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理解阅读专项真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 1. 古诗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解释下列字、词。
(1)辞:____________ (2)故人:____________
(3)唯见:____________ (4)尽:____________
[2]这首送别诗写出了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____,送别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_,“故人”的去向是_________,以及送别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的插图对应诗中的哪两句?用“”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古诗词阅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意):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
村子四周环绕着绿树,村外青山横斜。
打开窗户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
我们举杯畅饮,谈论着庄稼的生长情况。
等到重阳节登高的那一天,我还要来与朋友观赏菊花。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邀我至田家邀:邀请。
B.开轩面场圃场圃:菜园。
C.把酒话桑麻把:将、用。
D.待到重阳日重阳日:第二天。
[2]重阳节是农历_____,这一天有_____、______、插茱萸、赏菊花等活动。
[3]诗人朋友所居村子的周边是_____,村外是____。
朋友邀诗人至家中做客,朋友在家中准备了____和____。
诗人受到朋友的款待,并希望“_____,____”。
(用诗中词句填空)
[4]下列诗句中描写重阳节的是()。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B.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C.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3. 课堂回放。
[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
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题西林壁》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观________后的总结,借
________说理,富有理趣。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
[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____
A. 《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
B. 《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
C. 《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
A.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B. 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
C. 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4. 诗歌鉴赏。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给下列黑体字加拼音。
鳜鱼(_________)箬笠(________)
[2]下面是对以上诗歌的分析,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
A. 诗作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濛、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 青山,白鹭、红花、流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 “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恬然安适的情趣。
D. “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5. 课文直通车。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 )
A. 宋、岳飞
B. 元、戚继光
[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
[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
A.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阅读下面的古诗。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2]“遥型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7. 日积月累。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A.孟浩然
B.王维
C.李白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两句诗运用了( )的写法。
A.以动衬静
B.以静衬动
C.动静结合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
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__诗人____的作品。
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真挚感情。
[3]“腊酒”的意思是___________。
[4]这首诗后两句告诉我们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它是哪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阅读理解。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辆喧闹,
哪管他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轻轻地翻动,
嘴角漾着丝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溪边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
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人影给溪水染绿了,
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垂柳(liǔniǔ)染绿(ruǎn rǎn)扑腾(téng teng)
钓竿(gān gǎn)膝盖(xīqī)蹦跳(bèng bèn)
[2]“黑旋风”指《水浒传》里的_______,“浪里白条”指_______。
[3]用“﹏﹏”画出诗中一个比喻句。
这句话用_______比喻_______。
[4]“人影”为什么会突然“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读下面的小诗,完成练习。
风在哪里?风在哪里?风在哪里?
风在草地上,风在花朵上。
因为草弯腰了。
因为花点头了。
[1]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用“|”在第1小节中画出恰当的停顿。
[2]边读边想,补写第3节诗句。
10. 阅读《秋晚的江上》,回答问题。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1]本首诗共有______小节。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倦——(__________)瞬——(___________)
[3]第一小节中的“驮着”一词能不能改成“带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
[5]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课外类文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①田夜绩麻②,
村庄儿女各当家③。
童孙④未解⑤供⑥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①耘:锄草。
②绩麻:搓捻麻绳或麻线。
③当家:主持家务。
这里指担当家庭的生产劳动任务。
④童孙:指儿童。
⑤未解:不懂得。
⑥供:供奉。
这里指“参加、从事”。
[1]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课内阅读。
芙蓉楼送辛渐
[唐]
连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楚山孤。
如相问,一片冰心_________________。
[1]将诗中的作者和内容补充完整。
[2]诗人送别友人的时令季节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中的“孤”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明明是写送别,为什么首句却从“雨”写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诗中最能表明诗人晶莹透明心灵的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联系整首诗,说一说第三句中的“如相问”最有可能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练习。
雪梅
______________,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1)降:_____ (2)骚人:_____
(3)评章:_____ (4)逊: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后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课内阅读。
卜算子·咏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雪迎春到。
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______________。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在丛中笑。
[1]将这首词的内容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________是词的题目。
[3]作者歌颂梅花的高尚品格,为什么要多次提到春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春到”交代了梅花开放的时间,也表明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B.作者相信“春天”就要到来了,表现出作者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C.通过写春天里的烂漫山花衬托出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崇高品格。
D.是为了以梅花的高尚反衬春天的美好。
[4]词的最后两句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梅花___________,体现出作者________的态度。
15. 阅读理解。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①,
偷采白莲回。
不解②藏踪(zōng)迹(jì),
浮萍一道开。
注释:①艇:轻便的船。
②解:懂得。
[1]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撑(zhǎng chēng)艇(tǐng tìng)
采(chǎi cǎi)藏(cáng zàng)
[2]这首诗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古诗描绘了孩子什么样的形象?()
A. 胆大
B. 愚笨
C. 天真
D. 活泼
16. 课外阅读。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结合全诗说说画线句中的“从不肯”“总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知纸船不会漂到母亲身边,“我”为什么还是不灰心地叠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