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电解池原理及放电顺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及放电顺序如下:
原电池:
原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做正极。

负极上金属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正极上一般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原电池的电动势由正极到负极。

放电顺序:
在原电池中,阳离子放电顺序为:Ag+> Fe3+> Cu2+> H+(酸)> Pb2+> Sn2+> Fe2+> Zn2+> H+(水)> Al3+> Mg2+>……;阴离子放电顺序为:S2-> I-> Br-> Cl-> OH->含氧酸根。

电解池:
电解池与电源相连时,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的阴阳离子会分别移向两极,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在电解池中,电子从电源负极流向阴极,从阳极流向电源正极。

电解池的阳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阴极与原电池的负极相连,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

放电顺序:
在电解池中,电解池阴极为阳离子放电,得电子能力强先放电;电解池阳极为阴离子放电或电极放电,失电子能力强先放电。

当离子到达电极时,失去或获得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总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放电顺序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电化学反应的实质,也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电池和电解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