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全国各地高考模拟试卷化学分类: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
含详细答案
一、硅及其化合物
1.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A为单质,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E为无色有毒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B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4)在D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答案】酸性氧化物 SiO2+2C 高温
Si+2C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32-
+2H2O+2CO2=2HCO3-+H2SiO3↓
【解析】
【分析】
A为单质,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A为Si,E为无色有毒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可知,B 为SiO2,SiO2与碳反应生成Si、CO,所以E为CO;SiO2与CaO反应生成C为CaSiO3;Si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
据此解答。
【详解】
(1)B为S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酸性氧化物;
(2)反应①是SiO2与C反应生成Si、C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SiO2+2C 高温
Si+2CO↑,
故答案为:SiO2+2C 高温
Si+2CO↑;
(3)反应②是SiO2与CaO反应生成CaSiO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iO2+CaO 高温
CaSiO3,故答案为:SiO2+CaO
高温
CaSiO3;
(4)D为Na2SiO3,其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iO3+2H2O+2CO2=2NaHCO3+H2SiO3↓,其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2O+2CO2=2HCO3-+H2SiO3↓,故答案为:SiO32-+2H2O+2CO2=2HCO3-+H2SiO3↓。
2.如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通入的CO2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
请回答:
①OA段曲线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CO2与Ca(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②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填离子符号),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答案】Ca(OH)2+CO2=CaCO3↓+H2O 1∶1 Ca2+ 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反应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少量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过量二氧化碳与氢氧
化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Ca(OH)2=Ca(HCO3)2,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转化为Ca(HCO3)2,B点CaCO3全溶解,溶液又变得澄清。
【详解】
①由图可知OA段随着CO2通入CaCO3的量逐渐增大,A点达到沉淀最大值,则OA段发
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由方程式可知A点处已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比为1:1,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1:1;
②由图可知AB段随CO2的通入,生成的CaCO3不断溶解,发生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碳酸
钙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则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将碳酸氢钙溶液煮沸,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难溶的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则可见到的现象是澄清溶液变浑浊,故答案为:Ca2+;HCO3—;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点睛】
明确碳酸的正盐与过量的CO2反应时生成碳酸氢盐、碳酸氢盐与碱反应时生成碳酸的正盐和水、碳酸氢盐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正盐、水和CO2是解答关键。
3.已知A、D为常见单质,各物质发生如下框图所示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若A、D为短周期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D
的晶体类型是______,请写出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若B为气体,其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4g•L-1,C为白色固体,可用来制作耐高温材
料。
则B的电子式为______,C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_____(填写“离子键或者共价键”)。
(3)若A为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B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写出C(金属元素有两种
不同化合价)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若以A和石墨棒为电极,NaCl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请写出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答案】第二周期第IVA族原子晶体 SiO2+2C Si+2CO 离子键
Fe3O4+8H+=Fe2++2Fe3++4H2O O2+2H2O+4e-=4OH-
【解析】
【详解】
(1)若A、D为短周期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单质,由转化可知B、C属于氧化物,A与B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可推知A为碳、B为SiO2、C为CO、D为Si,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IVA族,硅的晶体类型是原子晶体,A+B→C+D的化学方程式:
SiO2+2C Si+2CO;
(2)若B为气体,其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964g•L-1,B的相对分子质量=22.4×1.964=44,C为白色固体,可用来制作耐高温材料,则A为Mg、B为CO2、C为MgO、D为碳,B的电子式为,C(MgO)中含有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3)若A为生产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属,B在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则A为Fe、B为H2O、C 为Fe3O4、D为H2,C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Fe3O4+8H+=Fe2++2Fe3++4H2O,若以Fe 和石墨棒为电极,NaCl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石墨电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获得电子市场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的推断,题目涉及中学常见的特殊置换反应,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熟记中学常见的连线反应、三角转化、特殊置换反应、特殊现象反应、某些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反应等。
4.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请回答:
(1)形成单质A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E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B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D和H2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在D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水泥、玻璃、石英玻璃等都是传统硅酸盐材料。
B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C 化学分析中常用到的分子筛是硅酸盐材料。
D 熔融烧碱不能选用陶瓷坩埚。
【答案】 CaSiO3 SiO2+2NaOH=NaSiO3+H2O SiO32-
+2CO2+2H2O=H2SiO3↓+2HCO3- C,D
【解析】
【分析】
“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则A为Si;由“B+碳→A+E”可知B为
SiO2, E为CO;由“B+NaOH→D+H2O”可得D为Na2SiO3;由“B+CaO→C”可得C为CaSiO3;据此结合设问进行分析作答。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Si,其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共14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由分析可知,E的化学式为:CaSiO3;
(3)B为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2SiO3+H2O;
(4)往D(Na2SiO3)溶液中通过过量CO2后,由于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故反应生成H2SiO3;由于CO2过量,则反应生成HCO3-,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32-
+2CO2+2H2O=H2SiO3↓+2HCO3-;
(5)A、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SiO2,不是硅酸盐材料,A不符合题意;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B不符合题意;
C、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符合题意;
D、陶瓷可以被烧碱腐蚀,故熔融烧碱不能用陶瓷坩埚,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5.已知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
根据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少量)
(1)写出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D→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Si Na2SiO3 H2SiO3 SiO2 SiO2+2C Si+2CO↑ CO2+ SiO32- +H2O=H2SiO3↓+CO32-【解析】
【分析】
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根据转化关系,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同时由D与碳高温条件下制得,可知A为Si,Si与氧气反应生成的D为SiO2;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B为硅酸钠,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C为H2SiO3,H2SiO3受热分解得D为
SiO2,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据此答题。
【详解】
A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单质,根据转化关系,A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同时由D与碳高温条件下制得,可知A为Si,Si与氧气反应生成的D为SiO2;Si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B为硅酸钠,硅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C为H2SiO3,H2SiO3受热分解得D为
SiO2,Si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Si,B为Na2SiO3,C为H2SiO3,D为SiO2;
(2)A为Si,D为SiO2,SiO2与碳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单质S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C Si+2CO↑;
(3)B Na2SiO3,C是H2SiO3,向硅酸钠溶液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硅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 SiO32- +H2O=H2SiO3↓+CO32-。
【点睛】
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硅和二氧化硅、硅酸盐的性质。
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与转化为解答关键,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6.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填空: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2)写出B和碳高温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案】(1)CaSiO3
(2)SiO2+2C Si+2CO↑
(3)SiO2+2OHˉ=SiO32ˉ+H2O
【解析】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A是硅;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反应生成硅和CO,E是CO、B是SiO2;SiO2与氧化钙高温生成硅酸钙,C是硅酸钙;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是硅酸钠。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知物质C的化学式为CaSiO3。
(2)SiO2和碳高温反应生成硅和CO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
(3)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SiO2+2OHˉ=SiO32ˉ+H2O。
7.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下图的转化关系,已知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为非电解质。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丁。
(2)元素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写出甲的一种用途。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乙与过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1)Si(2分) O2(2分) H2SiO3或H4SiO4(2分)
(2)第三周期第ⅣA族(2分)是玻璃、光导纤维等(2分)
(3)①Si+2NaOH+H2O=Na2SiO3+2H2↑(2分)
② SiO32—+2CO-2+2H2O=H2SiO3↓+2HCO3—(2分)
【解析】
由于C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C是H2。
又因A+NaOH溶液C(H2),故A为Al或Si,无论A 是Al或Si,产物乙通过量CO2后的产物丁失去的化合物丙应为H2O,故B为O2,又据甲为非电解质,故A应为Si,甲为SiO2,乙为Na2SiO3,丁为H2SiO3(或H4SiO4)。
据此解答有关问题。
8.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未标出)如图所示.已知A是一种碱,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是最常见溶剂.
(1)若B是引起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D的化学式是_____,A,B,C,D中均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若B是人体胃酸中含有的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CaCO3 O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若B是引起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B为CO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D是CaCO3,通过以上分析知,D是CaCO3,根据A、B、C、D的化学式知,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的一种元素是O元素;
(2)若B是人体胃酸中含有的酸,则为HCl,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所以D 为CaCl2,该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9.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
(1)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
请你举出两种含硅的材料名称________;铝制品表面因有一层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
若将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用于漂白时,实际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不是Cl2而是它和水反应生成的
________(写化学式)。
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的铁,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而硫酸铁则没有这种药效。
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要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铜和浓硫酸反应 B.铜和稀硫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 D.铜与Fe2(SO4)3溶液反应
【答案】玻璃、水泥、陶瓷、光导纤维等 Al2O3+2OH-===2AlO2-+H2O HClO 防止Fe2+被氧化 C
【解析】(1) 含硅的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和光导纤维等;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2)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因此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HClO;Fe2+容易被氧化,因此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要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防止Fe2+被氧化而使药品失效。
(3) 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具有污染性的气体SO2,同时生成1molCuSO4消耗2molH2SO4,成本较高,A错误;铜和稀硫酸不反应,B错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无污染性,且生成1molCuSO4只需要消耗1molH2SO4,C正确;铜与Fe2(SO4)3溶液反应生成的CuSO4中混有FeSO4,增加分离的成本,D错误,故制取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答案选C。
10.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
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A是当前最常用的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材料。
(2)C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D为硅酸。
则: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
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
反应①、⑤均用盐酸,D物质是红褐色。
则:
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B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的现象是,沉淀颜色发生变化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的溶液用于蚀刻印刷铜电路板(铜质),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D物质是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反应②③⑤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④是通入过量的CO2。
则: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
为。
【答案】(1)Si+2NaOH+ H2O===Na2SiO3+2H2↑;SiO2+2OH-===SiO32-+H2O;
(2)2FeCl2+ Cl2===2FeCl3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Cu+2Fe3+==2Fe2++ Cu2+
(3)2Al+2OH-+2H2O=2AlO2-+3H2↑;AlO2-+CO2+2H2O===Al(OH)3↓+ HCO3-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为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材料,则为硅,C的水溶液为水玻璃,则为硅酸钠,D为硅酸,所以B为二氧化硅。
反应②为硅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方程式为 Si+2NaOH+ H2O===Na2SiO3+2H2↑;反应③为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2)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为铁,①是用盐酸,则B为氯化亚铁,D为红褐色,则为氢氧化铁,则C为氯化铁。
反应③为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方程式为:2FeCl2+ Cl2===2FeCl3;氢氧化亚铁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现象为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现象为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反应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氯化铁和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盒氯化铜,离子方程式为:
Cu+2Fe3+==2Fe2++ Cu2+。
(3)若D为常见的两性氢氧化物,则为氢氧化铝,反应②③⑤都是强碱容易,则A为铝,B、铝离子的容易,C为偏铝酸钠,反应②为铝盒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3H2↑。
反应④为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 HCO3-。
考点:无机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