中交通管理,2009,(1).
[3] 张青竹,张军,刘伟,等.民航空管应用ADS-B的关键问题分析[J].电子技术应用,2007,(9).
[4] 张兴旺.ADS-B系统的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FMECA)[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