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2011年_真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2011年
(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踊跃(yǒng) 逞能(chěng) 灯盏(zǎn) 憨态可掬(jǖ)
B.稚嫩(nèn) 附和(hé) 笃信(wù) 见风使舵(duò)
C.宽宥(yòu) 隽永(juàn) 稽首(qǐ) 束手无策(shù)
D.蝉蜕(tuī) 镂空(lòu) 蜷伏(quán) 自怨自艾(ài)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晕眩玲珑隐天蔽日众说纷云
B.潦草委缩见异思迁轻飞漫舞
C.倾刻装潢指手划脚锋芒必露
D.褪色迅疾含辛茹苦干锤百炼
3. 下面四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同他谈过话后,他说,他有决心把学习搞好。
B.晚上爸爸问我今天一天做了什么事?我吞吞吐吐说不出来。
C.我最爱读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的诗。
D.那里开着许多鲜花,火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娇艳的海棠花。
4. 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不顾个人安危,奋勇直前——奋不顾身B.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废寝忘食
C.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势如破竹
D.连声称赞个没完——赞不绝口
5. “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陈琳
B.曹植
C.曹丕
D.王粲
6. 对二重复句层次划分及分句间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倘若李健能够成功地横渡这个海峡,②就创造了一项新的纪录,③也实现了他多年的梦想。
A.① | ②‖③
假设并列
B.① ‖② | ③
假设递进
C.① ‖ ②| ③
假设并列
D.① | ② ‖③
假设递进
二、现代文阅读
紫阳腰
方英文
周末无事,车游紫阳。
小时候就喝紫阳茶,年至半百竟未去过紫阳,不够意思啊。
紫阳在汉江边上,猜想是很通达很便捷的。
没想到实在难走!坡陡弯急,一山爬过又一山,好在翠色染目白云亲颊,别有一番俗外之雅呢。
翻过三座山,眼底终于浮出一个城,火车的闹,船笛的叫,顿时没了清净。
细看紫阳县城,果然是重庆的浓缩,看不见碟子大的平地。
怎么办?山腰上凿一个凹,凹处凸起一栋楼。
就这么锛石凿凹,就这么起房凸楼,硬是在夹江的山腰上,锛凿叠垒了一个城。
所谓的码头城市,压根不在乎有无平地,但求两河交汇,能把舟楫勾留缠绵住就好。
浩浩任河,正是在此融入汉江的。
想不出如此一个城怎么生活,大概吵架也拉不开距离吵着吵着就勾肩搭背了,干活时则又需要捆上安全绳吧。
待到进得城里,但见街道逼仄车辆单行,却也店铺比邻,色彩炫耀嗅觉缤纷。
及至日落西江夜色袭来,忽见城灯哗然绽放。
时值秋老虎季节,人们简上衣而短下裤,为的是让胳膊腿儿尽可能地吐热纳凉。
尾随人流浪进商场,再踏梯而上,发现商场顶部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
如此叠屋架床式的建造格局,简直一个香港袖珍版!顺音乐声溜达过去,见人们围一个圈子。
圈外踮脚看圈里,呵呵,一群女子练健美操哩。
她们抛甩着纤媚的臂腕,扭动着柔细的腰肢,展示着风致的身段;脚一跺,腰一侧扭,臂一斜扬,头发就抛上了月亮。
夜里看一个资料,上面说:“紫阳腰,汉阴脚,安康女子爱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
”紫阳、汉阴、安康、白河,是安康所辖的四个县名。
当然安康如今叫市了。
人生之美,十之八
九由女性呈现,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把当地女性美的特点,以歌谣的形式提炼出来四处传播。
而女性美的
具体表现,当然是以身段最为紧要。
身材之标致婉约,则绝对依赖腰肢的拿捏烘托,如此才叫一个动人。
何以动人呢?细柔也。
紫阳娘们何以生出如此之腰呢?次日早起遛街,似乎得了答案。
总是遇见一些女子挑着扁担,忽忽闪闪地来了,忽忽闪闪地去了。
两个担笼里,是白嫩的豆腐,是带露的青椒,是拖泥的新藕,是出江的鲜鱼。
忽闪忽闪而来,营养于客官;忽闪忽闪而去,生计于家庭——终于忽闪出一腰的风情与柔韧。
返回时选了一条新路,更觉得这个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
路是依旧忙着拓,车是依旧不住地停。
好在村村通了水泥路,绕道便是。
实际上无村可言,因为紫阳人家,一概散布于山之腰岭之凹。
那些粉墙青瓦或者石板房,如一栋栋达官名流的别墅,落座于青坡,半隐于绿峦,恰如次第展开的山水长卷,新意频出却也可四字概括——山腰人家啊!坡是这么陡,劳动的间歇,估计站着就能睡着,反正躺着跟站着没啥两样。
如此之地,竟不时见到三五块石头拦一巴掌小塘,居然就荷叶田田蜂蝶频访了呢。
至于竹子,此等俊逸灵秀之物,更是家门掩映垂瓦叩窗。
所以这里的狗不咬人只摇尾,充分体现了淡泊无争的“竹下之风”。
然而有些却是要争一争的!于是,山腰上长大的女子和汉子们,就人人成了好歌手。
紫阳一名,出自道家。
道家是中国唯一固有的**,汉江是汉文化最核心的源泉之一。
道家以水为善,以茶为慧,以山为美,以歌为雅。
落日岭上,渔火江中,朝晖夕阴大自在,不知功名利禄为何物。
紫阳和紫阳人有如此怀柔万物和谐自然的情致,真是难得啊!
(选文有改动)
1. 请从文中找出对紫阳独特的人文风貌、人情人性最有概括力的四个字,写在下面的方格中
2. 文中画线部分表现了紫阳女子身姿、动作、性格上的什么特点?请分别回答。
3. 作者说,似乎得到了“紫阳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的答案。
他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4. 第一、二段两处加线的文字,写出了紫阳城怎样的特点?
5. 作者为什么觉得“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霸字元伯,颍川颍阳人也。
汉兵起,光武过颍阳,遂从击破王寻、王邑于昆阳。
及光武为大司马,以霸为功曹令史,从度河北。
宾客从霸者数十人.稍稍引去。
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
努力!疾风知劲草。
”及王郎起,光武在蓟,郎移檄购光武。
光武即南驰至下曲阳。
传闻王郎兵在后,从者皆恐。
既至信都,发兵攻拨邯郸。
霸追斩王郎,得其玺绶。
封王乡侯。
从平河北,常与臧宫、傅俊共营,霸独善抚士卒,死者脱衣以敛之,伤者躬亲以养之。
光武即位,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四年秋,帝幸谯,使霸与捕虏将军马武东讨周建于垂惠。
苏茂将五校兵四千余人救建,武恃霸之援,战不甚力,为茂、建所败。
武军奔过霸营,大呼求救。
霸曰:“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
”乃闭营坚壁。
军吏皆争之。
霸曰:“茂兵精锐,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
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
其战自倍。
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茂、建果悉出攻武。
合战良久,霸军中壮士路润等数十人断发请战。
霸知士心锐,乃开后营,出精骑袭其背。
茂、建前后受敌,惊乱败走,霸、武各归营。
贼复聚众挑战,霸坚卧不出,方飨士作倡乐。
茂雨射营中,中霸前酒樽,霸安坐不动。
军吏皆曰:“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
”霸日:“不然。
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侥一切之胜。
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茂、建既不得战,乃引还营。
十三年,增邑户,更封向侯。
三十年,定封淮陵侯。
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
(《后汉书·王霸传》,有删节)
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郎移檄购光武购;悬赏捉拿
B. 发兵攻拔邯郸拔:攻取
C. 乃闭营坚壁壁:驻扎
D. 方飨士作倡乐飨:犒劳
2. 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王霸“善抚士卒”和“有谋略”的一组是( )。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霸跟从光武渡过黄河之后,当初跟他一起投靠光武的几十个宾客,都渐渐离去了,只有他,矢志不移,因此光武对王霸感慨道:“真是疾风知劲草!”
B. 王霸与马武一起讨伐周建。
马武没有倾力应战,被苏茂、周建打败,马武的军队奔逃到王霸的营垒,大声呼救,王霸没有立即出兵救援
C. 王霸手下将士争相要求出战,甚至几十名壮士断发请战,此时王霸认为贼兵精锐,人数众多,而马武又过于依赖王霸,出兵容易失败,王霸没有出兵
D. 王霸对光武帝一片忠心,对将士门抚爱有加;他作战勇猛,机智沉稳;一生战功显赫,屡受封赏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霸晓兵爱士,可独任,拜为偏将军。
(2)如此,茂众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
(3)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四、古诗词鉴赏及古诗文默写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 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2. 全涛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补允完整下面的句子。
(1)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五、简答题
1. 简述《边城》中对“美”与“爱”主题的诠释。
2. 试述《红楼梦》这部小说的线索。
六、写作
1. 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多数人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的、包装了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
有人喜欢前者,有人钟爱后者,有人让两个自己不时地进行交流、融合……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要如何应对自已?请以“慎对自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日自拟;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