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的立方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趣的立方体》
教学目标
1.认识立方体的特征和性质;
2.能够区分立方体和其他几何图形;
3.能够掌握计算立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4.培养大班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立方体模型、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白板、彩色粉笔;
2.学生准备:课本《数学大冒险》,铅笔、橡皮、直尺。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教室中的立方体物体,引导学生认识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相邻的面都平行等。
2. 学习立方体相关概念
•利用立方体模型,向学生展示立方体的各个面,解释正方形面与立方体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相邻面都平行等。
•引导学生区分立方体和其他几何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等。
3. 探索立方体的体积
•提问:如何计算立方体的体积?
•引导学生联想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想象将教室中的立方体装满水,问能装多少水?
•解释了体积的概念后,引入计算立方体体积的公式 V = a³(a为立方
体的边长)。
•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提供若干立方体的边长,让学生计算出体积。
4. 探索立方体的表面积
•提问:如何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
•解释立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并引入计算表面积的公式 S = 6a²(a为立方体的边长)。
•指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提供若干立方体的边长,让学生计算出表面积。
5. 拓展活动:建造立方体房屋
•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五名学生。
•要求学生以一个立方体作为房子的模型,并规定房子的长宽高等于10个单位长度。
•每组学生用纸板或其他材料,自行建造立方体房屋,并测量出房屋的体积和表面积。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立方体的特征、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的方法。
通
过观察、实践和练习的方式,学生对立方体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导入新课环节,学生对教室中的立方体进行观察和描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和好奇心,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学习立方体相关概念环节,利用立体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立方体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立方体的几何性质。
在探索立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环节,我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维,让学
生自己想象和推理,并逐步引入计算公式。
在练习环节,我提供了具体的计算题目,帮助学生巩固了计算公式的应用能力。
通过拓展活动:建造立方体房屋,我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自己
设计和制作中实际体验到立方体的性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房屋的体积和表面积。
这样的活动增加了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我也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