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题组过关2.14专题14生物技术实践新人教版(2021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题组过关2.14 专题14 生物技术实践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题组过关2.14专题14生物技术实践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题组过关 2.14 专题14 生物技术实践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2。
14 专题14 生物技术实践
1.在制作果酒、果醋时,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
2.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所用豆腐的含水量为70%左右,水分过多腐乳不易成形。
(√)
3。
泡菜的制作前期需通入氧气,后期应严格保持无氧条件. (×)
4.将长满毛霉的豆腐装瓶腌制时,底层和近瓶口处需加大用盐量。
(×)
5.统计样品中的活菌一般使用平板划线法。
(×)
6。
测定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可选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计数。
(√)
7.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流程中“选择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
8.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避免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
9。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
10.在富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染色剂,若出现周围存在透明圈的菌落,则说明筛选到了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11.蒸馏法的实验原理是利用水将芳香油溶解出来,再把水蒸发掉,剩余的就是芳香油. (×)
12.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和时间过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
1。
(2016·全国卷Ⅲ)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解题指导】
(1)关键信息:“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
(2)关键知识:分离纯化微生物必须保证获取单个(一种)微生物菌落,甘油等非极性分子溶入水可降低凝固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乳酸菌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梯度稀释泡菜滤液,这样既可避免杂菌污染,又可保证将乳酸菌分散成单个细胞,以便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2)乳酸的积累会使培养液pH降低,影响乳酸菌的增殖,加入碳酸钙可以中和乳酸菌代谢(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乳酸,使碳酸钙分解形成透明圈,有利于乳酸菌的识别和分离.
(3)加入甘油可降低培养液的凝固点,使培养基在低温下保持液体状态。
答案:(1)无菌水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 具有透明圈
(3)甘油
【易错提醒】
(1)理解不透细菌分离的原理,易将“无菌水"错答为“自来水”。
(2)不知道如何降低培养液的凝固点,错将第
(3)小题答成“蒸馏水”或“碳酸钙"。
2。
(2017·全国卷Ⅲ)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
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092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丙酮(沸点56℃)、乙醇(沸点约78℃)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解题指导】
(1)题干关键信息:“受热、受潮易分解”。
(2)解题思路:
【解析】(1)在高温条件下,植物甲中的物质W容易分解而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影响物质W的提取效果。
所以最好应该选用的一种原料是晾干的植物甲.
(2)提取物质W时,振荡可以加快该物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可以除去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与乙醇相比较,丙酮的沸点较低,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因此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提取剂。
(5)该实验要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因为物质W受热、受潮时,容易分解;还要注意防火;粉碎时颗粒尽量小一些,以加快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速率等.
答案:(1)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水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
(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
(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
(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1.(2016·全国卷Ⅰ)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
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②制作无菌平板;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
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解题指导】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
(1)明确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的
(2)理解实验目的与实验操作的对应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培养。
(1)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培养基中的牛肉膏、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既提供了碳源,也提供了氮源.微生物培养通常采用的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故题中X应是琼脂,在培养基中起凝固剂的作用。
(2)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应选择不同的高度放置平板,使之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以利于空气中微生物的沉降.
(3)空白对照实验不应出现菌落。
出现了菌落说明在此次实验中平板被污染.用实验组获取的菌落数的平均值减去污染产生的菌落数作为实验的结果,这种做法不正确,应在防止污染的情况下重新实验,以获得较准确的数据。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不正确
2.(2017·江苏高考)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
小明同学准备依据下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
请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093(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__________________,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
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__________________,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
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号123456
苯酚浓度(mg/L)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5 ②10 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解析】(1)蛋白胨和苯酚都是含碳有机物,可以为酚降解菌提供碳源.(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增加苯酚用量可以增大酚降解菌的比例,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
的目的。
如果图中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说明培养液中酚降解菌数量过多,需要进一步稀释后再涂布,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
平板培养基是固体培养基,在配制的时候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琼脂等凝固剂.(3)因为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所以最后一次划线结束的时候更容易获得单菌落。
(4)根据表中6号管中苯酚浓度为1 mg/L,可推知1~5号管中苯酚浓度应分别为0 mg/L、0。
2 mg/L、0.4 mg/L、0。
6 mg/L、0.8 mg /L.根据题意,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要使稀释后苯酚残留液浓度在0~1 mg/L,需将残留液稀释20倍.
答案:(1)蛋白胨、苯酚 (2)增加稀释涂布凝固剂(3)③(4)0、0.2、0。
4、0.6、0。
8 ③
3.(新题预测)紫玉米色素具有一定的营养和药理作用,可有效改善内脏功能,可以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肪堆积,防止紫外线辐射等,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和抗癌作用。
分析回答: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094 (1)提取紫玉米色素通常采用萃取法,原因是紫玉米色素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紫玉米色素不能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萃取紫玉米色素之前需要进行粉碎和干燥处理,说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影响萃取效率。
(3)紫玉米色素与胡萝卜素化学性质相似,在萃取紫玉米色素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乙醇”“石油醚”或“乙醚")作为萃取剂,不选择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紫玉米色素可用萃取法提取,是因为紫玉米色素具有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性。
紫玉米色素不易挥发,因此不能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2)由于原料的颗粒大小和含水量影响萃取效率,因此要将紫玉米进行粉碎、干燥处理。
(3)由于紫玉米色素与胡萝卜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因此萃取紫玉米色素应选择沸点高、水不
溶性的有机溶剂.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醚的沸点较低。
答案:(1)易溶于有机溶剂紫玉米色素不易挥发
(2)原料的颗粒大小含水量
(3)石油醚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乙醚沸点较低
【加固训练】
利用生物技术可以从生物材料中提取一些特定的有效成分。
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玫瑰精油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挥发性_________(填“较强”或“较弱"),适宜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
经上述方法提取后可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应向乳浊液加入____________(填“NaCl"或“无水Na2SO4”)使其分层。
(2)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与玫瑰精油不同,其流程是采用____________浸泡→漂洗→____________→过滤→静置→再次过滤→获得橘皮精油。
(3)现有乙醇、乙醚和乙酸乙酯,沸点依次为78℃、35℃和77℃,应选择____________作为溶剂从植物组织中萃取胡萝卜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对提取样品进行鉴定,可将该样品与____________样品的纸层析结果进行比对。
(4)炒胡萝卜时要多加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利于胡萝卜素的溶解,从而更易被人体吸收。
【解析】(1)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稳定,挥发性较强,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利
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携带出来,收集到乳白色的乳浊液,向乳化液中加入NaCl,增加盐浓度,就会出现明显的分层.
(2)提取橘皮精油的流程是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获得橘皮精
油。
(3)萃取胡萝卜素的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且不与水混溶,所以应选乙酸乙酯。
鉴定时,应与标准样品比对。
(4)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炒胡萝卜时要多加食用油,以利于胡萝卜素的溶解,从而更易被人体吸收。
答案:(1)较强 NaCl (2)石灰水压榨
(3)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沸点较高且毒性较低标准 (4)食用油
4.(新题预测)炭疽杆菌能引起人畜患炭疽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
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寄主专一性,通过实验进行确诊。
世纪金榜导学号73414095
①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②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要采用____________法灭菌。
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
(2)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____________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图中的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
两组试管同时培养6小时后,进行比较,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提高”“降低”或“不变”),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
此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培养基一般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在配制培养基时,需要先调节pH,后灭菌。
(2)菌落可以通过肉眼观察,而单个细菌无法通过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3)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细菌大量繁殖;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噬菌体的宿主具有专一性,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则实验组加入的噬菌体会侵染炭疽杆菌,炭疽杆菌就会裂解,细菌数量减少,浑浊度降低。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先调节pH,后灭菌(2)显微镜 (3)细菌大量繁殖等量生理盐水降低实验组中的噬菌体能特异性地侵染炭疽杆菌,使细菌数量减少,溶液浑浊度降低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 of thisarticle, Gorky sai d: "the book is the ladderof humanprogress." I 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 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are developing rapidly,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way of people's stu 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 p
ers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 e complex world leads us tochase out, reading an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makesuscalm down andreturn to ourselves. 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and thinking, establish our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 lworld and resist the attack of theexternal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