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诗二首》笔记
(一)作者简介。

普希金(1799 - 1837),俄国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国文学之父”。

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诗歌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

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三)诗歌内容。

1. 整体感知。

- 诗歌以劝说的口吻、和缓的语气鼓励人们相信生活,相信未来。

虽然诗题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但诗中并没有具体描述生活是如何欺骗“你”的,而是强调在面对这种被欺骗的感觉时应有的态度。

2. 诗句分析。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开篇直接点明主题,“欺骗”一词将生活拟人化,生活可能会给人带来挫折、苦难,让人感觉被欺骗。

诗人告诉人们在这种情况下不要陷入悲伤和急躁的情绪中。

-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忧郁的日子”指的是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时期。

诗人强调要保持镇静,因为他坚信快乐的日子终将到来,这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这里将“心儿向往未来”和“现在的忧郁”形成对比,表达出虽然当下可能痛苦,但不应被眼前的困境束缚,因为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

-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这是全诗的经典语句,当人们度过艰难时期后,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痛苦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充满温情的回忆,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理解和豁达的胸怀。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身处逆境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的阐述,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告诉人们要珍惜生活,对生活充满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五)艺术特色。

1. 语言简洁。

-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用词简洁明了,却能准确地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如“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等语句,简单直白却富有力量。

2. 节奏明快。

- 诗歌的节奏轻快,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这种明快的节奏也有助于传达积极乐观的情绪,与诗歌的主题相得益彰。

3. 哲理与抒情相结合。

- 诗人在阐述对待生活应有的态度这一哲理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抒发,使诗歌既有说服力又能打动读者的心灵。

(一)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 - 1963),美国诗人。

他的诗多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常蕴含深刻的哲理,被称为“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二)诗歌背景。

弗罗斯特常徒步漫游,他在森林中遇到岔路时的思考,成为了这首诗的创作灵感来源。

诗中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反映了人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抉择。

(三)诗歌内容。

1. 整体感知。

- 全诗描述了诗人在树林中面对两条岔路时的犹豫和思考,以及最终选择了一条路后的感慨。

2. 诗句分析。

-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具体的场景,在黄色的树林中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但诗人只能选择其中一条,这象征着人生中面临的各种选择,往往不能兼得。

-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诗人站在岔路口久久思考,对其中一条路进行眺望,表现出他对选择的慎重态度。

- “但我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这里诗人描述了自己选择的路,这条路荒草萋萋,看似荒芜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暗示了在人生中,那些不被大多数人选择的、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道路可能更具魅力。

-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进一步强调了所选择道路的人迹罕至,也反映出选择这条道路可能面临的孤独和不确定性。

-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诗人意识到一旦做出选择,就很难再回头重新选择另一条路,人生的选择往往具有不可逆性。

-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回顾往事时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对整个人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通过描写对林中岔路的选择,表达了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旦做出选择就难以回头,以及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人生轨迹等深刻的哲理。

(五)艺术特色。

1. 象征手法。

- 诗中的“路”是最主要的象征,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和选择。

这种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将抽象的人生选择具象化为具体的道路选择,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产生共鸣。

2. 描写细腻。

- 诗人对树林中的道路、周围的环境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如“黄色的树林”“荒草萋萋,十分幽寂”“落叶满地”等,这些描写不仅为诗歌营造了一种静谧、深邃的氛围,也有助于表达诗人在面临选择时的复杂心情。

3. 含蓄的哲理表达。

- 诗歌没有直接阐述人生选择的哲理,而是通过对道路选择的描述和感慨,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具韵味和思考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