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党组织充满创新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基层党组织充满创新活力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立;要开展党内XX,增强党的创新活力。
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将成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主题。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居民加速流动,社会组织勃然兴起,社会各阶层出现使社会资源重新布局。
基层党组织要防止在市场和社会竞争中被“边缘化〞,就必须增强活力,有效激发党员的内在动力,有效凝聚各阶层群众,从而成为和谐社会基层建立的核心力量。
在开放中增强基层组织活力
党组织活力,是指党员与党组织在党的工作和生活中,特别是在制订、执行、宣传和反应党的社会政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性、创造力与使命感,是党组织生命力的重要表征。
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是由一系列相互支撑、相互匹配的根本要素构成的。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立,首先应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是增强组织的开放性。
这表现为各级党组织的建立及活动依据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灵活调整;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自身外围组织,使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变得更为严密;各级党组织鼓励其党员在社会舞台上扮演更多的有益角色;各级党组织不断地从社会各群体中识别与吸收优秀分子参加组织等。
二是增强组织的包容性。
这就是说,要有包容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组织文化与能力;要包容体制外有不同特点与价值取向的社会群体;要使组织中的不同群体与个体都能从组织的开展中获益,使他们的个性与价值取向被组织所包容。
一个具有较强包容性的组织,能够进展有效的组织发动,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增强组织的整合力。
推进组织内的协商与合作,能够使不同成员在价值和观念上达成协调,使内部不同意见和行为通过协商趋于一致,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
整合力是建立在包容性根底之上的。
四是适度增强组织内的鼓励与竞争。
评价是成长的动力。
恰当的鼓励机制,可以使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性和活力充分调动起来。
而竞争的作用那么在于使党员与党员处于一种良性的“相互比拟〞中,从而充分挖掘出党员的内在潜力,调动起党员为组织作奉献的积极性。
五是完善党组织的保障机制。
党组织需要借助一系列保障性机制,保持自身活力并促进其成员的开展,如结合个人特点设计党员的职业生涯,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展培训与辅导,并为党员的工作与开展提供资源。
在互动中激发基层组织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扎根于基层社会,直接面对着群众利益、面对着复杂的社会问题。
基层党组织一旦缺乏活力,就必然会远离社会生活,也直
. .
接会影响到党有效满足基层群众要求的能力。
当前,基层党组织应该根据自身特色、所处的执政环境,在与党内成员和基层社会的有效互动中增强自身活力。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党的组织构架,积极推进党内纵横结合的非正式机构〔如专业委员会〕的建立,让更多的党员有渠道和平台参与党的工作。
要有意识地培育一批从本质上“姓党〞、活动方式具有社会性的中介组织或社团,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发挥效劳、咨询、参谋、筹划功能。
二是为党员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党员的积极性从本质上说,是对其自身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一种追求热情与参与精神。
因此,要为党员提供讨论公共事务与党务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发表意见,自主地开展各种活动。
尤其要注意为有才能有实绩的党员开展提供空间。
三是鼓励和支持党员参加各种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从执政党建立的战略高度提高党员的社会活动能力。
鼓励党员发起组织社团,发动党员主动介入社团,发动党员参加社会活动。
党员通过社会参与能够接触更多的人,获得更广泛的社会关系,能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锻炼自己的才能,同时可为党组织集聚更多的社会资源,例如,把体制外的精英吸纳入党组织等。
四是构建确保增强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党内资源保障体系,为党员的成长与开展提供支撑。
重点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社会化资源整合. v .
平台。
完善党员效劳中心等社会性、枢纽性的效劳平台,使之成为基层工作人力资源、领袖骨干、效劳工程、活动载体等发育、开展的基地。
五是界定党员、党组织活力的根本指标,把实现和保持党员与基层党组织活力,作为党组织负责人的重要考核目标。
上级党组织要为基层党组织活力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包括信息传递、工作指导、评价检查等;要为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提供参与党内讨论的平台和时机,从而推进和组织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为党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