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项目化学习案例:《杆秤复活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是结合项目内容、核心概念、素养(能力)水平、学习手段的综合表述。学习手段应体现自主、探究、实践等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采用素养目标表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另外设分解的学科目标(如科学目标、技术目标……)
预期
成果
与评价
阶段性成果
学生根据原理,组合材料初步制得杆秤
预设不同阶段成果和汇报具体形式
个人:
团队:
活动一:组部件
1.学生观察实验盒中给定的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一次性筷子、PVC管、棉绳、一次性餐盘、螺帽等),思考如何将材料制作成目标物件——杆秤。
活动二:标刻度
学生利用已知质量的砝码,用铅笔对杆秤进行刻度的标注,其中包括零刻度线的标注和不同质量值得标注。
需要进行怎样的处理才可以将一次性筷子→秤杆?需要进行怎样的处理才可以将一次性筷子→秤杆?如何让螺帽成为一个合格的秤砣?通过策略型学习支架,给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方法指导。
a.需要进行怎样的处理才可以将一次性筷子→秤杆?
(确定秤盘、提绳等的悬挂点,标记不同标准的质量刻度)
b.怎样才能使一次性餐盘制作的秤盘能够稳定的装下被测物,制作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确定餐盘的穿洞个数及之间的距离,相邻绳子的悬挂长度)
c.如何让螺帽成为一个合格的秤砣?
(确定悬挂的方式,个数)
2.学生依据量规“基本构造”的评价细则,小组合作完成杆秤的部件组装。
通过当一回手艺人,知结构、明原理:组部件、标刻度:立标准、定公平;扩量程、提精度,复活这杆秤。
项目时长90分钟,涉及七年级科学和部分人文素养内容。
200字以内,介绍项目背景,描述生活中的现象、问题等,说明为什么要做该项目,要做什么。说明项目时长、涉及学科和年级。
驱动性问题
同学们一起来当一回手艺人,抢救复活杆秤!
项目反思包括对项目化学习及其实施相关问题的思考、感悟
终结性成果
根据实际需求改进杆秤精度和量程,美化杆秤,赋予美好的寓意。
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团队:
评价
评价量表采用图片形式填入
汇报
形式
组长将小组制作的杆秤和说明进行展示;
每组派出评价员,代表小组根据量规评判出最优的杆秤,并赠送上棒棒糖
教学
准备
1.通过前期的入项活动,确定每组的组长、操作委员、艺术委员和评价委员等分工,并明确不同职务的分工要求。
核心问题
杠杆原理;省力杠杆
核心任务
走近杆秤:知结构 明原理
任务二
时长
30分钟
支持性活动
学生通过组部件提高动手能力。学生通过“组部件,标刻度”的思考和实践合作,增强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学生通过调试杆秤过程中产生的小组测量值不一致,是否需要统一改进的矛盾讨论,明晰杆秤在我国的传统文化里,不仅是一件测量工具,还是公平与诚信的象征,明确文化理解和传承的重要性。
任务四
(0.5课时)
改进杆秤:扩量程提精度
活动一:学生利用自制杆秤测量大橘子的质量(超过其量程),根据实际需求,产生扩大量程改进方案的讨论。
活动二:学生利用自制杆秤测量1角硬币(小于其最小刻度值),根据实际需求,产生提高精确度的改进方案讨论。
交流型学习支架,通过师生、生生间交流分享杆秤的改进方法,为通过方案完善自制杆秤打下基础。
任务三
(0.5课时)
调试杆秤:立标准定公平
小组合作调试杆秤,测量给定物体的质量。之后,分小组展示每组的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和汇报,比较每组所制杆秤的准确度。引导认识到杆秤作为称量工具准确度的重要性,它意味公平公正,理解匠人坚守技艺、传家传世传精神的“秤心”。
资源型学习支架,根据档案卡中的杆秤人文小链接,提高学生对杆秤公平公正、杆秤匠人“秤心”的理解
驱动性问题是指具有凝练意义的能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并推动学生问题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核心
概念
杠杆原理:省力杠杆:重心
核心概念包括学科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核心概念,学科核心概念是指向学科本质的概念,跨学科概念指应用于多个领域、超越学科界限的共通概念。核心概念须依据课程标准确定。
学习
目标
1.通过“走近杆秤”的活动,掌握运用已有的杠杆知识解释模型的方法与能力;
2.准备好制作杆秤的材料:一次性筷子、棉绳、一次性餐盘、螺帽等。
3.准备好布置及评价材料:小组台签、棒棒糖等。
4.准备好教学课件、档案卡等。
说明教学前学习、材料及推进项目化学习成果达成的具体思维工具
发现、定义、构想、开发、评估
任务规划
子任务
子任务名称
学习任务安排
支持性工具
任务一
(0.2课时)
走近杆秤:知结构 明原理
活动一:知结构
学生进行杆秤的实物实用演示,同时学习了解杆秤的由哪些部件组成。
活动二:明原理
通过对比杆秤与天平,了解杆秤的测量原理,和杆秤称量的优点。
了解文物拯救活动,明晰少年责任。利用情景型学习支架,增强学习内容的吸引力,帮助学生获得真实感受,激发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任务二
(0.8课时)
设计杆秤:组部件 标刻度
☑学科项目化学习
类型:□A.短课时项目□B.单元项目☑C.项目作业
学段:□小学☑初中□高中
学科:初中科学
□跨学科项目化
类型:□A.社会类项目化学习□B.科技类项目化学习
□C.其它(综合)
学段:□小学□初中□高中
面向年级
七年级
实施时间
2021年12月17日
项目
简述
天平在称量时,一边要放待称量的物体,一边要放等重的砝码。不方便携带,不方便流通。面对这些问题,如何根据实际用途对它进行改进?杆秤——我国传统度量衡的三大件之一。如今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根”与“魂”,是我们年轻一辈所应肩负的责任。
2.通过“设计杆秤”的小组合作活动和头脑风暴,掌握运用重心、质量的精确度、数学二分法等知识储备解决问题,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3.通过“调试杆秤”的体验,感受杆秤制作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道杆秤不仅仅是测量工具,也是公平、诚信的象征;
4.通过“改进杆秤”的思考,拓展思维宽度,挖掘思维深度;
5通过“评价交流”的环节,提高活动内驱力,体验项目完成的成就感。
核心问题
重心
核心任务
设计杆秤:组部件 标刻度
任务三
时长
15分钟
支持性活动
学习目标
通过用自制杠杆测量身边的物体活动,感受杆秤制作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道杆秤不仅仅是测量工具,也是公平、诚信的象征。
小组合作调试杆秤,测量给定物体的质量。之后,分小组展示每组的测量结果,并进行统计和汇报,比较每组所制杆秤的准确度。引导认识到杆秤作为称量工具准确度的重要性,它意味公平公正,理解匠人坚守技艺、传家传世传精神的“秤心”。
核心问题
杠杆原理
核心任务
改进杆秤:扩量程 提精度
项目成效
对于教师:提高项目化活动的实施过程,了解项目化理论以及应用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研究水平。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更开放的姿态和视野去面对课堂和学生。
对于学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通过解决复杂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宽度,挖掘思维深度;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完成作品,提高活动内驱力,体验项目完成的成就感。
项目实施
任务一
时长
15分钟
支持性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目标
掌握运用已有的杠杆知识解释模型的方法与能力
学生进行杆秤的实物实用演示,同时学习了解杆秤的由哪些部件组成。通过对比杆秤与天平,了解杆秤的测量原理。
通过学生上台演示,拉近学生与“杆秤”的距离,进一步地了解杆秤。同时通过将不熟悉的杆秤和熟知的天平进行结构对比,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助力进一步地走近杆秤。
项目成效包括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项目的成果等
项目反思
学生对于一些真实问题的反思,实际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已经有人发问并且后人根据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方法进行解决。而项目化也许就是让学生学习像智慧的前人一样思考,像智慧的前人一样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方法。并且在真实情景中迸发内驱力。可以借助人类的科技发展史,来帮助获得项目化的主题和内容。
通过头脑风暴,快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拓展思维宽度,挖掘思维深度。
通过最后的评价与反馈环节,提升项目执行的内驱力,提升成就感。通过巡展式的评价,学生在观摩中明晰和量规的比对中明白“什么是成功”,并为项目的改进与下一步做好铺垫。
学习目标
掌握运用重心、质量的精确度、数学二分法等知识储备解决问题,
1.学生观察实验盒中给定的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一次性筷子、棉绳、一次性餐盘、螺帽等),思考如何将材料制作成目标物件——杆秤。
项目化学习案例格式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
名称
杆秤复活记
—“质量的测量”项目化系列课
提示
项目提供单位
项目化学习是以项目为核心,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根据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科整合的程度,项目化学习可以分为学科项目化学习、跨学科项目和学习。学科项目化可以是以某一学科为主体加入其他学科元素(单学科),也可以是多个学科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组合(多学科)。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学科界限明晰。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则深度整合多个学科,学科界限融合。
核心问题
杠杆原理
核心任务
调试杆秤:立标准 定公平
任务四
时长
30分钟
支持性活动
学习目标
通过“改进杆秤”,增加杠杆精度,增加杠杆量程。拓展思维宽度,挖掘思维深度;通过“评价交流”的环节,提高活动内驱力,体验项目完成的成就感。
学生利用自制杆秤测量大橘子的质量(超过其量程),根据实际需求,产生扩大量程改进方案的讨论。学生利用自制杆秤测量1角硬币(小于其最小刻度值),根据实际需求,产生提高精确度的改进方案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