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鸡场肉鸡养殖技术--- 潍坊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鸡场肉鸡养殖技术--- 潍坊资料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鸡场具有现代畜牧业特征,指实现 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产业化、 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 ,机械化的鸡场。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凡实施养殖规模化、标准 化、饮水自动化、供料自动化、环境控制自动 化(通风、温度、湿度、光照、消毒等)的鸡 场都称为现代化养鸡场。
理想的饲喂方法是定时加料,前期一日量分8次,自由采 食 ,而后控料,使盘中无剩料。中期分6次,后期分4次,加 料不超1/3,有利于休息,消化吸收,激发食欲,并可防止陈 料发霉。气温高时应早晚多加,白天温度高时少加。
其控制可按: 1、蛋能比= ME(千卡/公斤)/ CP 0-21:135-140 22-34:160-165 35----:175-180 2 、代谢能×料肉比≤6000千卡/公斤为最佳,如超过应 调节代谢能或蛋白。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22-35天体温调节中枢逐渐完善,可逐渐通过产热散热来适 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但在前期温度达不到要求时仍需加温。
35天后,对温度要求不严格,而且完全可通过产热散热来适 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但育肥期极不耐热。高于 30度可导致热应 激 ,甚至死亡。环境温度低于15度时也不利于生长发育,易发 疾病。最佳性能温度为22-24度。
3、体重适中(≥38-40克,为蛋重的66-68% ), 活泼好动, 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4、绒毛整洁、丰满、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无脐炎,无敷肛。
5、脚趾圆润, 无干瘪脱水的现象。 6、眼明亮有神。
㈡ 保证营养需要,应用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
实践证明,低蛋白(CP <16%),或高蛋白低能量(CP> 22% ME<2700千卡/公斤)的饲料可使增重缓慢,而高蛋 白高能量才可满足肉仔鸡生长发育的 需要,增重快 。因此在 肉仔鸡生产过程中,提倡采用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但过高的蛋 白,高能,高脂易发生腹水症,死亡率>10%。要按标准掌握 好。
2、 对营养需求高。
肉仔鸡为快大型,生长快成熟早,对营养需求高。 如AA+初生重 40克,1 周 末 165克, 2周末405克,3 周末735克,4周末1150克,5周末1625克,6周末2675 克 ,7周末 3215 克,此阶段为初生重的66倍,料肉比为1: 1.92 。 因此需全价营养和足量的饲料。
雏鸡的健康质量是养好肉鸡的基础。雏鸡的质量关系到 肉鸡生产成绩,必须是健康的雏鸡。
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条件:
1、鸡苗应来自同 一批次种鸡 ,而且种鸡群体质健康高产、 没有发生严重疫情 。
2、对一些重要疫病(ND、IB、 AI)具有较高、较均匀一致的母 源抗体≥ 5, IBD抗体阳性率>60%, 能够避免育雏前期的疫 病感染,也便于统一免疫时间。雏鸡脏器微生物 (沙门氏杆菌 和大肠杆菌(-)) 。
56 3963 2.14
肉鸡在 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200 克以上,八周间增长近70 倍,料肉比仅为2.1:1左右, 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应及时出拦。
如何才能达到标准?唯一的方法是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和科学的疾病防治,无捷径可走。
二 肉鸡饲养关键技术 :
㈠ 选择健康的鸡苗
为提高饲料消化可在料中加粗砂(颗粒料大小),每只 鸡每周3-5克。可提高粉料消化率3%,提高颗粒料消化率 10% 。实践证明加比不加好。
试验:饲喂固定饲料量的肉鸡生产性能
组别
1 2 3
增重(克)
颗粒料 1870 1960 1820
粉料 1760 1830 1730
1883.3
1773.3 -110
各周 增重(克)AA+
累计料
日均重 体重 料比
148
26 163 0.91
441
46 422 1.12
926
63 813 1.33
1933
74 11.59
4247
83 2459 1.73
5628
77 3022 1.86
7052
67 3529 2. 00
8475
动强度,生产效率高,减少鸡与粪的接触,球虫不易 发 生,但易发生损伤,投资高,通风难掌握。
网养 铺以1.25×1.25CM网眼的塑料网,在网上饲养。
具有笼养优点,但鸡舍饲养面积利用率不如笼养高。
网养
网养
现代化养鸡场的优点:
1、有利于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环 境自动化控制,获得规摸效益。实践证明,现代化养 鸡由于自动化程度高, 节省土地,节省劳动资源。
2、可以根据肉鸡生产要求,按肉鸡生长发育规律, 为肉鸡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3、能有效控制环境,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高温、高寒、 大风、大雨)的影响,使鸡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生长发 育。
4、现代化养鸡场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有利于疫病控制, 有利于药残控制,对实现肉鸡卫生安全要求创造了条件,奠 定了基础。
要求: 前期粗蛋白22 %,代谢能3050 千卡/公斤 中期粗蛋白20%, 代谢能3150千卡/公斤 后期粗蛋白 18%,代谢能3200千卡/公斤。
能量太高会影响采食量, 经济效益也不合算 。因此应注意 调配。
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 采食量。 每周累计料量(AA+标 准) 1W: 148克 2W:474克 3W:1078克 4W:1933 克 5W:2989克 6W:4247 克 7W:5628克
现代化养鸡摸式
自动化控制 温度 湿度 通风 光照 供水 供料 消毒
封闭式饲养
全进全出制
规范标准化管理
现代化鸡舍摸式
料塔
纵风鸡机
进风口 排风口
湿帘
暖风管 加药器
探头
控制器
鸡舍内布局(平养)
平养 简便易行投资少,但劳动强度大,
饲料浪费,房舍面积利用率低,易发球虫 病。
笼养 饲料利用率高,饲养面积利用率高,减轻劳
10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生长的需要 ,特 别在钙磷比例不当时,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 于肉鸡胸部在 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垫料管理 不善,垫料少硬地面暴露,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和腿 病 。尤其网养,笼养因机械磨擦发生较多。
11 肉鸡的营养在生长和维持需要上,前7天80% 用于生长,20%用于维持,第二周70%用于生长, 30%用于维持,以后每周各增减10%,至49日只 有20%用于生长,而80%用于维持,以后恒定。可 以看出 ,肉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周期短,以8 周 前生长最快,增重大,以后增重逐日减少,应 尽快出拦。肉鸡出拦体重与料肉比:
饲料转化率
颗粒料 2.30:1 2.27:1 1.86:1
粉料 2.35:1 2.36:1 1.92:1
2.14: 1
2.21; 1 +0.07
( 四) 供给充足、洁净、新鲜的饮水
⒈水是肉鸡生长最重要的营养物,水占体重70%,水的70% 在体细胞内,30%在体液(包括血液中)。水与体蛋白结合,参 与代谢。供水不足影响生长。鸡场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⒉鸡对水的需求随日龄增长而增加,也与采食量,气温密切相 关,通常料水比为1:1.6~1.8。5周龄后,在21℃基础上每升 高1℃, 饮水升高6.5%, 炎热季可增三倍以上。
⒊注意饮水方法,育雏的前4天开启水线同时,用辅助水帽24 小时供水,习惯以后撤出,并不断调正水线高度,调正水压。首次 饮水可用5%蔗糖水,2小时后尽快开食。
体重
料肉 比
小鸡 35天 大鸡 49天 大鸡 56天
AA+ .308 1.6----- 1.8Kg 2.6----- 3.0Kg 3.2----- 3.5 kg
AA+
308
1:1.70 --- 1.60
1:1.92 --- 1.85
1: 2-2.1 --- 1.96
周龄 1 2 3 4 5 6 7 8 9
如何才能养好肉鸡?谈谈以下问题: 一、肉仔鸡主要生理特点 二、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三、肉鸡疾病防治
一 肉仔鸡主要的生理特点
肉仔鸡指1-8周龄的仔鸡,其生理特点:
1、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
鸡的体温为40.3-41.9℃,出壳时低,4日龄后开始升高,7 -10日龄达正常温度。
1-21日龄体温调 节中枢不健全,达不到自体调温的要求, 加之皮薄、脂少、羽毛细短,保温能力低,适应能力差,此阶 段对温度要求高,需人工调温,无论冬夏都应如此,以保证雏 鸡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试验:饲喂固定饲料量的肉鸡生产性能
日粮代谢能(千 卡/公斤) 3300 3100 2900
2700
体重(克)
25日龄
49日龄
825
2558
818
2598
790
2439
760
2303
饲料进食量:增重
0-49日龄 1.84:1 ( 6072) 1.82:1 ( 5642) 1.94:1 ( 5626) 2.05:1 (5535)
5、 肉鸡 品质优良,有利于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有 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提供了保障,是当前实现肉鸡养殖集约 化、 规范化、高效优质的方向。
目前各地已经有很多现代化鸡场,已经显示出了它的优 势。为达到最佳效益,也必须认识到:现代化养殖,不仅是 设备现代化,而且生产管理更要科学化 ,按肉鸡的生长规律 提供鸡所需要的优良环境条件以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做 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只有两手抓才 能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目前经济发展购买先进的设备很容易,但 如何发挥设备的作 用,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是值得重视的。 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 业务水平。否则,设备现代化 了但优势得不到发挥, 是得不到好的效益。
应定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大肠杆菌), 一周一次,从水 线上、 下二处采样送检。 大肠杆菌严重污染时(大肠杆菌> 10个/ L,总大肠杆菌≥230个/L )应进行消毒,反冲水 线。宜用酸制剂,可抑制细菌生长。
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易引起应激,抵抗力下降, 易诱发疾病。肉鸡对疫苗的应答反应 不如蛋鸡敏感, 尤其油剂灭活苗,早期免疫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 效果,部分鸡容易受野毒感染 而发病。
9 肉鸡的快速生长 ,特别是前三周内的快速增长, 使机体内部各器官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尤其心肺功能 难以适应,对发育 快的鸡尤其舍中氨气多的情况下容 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
⒍ 缺乏味觉,而嗅觉较好。
饲料,饮水有异味会影响采食和饮水,对增重 不利。
⒎ 产肉性能与性别有关。 公雏比母雏生长快,有10-15%差异,公雏比母
雏 产肉多24-32%。同日龄的鸡,公鸡可早出3-4 天,为提高经济效益可公母分群饲养 。
8 、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免疫应 答差,抵抗力低,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适应性差。
⒋保证足够水位,乳头与地面的角度,小鸡35-45度(1012Cm),大鸡75-85度为宜,乳头 12只/个 , 全天供水。
⒌注意水温(与舍温相近,最低10-12℃), 要冬温夏凉。过 冷过热都会减少饮水量, 影响生长速度。
⒍保证水的质量 水中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存在会降 低水的质量,水变 质,减少饮水量,严重影响肉鸡生长性 能。因此,在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同时,水必须是洁净、新鲜、 无污染、无异味 。
代谢能X料肉比≤6000千卡/公斤。以ME3100为好。
㈢ 采用颗粒料,减少粉料,以促进采食
颗粒料(2-3mm)能促进采食,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提 高增重。颗粒料不仅减少浪费,使用方便,而且易被鸡利 用。
如果颗粒料中粉料多会影响采食,不仅采食时间长,也 提高料肉比。试验表明,颗粒料中增加粉料10%,转化率 损失0.01。 肉仔鸡 颗粒料比粉料好。如果颗粒过大,育 雏前期也可用破碎料。
此外,应含有丰富的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以保证 正常生长发育,以达到予定体重。营养是体重的基础,必须 保证。
3、代谢旺盛,要求足够的氧 氧是物质代谢的主要条件,肉鸡 生长迅速,对氧气 的需要量较高。空气含氧21%, 如 通风换气不足,低 于17%,易发生缺氧,就 能影响生长发育,增加腹水 症、气管炎、肺炎的发病率,继发呼吸道疾病。低于 7%可死亡。 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保证 空气 新鲜(19.6%), 以利于机体的物质代谢,利于生长 和增重。
4 育雏前期肠道有益菌群未形成。 对致病菌的侵入难以抵制,菌群平衡易被破坏,
易发生肠炎。缺少有益菌消化吸收功能也很差。
5 消化道短,粗纤维消化率低。 鸡肠道仅为体长的6倍,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
间短,一般3-20小时可通过,料中许多营养物 质不能充分被吸收利用,一般有18-25%含氮物 被排出。常排料色粪。
现代化养鸡场
现代化养鸡场具有现代畜牧业特征,指实现 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产业化、 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 ,机械化的鸡场。
目前在养鸡生产中凡实施养殖规模化、标准 化、饮水自动化、供料自动化、环境控制自动 化(通风、温度、湿度、光照、消毒等)的鸡 场都称为现代化养鸡场。
理想的饲喂方法是定时加料,前期一日量分8次,自由采 食 ,而后控料,使盘中无剩料。中期分6次,后期分4次,加 料不超1/3,有利于休息,消化吸收,激发食欲,并可防止陈 料发霉。气温高时应早晚多加,白天温度高时少加。
其控制可按: 1、蛋能比= ME(千卡/公斤)/ CP 0-21:135-140 22-34:160-165 35----:175-180 2 、代谢能×料肉比≤6000千卡/公斤为最佳,如超过应 调节代谢能或蛋白。以达到最佳经济效益。
22-35天体温调节中枢逐渐完善,可逐渐通过产热散热来适 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但在前期温度达不到要求时仍需加温。
35天后,对温度要求不严格,而且完全可通过产热散热来适 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但育肥期极不耐热。高于 30度可导致热应 激 ,甚至死亡。环境温度低于15度时也不利于生长发育,易发 疾病。最佳性能温度为22-24度。
3、体重适中(≥38-40克,为蛋重的66-68% ), 活泼好动, 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4、绒毛整洁、丰满、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无脐炎,无敷肛。
5、脚趾圆润, 无干瘪脱水的现象。 6、眼明亮有神。
㈡ 保证营养需要,应用高能量高蛋白的全价饲料
实践证明,低蛋白(CP <16%),或高蛋白低能量(CP> 22% ME<2700千卡/公斤)的饲料可使增重缓慢,而高蛋 白高能量才可满足肉仔鸡生长发育的 需要,增重快 。因此在 肉仔鸡生产过程中,提倡采用高蛋白高能量饲料。但过高的蛋 白,高能,高脂易发生腹水症,死亡率>10%。要按标准掌握 好。
2、 对营养需求高。
肉仔鸡为快大型,生长快成熟早,对营养需求高。 如AA+初生重 40克,1 周 末 165克, 2周末405克,3 周末735克,4周末1150克,5周末1625克,6周末2675 克 ,7周末 3215 克,此阶段为初生重的66倍,料肉比为1: 1.92 。 因此需全价营养和足量的饲料。
雏鸡的健康质量是养好肉鸡的基础。雏鸡的质量关系到 肉鸡生产成绩,必须是健康的雏鸡。
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条件:
1、鸡苗应来自同 一批次种鸡 ,而且种鸡群体质健康高产、 没有发生严重疫情 。
2、对一些重要疫病(ND、IB、 AI)具有较高、较均匀一致的母 源抗体≥ 5, IBD抗体阳性率>60%, 能够避免育雏前期的疫 病感染,也便于统一免疫时间。雏鸡脏器微生物 (沙门氏杆菌 和大肠杆菌(-)) 。
56 3963 2.14
肉鸡在 56天,平均体重即可从40克左右长到3200 克以上,八周间增长近70 倍,料肉比仅为2.1:1左右, 即平均消耗二斤多料就能长一斤体重。应及时出拦。
如何才能达到标准?唯一的方法是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和科学的疾病防治,无捷径可走。
二 肉鸡饲养关键技术 :
㈠ 选择健康的鸡苗
为提高饲料消化可在料中加粗砂(颗粒料大小),每只 鸡每周3-5克。可提高粉料消化率3%,提高颗粒料消化率 10% 。实践证明加比不加好。
试验:饲喂固定饲料量的肉鸡生产性能
组别
1 2 3
增重(克)
颗粒料 1870 1960 1820
粉料 1760 1830 1730
1883.3
1773.3 -110
各周 增重(克)AA+
累计料
日均重 体重 料比
148
26 163 0.91
441
46 422 1.12
926
63 813 1.33
1933
74 11.59
4247
83 2459 1.73
5628
77 3022 1.86
7052
67 3529 2. 00
8475
动强度,生产效率高,减少鸡与粪的接触,球虫不易 发 生,但易发生损伤,投资高,通风难掌握。
网养 铺以1.25×1.25CM网眼的塑料网,在网上饲养。
具有笼养优点,但鸡舍饲养面积利用率不如笼养高。
网养
网养
现代化养鸡场的优点:
1、有利于实现工厂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和环 境自动化控制,获得规摸效益。实践证明,现代化养 鸡由于自动化程度高, 节省土地,节省劳动资源。
2、可以根据肉鸡生产要求,按肉鸡生长发育规律, 为肉鸡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障鸡群健康生长。
3、能有效控制环境,不易受外界不良因素(高温、高寒、 大风、大雨)的影响,使鸡群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的生长发 育。
4、现代化养鸡场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有利于疫病控制, 有利于药残控制,对实现肉鸡卫生安全要求创造了条件,奠 定了基础。
要求: 前期粗蛋白22 %,代谢能3050 千卡/公斤 中期粗蛋白20%, 代谢能3150千卡/公斤 后期粗蛋白 18%,代谢能3200千卡/公斤。
能量太高会影响采食量, 经济效益也不合算 。因此应注意 调配。
同时必须保证足够的 采食量。 每周累计料量(AA+标 准) 1W: 148克 2W:474克 3W:1078克 4W:1933 克 5W:2989克 6W:4247 克 7W:5628克
现代化养鸡摸式
自动化控制 温度 湿度 通风 光照 供水 供料 消毒
封闭式饲养
全进全出制
规范标准化管理
现代化鸡舍摸式
料塔
纵风鸡机
进风口 排风口
湿帘
暖风管 加药器
探头
控制器
鸡舍内布局(平养)
平养 简便易行投资少,但劳动强度大,
饲料浪费,房舍面积利用率低,易发球虫 病。
笼养 饲料利用率高,饲养面积利用率高,减轻劳
10 由于肉鸡的骨骼生长不能适应体重生长的需要 ,特 别在钙磷比例不当时,容易出现腿病。另外,由 于肉鸡胸部在 趴卧时长期支撑体重,如后期垫料管理 不善,垫料少硬地面暴露,常常会发生胸部囊肿和腿 病 。尤其网养,笼养因机械磨擦发生较多。
11 肉鸡的营养在生长和维持需要上,前7天80% 用于生长,20%用于维持,第二周70%用于生长, 30%用于维持,以后每周各增减10%,至49日只 有20%用于生长,而80%用于维持,以后恒定。可 以看出 ,肉鸡生长快,饲料报酬高,周期短,以8 周 前生长最快,增重大,以后增重逐日减少,应 尽快出拦。肉鸡出拦体重与料肉比:
饲料转化率
颗粒料 2.30:1 2.27:1 1.86:1
粉料 2.35:1 2.36:1 1.92:1
2.14: 1
2.21; 1 +0.07
( 四) 供给充足、洁净、新鲜的饮水
⒈水是肉鸡生长最重要的营养物,水占体重70%,水的70% 在体细胞内,30%在体液(包括血液中)。水与体蛋白结合,参 与代谢。供水不足影响生长。鸡场必须有充足的水源。
⒉鸡对水的需求随日龄增长而增加,也与采食量,气温密切相 关,通常料水比为1:1.6~1.8。5周龄后,在21℃基础上每升 高1℃, 饮水升高6.5%, 炎热季可增三倍以上。
⒊注意饮水方法,育雏的前4天开启水线同时,用辅助水帽24 小时供水,习惯以后撤出,并不断调正水线高度,调正水压。首次 饮水可用5%蔗糖水,2小时后尽快开食。
体重
料肉 比
小鸡 35天 大鸡 49天 大鸡 56天
AA+ .308 1.6----- 1.8Kg 2.6----- 3.0Kg 3.2----- 3.5 kg
AA+
308
1:1.70 --- 1.60
1:1.92 --- 1.85
1: 2-2.1 --- 1.96
周龄 1 2 3 4 5 6 7 8 9
如何才能养好肉鸡?谈谈以下问题: 一、肉仔鸡主要生理特点 二、肉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三、肉鸡疾病防治
一 肉仔鸡主要的生理特点
肉仔鸡指1-8周龄的仔鸡,其生理特点:
1、对环境温度比较敏感。
鸡的体温为40.3-41.9℃,出壳时低,4日龄后开始升高,7 -10日龄达正常温度。
1-21日龄体温调 节中枢不健全,达不到自体调温的要求, 加之皮薄、脂少、羽毛细短,保温能力低,适应能力差,此阶 段对温度要求高,需人工调温,无论冬夏都应如此,以保证雏 鸡对环境温度的需求。
试验:饲喂固定饲料量的肉鸡生产性能
日粮代谢能(千 卡/公斤) 3300 3100 2900
2700
体重(克)
25日龄
49日龄
825
2558
818
2598
790
2439
760
2303
饲料进食量:增重
0-49日龄 1.84:1 ( 6072) 1.82:1 ( 5642) 1.94:1 ( 5626) 2.05:1 (5535)
5、 肉鸡 品质优良,有利于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有 效应对国外技术壁垒提供了保障,是当前实现肉鸡养殖集约 化、 规范化、高效优质的方向。
目前各地已经有很多现代化鸡场,已经显示出了它的优 势。为达到最佳效益,也必须认识到:现代化养殖,不仅是 设备现代化,而且生产管理更要科学化 ,按肉鸡的生长规律 提供鸡所需要的优良环境条件以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做 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只有两手抓才 能取得好的生产成绩。 目前经济发展购买先进的设备很容易,但 如何发挥设备的作 用,提高养殖技术水平,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是值得重视的。 关键在于管理者的思想素质和 业务水平。否则,设备现代化 了但优势得不到发挥, 是得不到好的效益。
应定期检测水中的微生物(大肠杆菌), 一周一次,从水 线上、 下二处采样送检。 大肠杆菌严重污染时(大肠杆菌> 10个/ L,总大肠杆菌≥230个/L )应进行消毒,反冲水 线。宜用酸制剂,可抑制细菌生长。
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易引起应激,抵抗力下降, 易诱发疾病。肉鸡对疫苗的应答反应 不如蛋鸡敏感, 尤其油剂灭活苗,早期免疫常常不能获得理想的免疫 效果,部分鸡容易受野毒感染 而发病。
9 肉鸡的快速生长 ,特别是前三周内的快速增长, 使机体内部各器官始终处在应激状态,尤其心肺功能 难以适应,对发育 快的鸡尤其舍中氨气多的情况下容 易发生肉鸡特有的猝死症和腹水症。
⒍ 缺乏味觉,而嗅觉较好。
饲料,饮水有异味会影响采食和饮水,对增重 不利。
⒎ 产肉性能与性别有关。 公雏比母雏生长快,有10-15%差异,公雏比母
雏 产肉多24-32%。同日龄的鸡,公鸡可早出3-4 天,为提高经济效益可公母分群饲养 。
8 、雏鸡免疫器官发育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免疫应 答差,抵抗力低,对环境因素的变化适应性差。
⒋保证足够水位,乳头与地面的角度,小鸡35-45度(1012Cm),大鸡75-85度为宜,乳头 12只/个 , 全天供水。
⒌注意水温(与舍温相近,最低10-12℃), 要冬温夏凉。过 冷过热都会减少饮水量, 影响生长速度。
⒍保证水的质量 水中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存在会降 低水的质量,水变 质,减少饮水量,严重影响肉鸡生长性 能。因此,在保证充足的饮水量同时,水必须是洁净、新鲜、 无污染、无异味 。
代谢能X料肉比≤6000千卡/公斤。以ME3100为好。
㈢ 采用颗粒料,减少粉料,以促进采食
颗粒料(2-3mm)能促进采食,提高饲料转化率,从而提 高增重。颗粒料不仅减少浪费,使用方便,而且易被鸡利 用。
如果颗粒料中粉料多会影响采食,不仅采食时间长,也 提高料肉比。试验表明,颗粒料中增加粉料10%,转化率 损失0.01。 肉仔鸡 颗粒料比粉料好。如果颗粒过大,育 雏前期也可用破碎料。
此外,应含有丰富的多维素,微量元素,氨基酸,以保证 正常生长发育,以达到予定体重。营养是体重的基础,必须 保证。
3、代谢旺盛,要求足够的氧 氧是物质代谢的主要条件,肉鸡 生长迅速,对氧气 的需要量较高。空气含氧21%, 如 通风换气不足,低 于17%,易发生缺氧,就 能影响生长发育,增加腹水 症、气管炎、肺炎的发病率,继发呼吸道疾病。低于 7%可死亡。 因此,无论何时都要保证 空气 新鲜(19.6%), 以利于机体的物质代谢,利于生长 和增重。
4 育雏前期肠道有益菌群未形成。 对致病菌的侵入难以抵制,菌群平衡易被破坏,
易发生肠炎。缺少有益菌消化吸收功能也很差。
5 消化道短,粗纤维消化率低。 鸡肠道仅为体长的6倍,饲料在肠道中停留时
间短,一般3-20小时可通过,料中许多营养物 质不能充分被吸收利用,一般有18-25%含氮物 被排出。常排料色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