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涎泉的传说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涎泉的传说故事
唐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与宋金刚作战对峙,屯兵塔巖头,受到缺水之困。

忽见山西绵山的龙脊岭云雾蒸腾,隐约看见一条神龙口吐圣水而出,顿时泉水潺潺,汇成瀑布形似龙须。

李世民大喜望外,遂命名为龙涎泉和龙须瀑。

唐贞观十五年(640年),李世民到绵山谢雨行至此处,不由想起当年神龙吐水解困之事,便命魏徵在龙须瀑前建坊建亭,以谢神龙赐水之恩。

后魏徵命为谢恩坊和谢恩亭。

双龙峯
双龙峯,也称二龙山。

攀援至山顶,可见一龙蜿蜒盘旋,龙尾经绵山九曲十八弯直至山下牌楼;另一龙龙尾至中巖。

二龙于此交汇,所以称双龙峯。

唐贞观十五年(辛丑),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谢雨,至灵溪寺极目远望龙头寺,遥想当年与宋金刚作战经神灵点化转败为胜的情景。

正想着天空中突然霹雳一声巨响,就见此处两龙腾空而起,盘旋于空中,顿时人间普降甘霖。

随行的人们欢呼跳跃,李世民兴奋之余也忘了避雨。

不一会儿,就见那二龙落于此地。

李世民于是对天喊道:“真乃龙头寺也!”从此龙头寺这个地名被正式沿用下来。

随从将他淋溼的龙袍搭于山下灵溪寺的槐树上,那树也被人们称作“龙槐”。

龙擡头
唐贞观元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抚佑四海,居安思危。

二月初二,梦中见绵山龙头寺现一神龙,目望欢呼雀鼠谷大战胜利的众百姓将士,不断颔首。

李世民不解其意。

忽一老者飘然而至,言道:“神龙显现,主大吉。

龙头高擡,国运昌盛。

神龙护国,吏清民安。

即日登高,步步迁升。

民食甘味,饮圣泽。

繁荣盛世。

”言毕同龙飞升。

太宗醒来,回味梦境,于是御笔诏告天下:二月初二为龙头节,百姓此日沐浴净发,食护鳞饼,登高至龙头寺,并于高处食麻糖,饮龙涎圣水泡菊花茶。

取老者言中之意。

之后,唐室数位帝王上绵山登龙脊岭回顾此俗。

从此二月初二妇女不动针线之俗流传至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