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每周安全教育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第一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交通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刚刚开学,学生特别多,由于学校门口的路面加宽,车辆川流不息,要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请结合年级组的通知和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教育。
(一).不良的交通习惯
1.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 不走人行横道,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桥梁上追逐、玩耍、打闹。
5. 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 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 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 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 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 在路口闯信号。
6. 骑车双手离把。
7. 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 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正常的行路常识
1. 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右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
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
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 列队通行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二人。
须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
4. 列队横过行车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
(四)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1. 转弯前必须减速慢行,向后观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拐;
2. 超越前车时,不准妨碍被超车的行驶;
3. 通过陡坡、横穿四条以上机动车道或途中车闸失效时,须下车推行。
下车前须伸手上下摆动示意,不准妨碍后面车辆行驶;
4. 不准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或手中持物;
5. 不准牵引车辆或被其他车辆牵引;
6. 不准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或曲折竞驶;
八年级组
时间:第二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消防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火灾是指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生命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威胁。
大兴安岭的森林火灾、洛阳某娱乐城的火灾、唐山某商场火灾、河南焦作放映厅火灾等都震动全国,损失十分惊人。
(一)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的原因:
1. 用火不慎发生火灾。
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
2. 用电不慎发生火灾。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
3. 用油不慎发生火灾。
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
4. 燃放烟花爆竹。
5. 吸烟乱扔烟头。
6. 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
1. 家庭防火:
① 安全使用炉火。
② 安全使用液化器。
③ 安全用电。
④ 少年儿童不要玩火。
⑤ 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
2. 学校防火:
① 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② 不要乱烧废物。
③ 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④ 经常检查电器。
⑤ 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⑥ 宿舍的安全防火。
八年级组
时间:第三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消防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灭火基本知识
1.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2. 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3. 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4. 报警:火警电话119。
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火灾自救与逃生: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 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
2. 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
3. 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
4. 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
5. 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
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学生宿舍及其它场所发生火灾主要有以下原因:
1、火引燃。
如在床上点蜡烛,躺在床上吸烟,或乱扔未熄灭的烟头,在宿舍内焚烧杂物等;
2、乱拉乱接电线或电线老化,接触不良发热易引起火灾。
3、使用电器不当。
如电灯泡靠近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起火;使用电热器无人监管烤燃起火;
使用不合格电器起火。
学生宿舍火灾预防
做好学生宿舍防火工作,每个学生都要树立防火意识,认识火灾的危害,自觉遵守学校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自觉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人在疲乏时,躺在床上很容易入睡,烟头掉在被褥上,或者烟头扔在易燃物上,容易发生火灾。
第二、不在宿舍内使用电炉、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电热设备以及煤气炉等。
第三、不乱接电源。
乱接电源容易使电流过载,如使用不合格的电器或电线老化,易引起火灾。
第四、不在室内点蜡烛看书。
人疲乏入睡后,蜡烛容易引燃蚊帐、被褥,引发火灾。
第五、不在室内燃烧杂物。
被燃物飘飞到床上,或者被燃物末彻底熄灭,人离开室内,都容易引起火灾。
第六、不要将台灯靠近枕头、被褥和蚊帐。
灯头长时间点燃发热,容易引燃枕头、被褥和蚊帐,造成火灾。
第七、人走熄灯、关闭电源。
切断室内电源,能彻底保证不发生火灾。
八年级组
时间:第四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消防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今年八年级的学生开始参加物理实验,特别教育学生,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与正确使用器材。
根据实际情况,首先进行防爆炸教育
防爆炸
爆炸,是指物质在一定外界因素的激发下,瞬间产生激烈的体积变化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和气体的一种现象。
爆炸事故,是生产、科研活动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极易造成人身伤亡,因而它是一种十分严重的灾害事故。
爆炸事故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物理爆炸,如因内部压力过高压力容器破裂而发生的爆炸;
二是化学爆炸,如氧化剂与可燃剂接触或雷管、炸药一类化学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爆炸;
三是物理化学爆炸,如在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中,因技术条件控制不好使容器中物料膨胀加速或温度上升,导致压力过大、超过容器强度极限而发生的爆炸。
防止爆炸伤害,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思想上对于爆炸事故的性质、危害应当随时有足够的认识,从而引起高度的警觉。
(二)加强对化学物品的保管、使用和储存的管理,做好实验设备特别是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三)参加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步骤,在教师或实验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实验。
(四)在与爆炸物品接触时,要做到“七防”:防止可燃气体粉尘与空气混合,防止明火,防止磨擦和撞击,防止电火花,防止静电放电,防止雷击,防止化学反应。
八年级组
时间:第五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预防踩踏事故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事故回放]:
2005年10月31日下午4点半左右,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估衣小学正值放学时间,上、下楼梯的学生发生拥挤踩踏事件,12名学生受伤。
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
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
2.如果路边有商店、咖啡馆等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可以暂避一时。
3.若身不由己陷入人群之中,一定要先稳住双脚。
切记远离店铺的玻璃窗。
4.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
5.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
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
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
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
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
4.当带着孩子遭遇拥挤的人群时,最好把孩子抱起来,避免其在混乱中被踩伤。
5.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
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危急时刻如何保持心理镇定
1.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定要时时保持警惕,不要总是被好奇心理所驱使。
当面对惊慌失措的人群时,更要保持自己情绪稳定,不要被别人感染,惊慌只会使情况更糟。
2.已被裹挟至人群中时,要切记和大多数人的前进方面保持一致,不要试图超过别人,更不能逆行,要听从指挥人员口令。
同时发扬团队精神,因为组织纪律性在灾难面前非常重要,专家指出,心理镇静是个人逃生的前提,服从大局是集体逃生的关键。
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
1.如果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应及时报警、联系外援,寻求帮助。
赶快拨打110、或120等。
2.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
发生严重踩踏事件时,最多见的伤害就是骨折、窒息。
将伤者平放在木板上或较硬垫子上,解开衣领、围巾等,保持伤者呼吸道畅通。
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
八年级组
时间:第十五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卫生防病饮食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主要是肠道、呼吸道。
(一)预防传染病
1.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病人、病畜、老鼠等
2.)传播途径:空气、食物、土壤、昆虫
3.) 易感人群:少年儿童是易感人群
2.预防肠道传染病
1.)注意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与病人密切接触的要检查。
2.) 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厕所清洁。
消灭苍蝇、老鼠。
饭前便后要洗手。
3.) 预防接种疾苗
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因素:气温低、室内活动人群聚集。
人受凉,抵抗力低,易感染。
预防方法:病人隔离
不随地吐痰
教室开窗通风换气
4.冬、春季谨防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到来,正是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风疹、麻疹、流感、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其传播速度快,易造成局部或较大范围的爆发流行,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注意防范。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室和工作场所的空气流通。
2.)保持市内环境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3.)注意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一旦出现发热等的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5.)尽量少去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特别是不到有病人的家庭串门。
6 .)可接种麻腮风,流感,流脑的疫苗预防相应的疾病
八年级组
时间:第七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卫生防病饮食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二)日常生活中怎样注意饮食卫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否则就会传染疾病,危害健康,“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
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
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
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随便吃野菜、野果。
野菜、野果的种类很多,其中有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缺
乏经验的人很难辨别清楚,只有不随便吃野菜、野果,才能避免中毒,确保安全。
]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
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
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
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不喝生水。
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
喝开水最安全。
八年级组
时间:第八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卫生防病饮食安全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预防措施
1、防止食品污染。
加强对污染源的管理,防止病原体污染食品。
对海鲜食品应加强管理,防止污染其他食品。
严防食品在加工、贮存、运输、销售过程中被病原污染。
食品容器、砧板、刀具等应严格生熟分开使用,做好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污染。
生产场所、厨房、食堂要有防蝇、防鼠设备。
严格遵守食品卫生和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制度。
患化脓性疾患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在治愈前不得参加接触食品的工作。
2、控制繁殖及外毒素形成。
绝大部分致病菌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 0℃,低于0℃多数细菌不能繁殖。
因此,食品应低温保存,或存放于阴凉通风处,以阻止病原体繁殖和形成外毒素。
食品中加盐量达到10%时,也可控制细菌的繁殖及形成毒素。
3、杀灭病原及破坏毒素。
加热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加热杀灭病原体的效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加热方法、食品被污染程度、食品体积大小等。
如为彻底杀灭肉中可能存在的沙门氏菌,应使肉块深部温度达到80℃,并持续12分钟;蛋类煮沸8—10分钟。
发酵食品如制作豆类或面酱用的原料应经高温灭菌,食用前还应彻底加热。
对可能形成葡萄球菌毒素的食品,应在100℃持续加热2小时以上,方可食用。
八年级组
时间:第九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其他危险情况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发生抢劫、抢夺时怎么办
某校一男一女两名大学生正在一僻静的树林中漫步,突然,一群小混混围上来要强行搜身。
当时,女生吓得直发抖,男生则镇定自若,掏出香烟、打火机和身边的数百元钱,假说自己也是同道上混的,愿意和他们交个朋友。
小混混一见他那么“爽快”,也没有过多的为难他们,拿了钱便扬长而去了。
等他们走了一段距离以后,男生急忙叫女生去报案,自己却悄悄跟在小混混后面。
不久,有说有笑正在分享“战果”的小混混,便全部被警察抓获了。
这位男生临危不惧、处事不慌、随机应变、巧转话题、化险为夷,既保护了自己又捉拿了罪犯。
可见,万一遭遇抢劫、抢夺时,大学生应当保持精神上的镇定,根据所处的环境,对比双方的力量,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案发时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尽力反抗,分析犯罪分子和自己的力量对比,只要具备反抗的能力或时机有利,就应发动进攻,以制服或使作案人丧失继续作案的心理和能力。
(二)与作案人尽量纠缠。
可利用有利地形和利用身边的砖头、木棒等足以自卫的武器与作案人形成僵持局面,使作案人短时间内无法近身,以便引来援助者并对作案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三)实在无法与作案人抗衡时,可以看准时机向有人、有灯光的地方或宿舍区奔跑。
(四)巧妙麻痹作案人。
当已处于作案人的控制之下而无法反抗时,可按作案人的需求交出部分财物,并采用语言反抗法,理直气壮地对作案人进行说服教育,晓以利害,从而造成作案人心理上的恐慌。
(五)采用间接反抗法。
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其逃跑去向等。
(六)如果敌强我弱,采取灵活做法,要镇静,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
(七)及时报案。
要在最短时间内向公安机关、学校保卫部门报案,说明发案时间、地点,犯罪分子特征,自己财物损失情况等。
(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
犯罪分子逃跑时,应大声呼叫周围的群众,堵截追捕,迫使犯罪分子放弃所抢物品。
八年级组
时间:第十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其他危险情况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女生人身安全常识
1、女生集体宿舍如何注意安全?
(1)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如发现门窗损坏,及时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修理。
(2)就寝前要关好门窗,在天热时也不例外。
防止犯罪分子趁自己熟睡时作案。
(3)夜间上厕所,要格外小心。
如厕所照明设备损坏,应带上手电筒,上厕所前应仔细查看一下。
(4)中午或夜间如有人敲门,要问清是谁再开门。
如发现有人想捅门、撬门进来,室内同学要大声呼救,并做好齐心协力反抗的准备。
(5)周末或节假日,其他同学回家或外出,你最好不要独自一人住宿。
回宿舍就寝时,要留心门窗是否敞开,防止有犯罪分子潜伏伺机作案,如遇异常情况,可请一、二位同学同时去,以确保安全。
(6)无论一人或多人在宿舍,当犯罪分子来侵害时,你都要保持冷静的态度,做好临危不惧,遇事而不乱。
一方面呼救,一方面同犯罪分子作坚决斗争。
2、女生夜间行路如何注意安全?
(1)、保持警惕。
如果在校园内行走,要走灯光明亮、来往行人较多的大道。
对于路边黑暗处要有戒备,最好结伴而行,不要单独行走。
如果走校外陌生道路,要选择有路灯和行人较多的路线。
(2)、陌生男人问路,不要带路。
向陌生男人问路,不要让对方带路。
(3)、不要穿过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防止产生性诱惑,不要穿行动不便的高跟鞋。
(4)、不要搭乘陌生人的机动车、人力车或自行车,防止落入坏人的圈套。
(5)、遇到不怀好意的男人挑逗,要及时斥责,表现出自己应有的自信与刚强。
如果碰上坏人,首先要高声呼救,即使四周无人,切莫紧张,要保持冷静,利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或就地取材进行有效反抗,还可采取周旋,拖延时间的办法等待救援。
(6)、一旦不幸受侵害,不要丧失信心。
要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要尽量记住犯罪分子的外貌特征。
如身高、相貌、体型、口音、服饰以及特殊标记等等。
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提供证据和线索,协助公安部门侦查破案。
其实,有些危险是可以避免的!
每个人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侵害,
但是,提高自我警戒的心可使伤害减到最低。
八年级组
中学生每周安全教育通知
时间:第十一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其他危险情况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简单的人人可行的防卫实用招式:
这里仅介绍一些简单的人人可行的防卫实用招式,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1)击腹法:遇到脖子被歹徒勒住,速用拳头或肘猛击歹徒的腹部,可使其松手:(2)蹬跺法:用鞋跟部猛蹬歹徒的胫骨前部或用力跺歹徒的足部。
(3)扭指法:遇到歹徒将自己勒住或抱住时,速将其小指捏住,用力向外侧扳,使之剧痛或折断其手指。
(4)戳喉法:五指合拢并伸直,以指尖或掌侧猛戳歹徒的喉头。
(5)击膝法:靠近歹徒时,提膝向其胯下或裆部、小腹部猛撞。
(6)戳眼法:用两指叉开成v型,使劲插戳歹徒的眼睛。
(7)口咬法:尤其是女性被歹徒抓住后,在不得巳时,可用口咬歹徒的舌头、鼻子、口唇、耳朵或手指等。
(8)头撞法:与歹徒靠近时,可用头部撞击歹徒的胸、腹和头等要害部。
要注意:这些方法只能用来对付歹徒,用于正当防卫,千万不可在学生之间滥用,以免造成令人痛心的后果。
自我保护重要原则
☆建立高度警觉心,避开危险处所,避免陷入危机。
☆事前预防,减少犯罪诱因,避免自己成为犯罪的对象。
☆面对歹徒时,谨记惊慌于事无补,应冷静、寻求逃脫方法,以免引发更大伤害。
☆灵活运用挣脱技巧,并适时使用防身器具。
八年级组
时间:第十二周
地点:各班教室
内容:地震
主讲人:各班班主任:
地震,群灾之首。
强烈的破坏性地震瞬间将房屋、桥梁、水坝等建筑物摧毁,直接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还会诱发水灾、火灾、海啸、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等次生灾害。
前兆:强烈地震发生前,人们常可观察到一些自然界的反常现象,这就是地震前兆。
比如,地声、地光、井水异常(水突然变浑或突升突
降),一些动物比人类敏感,如猫狗发疯般的乱咬狂叫,老鼠成群结队的搬家,鸡到处飞,猪、羊等大牲畜乱跑乱窜等等。
发生地震时:
(1)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大约只有12秒钟,如果你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你住的是楼房,跑已经来不及了,
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厨房,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柜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
震。
(2)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3)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震后: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八年级组
时间:第十三周地点:各班教室内容:网络安全教育
各班班主任: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
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
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
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
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
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
3、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
有关专家调查,网上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
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蛊惑青少年。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
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
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
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
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内容三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