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香刑》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檀香刑》读后感
小说的序言,莫言自己写的《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一文,在未读小说之初看来,索然无味,只是向读者介绍长篇何谓之长篇;长篇之长在于长度、密度与难度,其中引了那篇《难忘的毙敌场面》全文,初看之下我更是难以接受,这是我在任何正统教材、专著中没法接触,也没法想象的,我们“最可爱的人”居然在战场中用锄头、刺刀残忍地杀死了战俘!这与我们自小接受的正统教育境象不吻合,这与我脑海中“自我感觉良好”的“人道主义规则”不吻合,战俘,按照日内瓦体系,是要受到一系列人道的待遇的啊。

估计莫言心中,我此类的读者应是读书读到脑子塞了,他认为,中外古今的战争都残酷,描写战争的小说和电影都虚伪,书本里那一套都虚假!
看完全书以后,我对他的这段引用的故事有另一种感悟,丛林法则真实存在,悲天悯人或者能有另一番的解读。

结构
带着诧异和没法接触的感情,进入了小说正文的阅读。

反复翻阅目录,凤头猪肚豹尾的结构令人难解。

读罢全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莫言自己说的“结构就是内容”,“好的结构,能够凸显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单一的意义。

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

果真如此,这三部曲的结构,一如一场大戏的首中尾,二如小说中所提到的酷刑折腾的人体的部位。

凤头一部,小虫子阎王闩,令人发指;猪肚一部,钱雄飞凌迟,令人头皮发麻;豹尾,孙丙檀香刑,
令人背部陡寒。

结构即内容,不读罢全书,无法深解。

或者莫言的结构除了这两点,有更深的意思,我却未能领悟吧。

再如开篇第一章第一段那孙眉娘的自白,直至本书结尾,才恍然大悟。

内容
小说述说的背景是清末的几件大事件,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胶济铁路的修建、八国联军侵华。

在这背景下刻画的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命途多舛。

当中提及的三个残忍的酷刑:阎王闩、凌迟和檀香刑,触目惊心。

莫言书中可谓是淋漓尽致地挖掘到了极致,穷尽刑罚施于皮肉上的每个细节,难怪他认为长篇小说就应该有这个的密度。

古代刑罚的残酷性实在超出现代人所及之想象,让人承受如此大的痛苦才死去,更能明白今天提出“终极关怀”、“安乐死”的进步。

人物
小人物,大历史。

书中人物如“冰山结构”,站在最上面的非孙丙莫属。

赵甲、赵小甲、孙丙、钱丁,按照中国人传统思维,莫非少了个某乙?还是我在书中看漏了出现的某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起名方式,在我看来,确实有些小人物的意味。

我们每个人历史的长河里确实也只是微不足道的甲乙丙丁,一个又一个的甲乙丙丁构成了人类的命运。

赵甲是朝代的刽子手,是送人到阴间的姥姥,自诩为法律的化身。

“行行出状元”,是赵甲说的最多的说话,当然他自己也认为自己是刽子手里的状元。

刽子手的职业,被万岁接见过的经历,让他优越感油然
而生。

活生生的灵魂,温热的人类躯体,在他的眼里如猪如狗,如草如木。

只有职业优越感,只有冷酷无情的灵魂,他是莫言笔下的悲剧人物。

赵小甲。

白天迷迷糊糊,夜晚木头疙瘩。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典型。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生本相皆动物。

借他之眼,看到了莫言赋予给各人的动物本相。

十二生肖,中国人本有属相。

这在莫言笔下的属相是人物的性格、人物内心深处的映像。

语言
幸好我没在阅读之初被莫言的“语言暴力”所吓唬而裹足不前。

民间小调式的唱词,平仄押韵的抑扬顿挫,读起来顺溜,理解起来无障碍。

各章里的第一人称“俺”、“咱家”,以各人的视角上,以清晰的思路叙述自己的逻辑,展现了每个人眼里的世界。

莫言的语言,在我看书的整个过程,脑海里都能呈现中对应的图像,这是神奇的文字的力量。

“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遭受的苦难”。

这小说里是谁配上了他们曾受的苦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