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教研联盟2022-2023年九年级上半期第9周联考化学在线考试题带答案和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对玻璃片呼气
B.湿衣服晾干
C.蜡烛燃烧
D.灯泡通电发光
【答案】C
【解析】
A. 对玻璃片呼气,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湿衣服晾干,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水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灯泡通电发光,只有能量形式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取药品
B.取液体试剂
C.加入石灰石固体
D.加热
【答案】D
【解析】
A、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试剂质量时,应左边托盘放固体试剂,右边托盘放砝码,选项A错误;
B、用胶头滴管取液体试剂时,应在试剂瓶外挤压胶头,再伸入试剂瓶吸取试剂,而不能伸入瓶内在液体试剂中挤压胶头,防止试剂污染,选项B错误;
C、向试管内添加固体试剂时,试管应水平横放,将固体试剂放在管口,再将缓慢将试管竖立起来,让固体试剂滑到试管底部,避免固体试剂将试管底部打破,选项C错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靠近管口的地方,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选项D正确。

故选:D。

选择题
氮化镓是制作LED的材料,氮(N)元素和镓(Ga)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
B.元素符号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解析】

选择题
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蒸馏净化水
B.过滤净化水
C.用活性炭净化水
D.用明矾净化水
【答案】D
【解析】

选择题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由多种物质组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答案】D
【解析】
A、氦气的密度小,化学性质稳定,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照和叶绿素的作用下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氧气和葡萄糖,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故符合题意;故选D。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B
【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是硫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二氧化硫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B、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石蜡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新物质的反应,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是铁和氧气两种物质生成四氧化三铁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故选B。

选择题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雪碧、冰水
B.非金属:磷、汞、硅
C.单质:液氧、氮气、氦气
D.氧化物:二氧化碳、高锰酸钾、水【答案】C
【解析】

选择题
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道尔顿、汤姆生和卢瑟福等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进行了不断探索,得出以下结论:①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③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

故选D。

选择题
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

钇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的原子序数是39
C.钇的相对原质量是88.91克
D.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从名称来分析,钇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从图中可知,钇的原子序数为39,B正确;
C、从图中可知,钇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8.91,一般不带单位,C错误;
D、根据原子的序数等于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钇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9,D正确。

故选C。

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三个氮原子:3N
B.两个氢分子:2H
C.一个镁离子:Mg+2
D.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Na2
【答案】A
【解析】

选择题
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

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该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净化后的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属于软水还是硬水
C.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对净水效果没有影响
D.该净水器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答案】B
【解析】
A、该净水器中未添加消毒剂,不能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净化后的水可以用肥皂水鉴别属于软水还是硬水,符合题意;
C、小卵石用于过滤颗粒较大的难溶性杂质,石英砂用于过滤颗粒较小的难溶性杂质,故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位置调换对净水效果有影响,不符合题意;
D、该净水器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和色素、异味等,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选择题
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 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A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由实验可知,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不能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水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a管收集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b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选择题
从地沟油中提炼生物柴油是垃圾资源化的方法之一。

生物柴油主要成分是硬脂酸甲酯(C19H38O2),下列有关硬脂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38:2
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
C. 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6
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
【答案】B
【解析】
化学中元素质量比等于原子个数比乘以相对原子质量比。

A、由硬脂酸甲酯(C19H38O2)可知,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故A不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9+1×38+16×2),故B正确;
C、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9:38:2,故C不正确;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D不正确。

故选B。

选择题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甲为甲醛,其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B.物质乙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甲、丁物质都属于化合物和氧化物
D.由该反应模型图可以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D
【解析】

流程题
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

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
(1)操作____(填序号)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也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漏斗下端管口未靠在烧杯内壁
B 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C 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 使用含磷洗衣粉
D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4)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答案】③ 煮沸BC(全对才给分)B A
【解析】

填空题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___________;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第三周期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3)铝元素属于___________(“金属”或“非金属”)选填元素,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________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4)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总结出此表中每一纵行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A.B.C.D.E.
F.
结构示意图中,x=_____,y=_____;与A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_______(填序号),它们都属于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原子。

【答案】15 碳钠、镁、铝(全对才给分金属 3 失去Al3+ 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或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答案合理即可) 6 8 CF 非金属
【解析】
(1)由表可知,磷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5,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所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5,故填15;
原子序数=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为6的元素是碳元素,即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是碳元素,其元素名称是碳,故填碳。

(2)由表可知,第三周期金属元素是钠、镁、铝,故填钠、镁、铝。

(3)铝元素的名称带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填金属;
由表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故填3;
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故填失去;
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写出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故离子符号写为Al3+。

(4)由表可知,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其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故填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5)由表可知,处于同一纵行的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6)由图可知,微粒B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此结构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x=2+4=6,故填6;
微粒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次结构示意图为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y=12−2−2=8,故填8;
微粒A的原子核外仅有1个电子层,且该电子层中只有2个电子,该结构为稳定结构,最外层具有稳定结构的是微粒C、F,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也属于稳定结构,故填CF;
微粒A属于氢元素,微粒C属于氖元素,微粒F属于氩元素,三种元素的名称都带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非金属。

推断题
固体X和Y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

已知:Y是紫黑
色,B、H是气体,E、F是单质。

请根据图中一些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Y ______________,G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______反应。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______反应。

(3)向装有H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所观察到的“明显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在反应①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写化学式不给分)KClO3
KCl +O2 分解C+ O2CO2 化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催化作用
【解析】

实验室有如下气体制取的装置图: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2)A装置有1个明显的错误,就是试管太高,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____(填“a”“b”或“c”)。

(3)如果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A装置的试管口还要加___________;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选E 装置,气体从导管____(填“1”或“2”)通入。

(4)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如果将B改用F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酒精灯长颈漏斗 b 一团棉花KMnO4
K2MnO4+MnO2+O2 2 H2O2H2O+O2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解析】

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粉生锈消耗氧气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

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P+O2 P2O5 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变小装置不漏气;红磷足量;瓶冷却后再读数(答案合理即可)实验 2 剩余氧气的量较少只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影响测定结果(或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解析】

科学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
编号
KClO3质量/ 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 g
收集50 mLO2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MnO2
0.5
49
实验3
5
Fe2O3
0.5
58
实验4
5
KCl
0.5
154
(1)表中所列三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_____。

(2)由实验1和实验4可知,KCl________(填“有”或“无”)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收集50 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 s,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3)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测量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

(拓展)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5:用天平称量0.2 g CuO,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4)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_____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_______
CuO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反应后CuO的质量不变。

(5)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____。

【答案】MnO2 有生成的KCl加快了反应的速率收集O2的体积快速产生气泡质量为0.2 g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CuO前后反应速率是否改变玻璃棒
【解析】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