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 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 说: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原因? 1.地理位置重要; 2.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3.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4.列强争夺和插手——主要原因。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矛盾的世界
1.背景: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3.矛盾的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4.解决矛盾的方式:
①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②扩军备战 5.矛盾加剧的影响:
出现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引发“一战”。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全 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法
1882
同 盟 国
1882
190 1892 4
1907 协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英 约
国
1879 奥
巴尔干问题
190 7
俄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三对主要矛盾
(1)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后果,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2)英德矛盾: 争夺世界市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 (3)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
1.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争夺世 界霸权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加剧。 3.具体原因: (1)军事因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思想因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4.直接原因(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2)反映当时德国要推行怎
样的外交政策?它对当时世界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光荣孤立”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2.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大陆均势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思考:
1.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 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
两次巴尔干战争: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2年 交战双方:“巴尔干同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性质:民族解放战争 结果:奥斯曼帝国战败 (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3年 起因:巴尔干同盟内部分赃不均 交战双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 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加入) 性质: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德 法美 13 24 1.3 4.6 1.9 8.1 32 41 14 25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 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 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 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 浓厚。
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 成立,对付法、俄;
(2)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开 始形成,1904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
认识: 两大集团的形成,是列强之间彼此矛盾协调的结果,
也是列强之间彼此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巴尔干火药桶
各
萨拉热窝事后不久,德奥集团
国
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
相 互
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
宣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
战
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
投入战争。
材料: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中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战用电报机
飞行员手抛炸弹实施轰炸 机枪成为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一战中德国潜艇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洋大 西
英 法
德 奥匈
意 地中
海
俄 海黑
材料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
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 —— 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末的讲话
(1)材料二中,德国要求的
“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别的国家” 是指哪些国家?
大陆均势。希望欧洲大陆出现
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插
图1
手欧洲事务。
2.20世纪初,英国的外交政策发
生怎样改变?为什么?
英国与俄、法结盟。
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
图2
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 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影响?
突尼斯问题
意
1.原因: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激化 2.大战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 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 南大公事件,就是萨拉热窝 事件。
3.一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一方是同盟国:德 奥匈 奥斯曼 保加利亚 一方是协约国:英 法 俄 塞 比 日 意……
探究三:战争自古有之,为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①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 各国联系日益加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②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 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③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 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 界性大战。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合作探究一: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会对 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
A传统武器性能提高 B新式武器扩展海空 C新的交通手段 D新的通讯工具
突破战争方式,手段先进 突破战争地域,范围扩大
预示未来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规模可能更大。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探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基本要求】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 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 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发展要求】认识一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 殖民地情况
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的原因? 1.地理位置重要; 2.奥斯曼帝国的衰落; 3.民族关系复杂,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4.列强争夺和插手——主要原因。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矛盾的世界
1.背景: 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矛盾的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3.矛盾的实质: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4.解决矛盾的方式:
①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②扩军备战 5.矛盾加剧的影响:
出现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引发“一战”。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世界已经被帝国主义国家基本瓜分完毕。全 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法
1882
同 盟 国
1882
190 1892 4
1907 协
德 世界市场 、殖民地、制海权 英 约
国
1879 奥
巴尔干问题
190 7
俄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三对主要矛盾
(1)法德矛盾: 普法战争后果,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2)英德矛盾: 争夺世界市场、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 (3)俄奥矛盾: 争夺巴尔干半岛
1.客观条件: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争夺世 界霸权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矛盾加剧。 3.具体原因: (1)军事因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思想因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4.直接原因(导火线) :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
(2)反映当时德国要推行怎
样的外交政策?它对当时世界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英国传统的外交政策:“光荣孤立”
含义 :不同任何国家结成持久固定的同盟
原因: 经济实力强大,掌握海上霸权
2.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政策:大陆均势
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思考:
1.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 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
两次巴尔干战争: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2年 交战双方:“巴尔干同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性质:民族解放战争 结果:奥斯曼帝国战败 (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时间:1913年 起因:巴尔干同盟内部分赃不均 交战双方: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的内哥 罗、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加入) 性质: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 结果:保加利亚战败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数)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英德 法美 13 24 1.3 4.6 1.9 8.1 32 41 14 25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同 程度地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但政治民主化的发 展程度不一致,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是以英法 美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健全;第二类是 以俄德日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色彩较为 浓厚。
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 成立,对付法、俄;
(2)三国协约:1892年法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开 始形成,1904和1907年英法、英俄协约
认识: 两大集团的形成,是列强之间彼此矛盾协调的结果,
也是列强之间彼此矛盾激化的结果。
三、巴尔干火药桶
各
萨拉热窝事后不久,德奥集团
国
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
相 互
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
宣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
战
后德国、俄国、法国、英国相继
投入战争。
材料: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中英军的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战用电报机
飞行员手抛炸弹实施轰炸 机枪成为战机上的主要武器
一战中德国潜艇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洋大 西
英 法
德 奥匈
意 地中
海
俄 海黑
材料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
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 —— 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末的讲话
(1)材料二中,德国要求的
“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
“别的国家” 是指哪些国家?
大陆均势。希望欧洲大陆出现
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插
图1
手欧洲事务。
2.20世纪初,英国的外交政策发
生怎样改变?为什么?
英国与俄、法结盟。
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
图2
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间的主要 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是怎样形成的?有何影响?
突尼斯问题
意
1.原因:列强的争夺、民族矛盾激化 2.大战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
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 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 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 南大公事件,就是萨拉热窝 事件。
3.一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一方是同盟国:德 奥匈 奥斯曼 保加利亚 一方是协约国:英 法 俄 塞 比 日 意……
探究三:战争自古有之,为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
①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成为一个整体, 各国联系日益加强,“牵一发而动全身”;
②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 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③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生产力被应用 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 界性大战。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合作探究一: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会对 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
A传统武器性能提高 B新式武器扩展海空 C新的交通手段 D新的通讯工具
突破战争方式,手段先进 突破战争地域,范围扩大
预示未来战争更加残酷,更加危险,规模可能更大。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探究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基本要求】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 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一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 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发展要求】认识一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 殖民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