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修改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讨论:
苏联、东欧、中国改革背景有何 相似之处?为什么中国改革成功了, 而苏联、东欧改革相继受挫呢?由 此,你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认识?
(1)相似背景: 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束缚着发展
(2)成败原因: 中国: 坚持实事求是,摆脱苏联模式束 1. 指导思想 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路线不同:苏东: 缺乏正确指导思想,未完全摆脱 (最主要原因) 苏联模式束缚,未把握好国情
小结:
国 家 苏 联 南斯拉夫 波 兰 匈牙利 捷克斯洛 伐克 中 国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简表
改革的 原因 政 策 领导人 结 果 (措施) 失败(成 功)原因
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经典模式:
公有制+计划经济=社会主义
苏联高度集中政治体制最主要的特征:
国家实行一党制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进行了社会经济改革, 并在社会经济政策上出现相互借鉴的趋势。概括在社会经济政策有 哪些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之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国家功能、所有制、经济调节机制、分配政策、国际经济领域、 技术设备) ⑴.相互影响、相互借鉴: ①.在国家功能上: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社 会主义国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在所有制上: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推行国有化政策;社会主 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 ③.在经济调节机制上: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重视制定国民经济发展 战略与计划;社会主义国家重视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调节作用; ④.在分配政策上: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 度,社会主义国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⑤.在国际经济领域中,西方发达国家生产社会化超越国界,向国 际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经济接轨; ⑥.在技术设备上: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都重视采用先进 的科学技术; ⑵.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客观的规律。
新中国的成立
东欧和东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民主德国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南斯拉夫 阿尔巴尼亚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蒙古 朝鲜
波兰
苏联
中华人民共和国
越南
社会主义阵营包括哪些国家?它在历史上起过 什么作用?形成的标志和不复存的标志? 苏联 社会 主义 东欧: 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 阵营 尔巴尼亚 亚洲:中国、蒙古、朝鲜、越南
(1948年6月,苏联通过9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将不肯屈服于己的南斯拉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 了)
作用
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形成的标志
1949年苏联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交(不包括南斯拉夫)。
不复存在的标志
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中苏对抗,后苏联入侵捷克斯洛 伐克,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原有合作遭到破坏,社会 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3.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与越南人民的抗法斗争 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1945年9月,发生八月革 命胡志明在河内宣布独立,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法国拒绝承认越南独立,企图重建法属“印度 支那联邦”。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占领 西贡,并立即着手恢复殖民政权)。 越南南部人民的抗法战争开始。越南人民进行 了长达9年的抗战,于1954年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 胜利, 1954年法国被迫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 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线为界,越南北方获得 解放。
西方舆论断言,苏联“将从世界大国的名单中被勾销”
苏联在二战中的损失 苏联军民伤亡人数达2700多万人、 1700多座城市、 70000多个村镇、 30000多个工矿企业 „ „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战后初期的苏联经济恢复取得的成就有什么 表现?
第 涅 伯 河 水 电 站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铁托
胡志 明
哥穆尔卡
卡达尔
杜布切克
毛泽东
历史 的阳光为你 拨开人生的迷雾
莆 田 五 中 历 史 教 研 组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的发展 1.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2. 东欧和东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联的改革
东欧的改革 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外热衷于霸权主义,搞军备竞赛, 苏联:
干涉别国内政;内民族问题尖锐。 外缺乏独立自主,受苏联控制、 东欧: 2. 其他因素: 干涉;内民族问题尖锐。 外坚持独立自主; 中国: 内党正确领导,人民团结一致。 (3)认识: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据本国国情,实事求是, 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但它 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1 建立的历史条件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苏联军队大力援助
2 方式 3 政权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4 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 5 苏联式体制在东欧的确立(评价)
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
1.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911年,外蒙古脱离清政府,宣告自治。 ◆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仍归中国管辖。 ◆1945年2月,雅尔塔密约关于“外蒙古(蒙古人民 共和国)的现状须予维持”的规定 ◆1946年1月,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 ◆1958年,蒙古人民革命党宣称,蒙古已由一个畜牧 业国家转变为农业工业国。 ◆1959年蒙古政府宣布,完成了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 造。
(1964-------1982)
经济改革重点: 重工业
军事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高度集中的体制没有 改变;第三产业比重小,
成为超级大国
人民生活改善不多;加上 个人专断和政治生活僵化, 对外大国沙文主义,
国家陷入困境
二、东欧变革
东欧变革的根本原因?
消极后果有: 经济上——农、轻、重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未能得到应有的 提高,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啊中国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改革开放苏联东欧中国改革背景有何相似之处
飞行员出发前学习毛主席语录
毛主席语录和毛泽东选集(毛选)几乎成为人手必备的书籍
全 民 大 跳 “忠” 字 舞
“把毛泽东的讲话谱成曲,使之成为广为传唱的语录歌”
在苏共17大上,来自苏联各地的女工代表们 争先恐后地与斯大林握手,向他致敬,衷心地表示 爱戴和感谢之情。是他的党带给了工人们资本主义 国家工人想都不敢想的福利的待遇,带给女性公民 前所未有的平等地位,17大是胜利者的大会,也是 斯大林自认为最得意的大会。是他带领苏联走出了 困境,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时间 领 导
1948年 开始 铁 托
内容
结果
经济发展较快
实行社会主义 自由主义 自治制度 分散主义
民族问题 实行中央计划与 成效甚微 企业自治相结合, 60年代末出 扩大企业自主权 现经济困难
农轻重比例失调, 1956年 波兹南事件
开始
苏共二十大后
哥 穆 尔 卡
卡 达 尔
杜 布 切 克
1956—
人民要求改革, 匈牙利事件 1968—
60年代经济发展 遇到严重困难, 党内斗争激烈。
中央管理与商品 关系、市场作用 有机联系。
发扬民主改革领导体制; 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经济体制;独立自主。
取得成效, 1973年后经 济遇到困难
1968年
苏出兵占领, 改革中断。
从背景、过程、结果、影响和性质几方面分 析对比波兹南事件与匈牙利事件的异同 .
2、美苏军队进驻朝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
和国成立
二战后美苏军队根据在波茨坦会议上达成的协议 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 8月,在美国的导演下,建立了“大韩 民国”,首都:汉城;总统:李承晚 朝鲜 分裂 1948年 9月,金日成在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共和国。首都:平壤;首相:金日成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Hale Waihona Puke 铁托胡志 明哥穆尔卡
卡达尔
杜布切克
毛泽东
战后初期社会主义的发展 1. 苏联的恢复和发展 2. 东欧和东亚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3.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苏联的改革
东欧的改革 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 1.赫鲁晓夫的改革和挫折(1956--1964)
政治上 反对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
农业改革 工业改革
经济上
取得一些 成 果
改革最终失败
农业改革内容: 改革失败原因:
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工业改革主要内容: 改组机器拖拉机站,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开展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
小修小补;不切实际
管理权力下放,精简机构的措施
2.勃烈日涅夫改革和挫折
春天的故事
改 革 开 放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在于照搬苏联模式的消极后果。
政治上——大搞个人崇拜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打击迫害要 求改革、主张走独立自主道路的干部群众。
最早抛弃苏联模式,实行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国 家是哪个国家? 南斯拉夫
国 家 南 斯 拉 夫 波 兰 匈 牙 利
捷克 斯洛 伐克
背景
被开除出共产党 情报局,中断同 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联系
①背景:相同点——都是由于党犯了照搬苏联模式的错误,造成经济困难,人民 生活下降,又不能及时调整、改革;苏共“二十大”的冲击等因素,激化了社 会矛盾而引起的。不同点——前者工人要求增工资、减税,而后者则是由知识 分子组织了裴多菲俱乐部,进行了舆论准备,制定了较全面的纲领。
②过程:相同点——都有国外敌对势力挑动,发生了动乱,都改组了党和政府, 靠军队介入控制了局势。不同点——前者发生于一个远离首都的工业中心,后者 发生在首都;前者以工人为主,后者以知识分子、大学生为主;后者由于国内外 反革命势力大规模介入,以至控制运动,使之发展为武装暴乱,规模和破坏性远 超过前者;前者依靠本国政府控制了局势,后者则因党组织解体,政府软弱无力, 重新组建了党和政府,靠苏军帮助,才控制了局面。 ③结果。都平息了事件,都带来了生命财产损失,而后者损失更加巨大。 ④影响。后者给匈牙利本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留下了更为深刻的教训。 ⑤性质。前者是人民内部矛盾,后者则发展为武装暴乱,从人民内部矛盾转化 为敌我矛盾。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1 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成就
战后苏联为什么能够取得这些成就?
“四五计划”;对外战略上不争霸,致力于经济的发展
苏联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 哪些问题?
(1)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显著 (2)个人崇拜有增无减 (3)文化领域过火的批判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帝国主义力量削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