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精改)[1]综述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学反思《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在上册的学习中,学生对常见动物的基本构造以及一些生命特征进行了观察,有了一些了解。
本课将通过观察蚕卵的特征知道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通过孵化前的准备活动了解到小蚕在空气、温度、湿度适宜的情况下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需要食物和安全卫生的场所;借助书本和网络学习饲养小蚕的方法、窍门和观察记录方法;通过对蚕的生命历程及对人类贡献的了解感受小动物的可贵及生命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提高观察兴趣,细心照管小蚕。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科特点出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
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查找、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之内了解到蚕孵化—成长—贡献,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高效性。
一、亮点:1、课前准备充足: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充足的准备: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特征,进行学情分析,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上网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建立了个人博客,便于课后师生交流互动;购买了彩蚕饲料,了解彩蚕饲养方法,有助于丰富课堂内容;为了方便观察还养了一些蚕,记录蚕的生长情况;还准备了蚕丝制品、桑蚕生活史标本。
2、课上授知独特:A、导入新颖:我以自己的衣服材质为切入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很自然地导入了新授课。
B、凸显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特点:搜集养蚕的方法和窍门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主要借助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处理信息。
对于电脑授课学生比较有兴趣,在查找的时候比较专注,能将网页上的内容复制、粘贴在word文档并保存在资料袋中。
还能从文件中筛选有效信息,提炼要点,相互交流,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本质,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自然界中动物种类很多,它们身体的外形、结构和 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 生长发育、繁殖后代、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 它们的生命周期。 对于不同的动物,生命周期长短不同,有的数 小时,有的长达几百年,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 态变化不大(比如老虎、马等),有的在生命不同 阶段形态有很大变化(比如蝴蝶、蚕等)。
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 ,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1、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什么条件。 3、刚孵化出的小蚕什么样?吃什么食 物?
观察蚕卵的颜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
观察蚕卵的大小和形状
长约1.2至1.3毫米 芝麻大小,和小米 粒差不多
寿命最短的植物-短命菊
在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里, 有一种叫短命菊的菊科植物, 它才是世界上最短命的植物, 生命只有几个星期。在干旱 的沙漠里,雨水十分稀少, 只要有一点点雨滴的湿润, 短命菊的种子就会马上发芽 生长,赶在大旱来到之前, 匆忙地完成它的生命周期, 发芽、生根、生长、开花、 结果、死亡的全过程。
生命周期最长的动物-海龟
• 《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 记载,海龟的寿命最长可 达152年,是动物中当之无 愧的老寿星。正因为龟是 海洋中的长寿动物,所以, 沿诲人仍将龟视为长寿的 吉祥物,就像内地人把松 鹤作为长寿的象征一样, 沿海的人们也把龟视为长 寿的象征,并有“万年龟” 之说。
我们养过蜗牛,蜗牛的一生是怎样 生长变化的?它们的寿命有多长?
一、填空 1、刚孵出的蚕宝宝是( 黑 )色的,像小蚂蚁。 2、小蚕吃的桑叶要切成( 碎片 )或 ( 条 )。 3、除了保持小蚕的“房间”清洁,还要注意把小蚕 放在( 空气流通 )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 里喷洒( 杀虫剂 )。 4、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 温度 )和 ( 湿度 )。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孵化
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取出后放 在室温下最适合蚕卵孵化的温度大 约是室温二五℃蚕卵会逐渐变成紫 黑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化出 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后先露出头部 然后爬出卵壳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小 蚕孵出的日期和气温想想小 蚕的孵化和哪些条件有关
如果天气干燥 可以在蚕卵上
洒些水
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 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 切成碎片或条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持小蚕 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 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干净新鲜的桑叶是蚕找不到桑叶可以暂时先 用莴苣叶代替桑叶但必须保证叶 子干净干燥要将叶子洗净后擦干 再给小蚕喂食
一、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二、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黄色淡红色的蚕卵
灰绿色紫黑色的蚕卵
观察蚕卵
• 颜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一二天变成淡红浅褐色再经三-四天变成灰绿或紫 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滞留到第二年春天的卵 是紫黑色的
• 形状: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 • 大小:宽约一毫米厚约0.五毫米 • 画一个蚕卵: • 还有什么发现: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黄色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 ( 温度)和( 湿度 )。
二、卵如何出来小生命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刚孵出来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 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 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 叫蚁蚕。
三、养蚕窍门
1找、不小到蚕桑爱叶吃怎桑么叶莴办。苣?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 笔如或果羽确毛实轻找轻不地到把桑它叶刷,到可桑以叶暂上时。先用莴苣 2叶、代要替让桑小叶蚕,吃但饱必吃须好保,证桑叶叶子要干新净鲜干并燥保,持 干要燥将,叶切子成洗碎净片后或擦条干。,再给小蚕喂食。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 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 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 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 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如果确实找不到桑叶,可以 暂时先用莴苣叶代替桑叶, 但必须保证叶子干净干燥, 要将叶子洗净后擦干,再给 小蚕喂食。
画一个卵:
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发现呢?
有些卵是白色的,可能是蚕宝宝已经孵 化了,有些卵有黑色的环状物在动。
蚕的生命是从( 卵 )开
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
(生命)。
冷藏
二、卵如何出来小生命
猜猜,小蚕的孵化和哪些条件有关。
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湿度 如果天气干燥,可以在蚕卵上洒些水。
温馨提示: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并记录!
日期
3月15日
3月18日 3月20日
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拓展延伸:
为什么要在盒盖上扎小孔呢?
板书设计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颜色
观察蚕卵 大小
形状
导学反思
B、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下来。
导学过程
(2)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汇报点评:
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一是指导学生为小蚕准备好家
二是课外观察蚕卵的变化;
三是指导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教师小结: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
巩固练习:
年级
三
学科
科学
学习内容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学习目标
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和记录。
学习重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习难点
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课件。学生准备: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集体备课
导学过程
温故互查:
我们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合作探究:
1、观察蚕卵
(1)让我们来饲养蚕,观察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学生分组观察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科学知识回答:
1、蚕卵的颜色:淡黄色,褐色 形状:扁圆形,中间凹下去 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科学知识回答: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在 25℃左右,相对湿度要在90%左 右)
4)种螺期:生长满6个月以上的蜗牛
动物名称
一生的生长变化
寿
命
青蛙
鸡 蜗牛 蝴蝶 苍蝇
卵
卵 卵 卵 卵
蝌蚪
小鸡 小蜗牛 幼虫 幼虫
青蛙
大鸡 大蜗牛 蛹 蛹 成虫 成虫
5年左右
7、8年 5、6年 一个多月 25——70天
蚊子
卵
幼虫
蛹
成虫
2周左右
1、蚕卵里孵出新生命
视频:《蚕的生长发育》 思考的问题:
蜗牛的一生
1)孵化期:是指从蜗牛产出的卵到孵化出壳时 这一段时间。
2)幼螺期:幼螺是指蜗牛出壳后到30d以内的
小螺阶段。
3)成螺期:幼螺满1月至6月龄之间,这5个月
龄的螺叫成螺阶段。它是介于幼螺和种螺中间的时 期,蜗牛在这个阶段是生长发育(个体膨大),又 是生殖生长(性器官的生长和发育)的时期。
1、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
2、蚕卵要孵化成小蚕需要什么条件。
3、刚孵化出的小蚕什么样?吃什么食物?
蚕卵
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 来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 米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褐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褐色
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第1课时
备课
时间
2015年月日
授课
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
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蚕卵,放大镜和养蚕用的小盒。
教师演示器材:蚕卵、放大镜、养蚕用的小盒;桑叶、莴笋叶以及介绍养蚕方法的图片或课件。
教
学
目
标
科学概念
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过程与方法
观察、描述和记录蚕卵孵化及小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用放大镜对蚕卵进行仔细的观察,用测量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及责任心,坚持观察和记录。
教学
重点
观察蚕卵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教学
难点
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
刚孵化出的小蚕,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有点像小蚂蚁。
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自己交流的成果。
检
测
清
遗
通过展示发现问题。
对展示出错的内容多加练习
总
结
评
价
我们在本节课知道了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也知道了如何卵化蚕,掌握饲养小蚕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仔细观察小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做好记录。
个别细心的学生会观察到有的蚕卵是黄色的,有的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有的蚕卵是白色的。
2.仔细观察,小蚕的样子。
阅读(P23)养蚕小窍门,了解饲养蚕的知识。
交流
探讨
讨论:小蚕是怎样孵化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是什么样子的。
小组交流
展
示
提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动物的生命周期2
u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u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 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u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 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u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 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如果确实找不到桑叶, 可以暂时先用莴苣 (wuōjù)叶代替桑叶, 但必须保证叶子干净干 燥,要将叶子洗净后擦 干,再给小蚕喂食。
作业题
2、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 ( 温度)和 湿度
作业题
3、刚孵出来的小蚕
就要吃食物。(√
)
一、我知道。
1、刚孵出的蚕宝宝是( 黑)色的,像小蚂蚁。 2、小蚕吃的桑叶要切成( 碎片)或 ( 条 )。 3、5、除了保持小蚕的“房间”清洁,还要注意把小蚕
放在( 空气流通
)的地方,不要在养蚕的房间
里喷洒(
)。
杀虫剂
二、我是小法官。
1、天气干燥时,把蚕卵放在水里,就容易孵出来。( X )
2、蚕宝宝出壳后,可以用手把它们捏到桑叶上。( X )
取出后放在室温下,最适合蚕 卵孵化的温度大约是室温 25℃,蚕卵会逐渐变成紫黑 色,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 孵化出幼虫。幼虫把卵壳咬破 后,先露出头部,然后爬出卵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长约1.2至1.3毫米
: 小结一下
蚕卵的颜色:紫黑色(刚产下为淡黄色)
蚕卵的形状:扁圆形(椭圆形),中心有 点凹陷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稿
自然界的青蛙,一般的寿命为5年左 右, 人工养殖的可以活13年左右. 但是各种青蛙的寿命各有长短. 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寿命越长.牛蛙 可以活16 年
青蛙小时候是黑色的,而且没有腿。渐渐长大后,它穿上了
绿色的外套,长出了四条腿。在池塘里蹦蹦跳跳,捕捉食 物......
每天喂4次,分别为:7点、12点、17点和22点,各次喂叶量以上一次吃剩叶 为依据,上次喂蚕时剩叶多则少喂些,吃得很光则多喂些,因晚上时间长一次要 喂白天产的,很小,蚕卵近似圆形,看上去 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刚产下 的卵是淡黄色或者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 浅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 不再发生变化。
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可爱的。地球因为有生命 的存在而变得生机勃勃,地球也因为有生命的存 在而变得喧嚣不已。不管是当年不可一世的三叶 虫,还是现今地球的主人--人类;不管是已从地球 上消失的恐龙,还是经历了千万年磨难依然存在 的小蚂蚁;不管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温顺的家禽, 它们生生死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轮回。 在不断的生命轮回的过程中,有的生命逐渐消亡, 有的生命却得以延续。
3~4月低温多湿,重点是做好加温排湿工作,要适当开窗,保证蚕室空气良好 ,防止闷坏蚕儿;多用石灰、防僵粉等吸湿材料吸湿。
5~6月高温多湿,是一年中养蚕最恶劣的季节。蚕在这个季节容易发病,应重 点做好降温排湿工作。主要措施是:打开南北对流窗,白天打开门,加强通风透 气;隔天清除蚕粪一次,尽量不喂湿叶和嫩叶。该季节易发蚕病,一定要加强消 毒防病。
另外,空气中湿度高低,也直接影响蚕体水分的散发、体温调节和物质代谢。蚕宝宝需 要的水分,是从桑叶中来的。如果蚕室湿度小,过于干燥,蚕宝宝从身体表面蒸发的水 分就多,从桑叶中得到的水分就满足不了它的需要,阻碍着蚕宝宝的生长发育,桑叶也 容易干枯受损失。如果蚕室湿度大,过于潮湿,蚕宝宝体内水分散发慢,存在蚕体内的 水分太多,蚕体虚胖,很易感染得病。所以,蚕室以必须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2.1 蚕卵里孵化出新生命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吗?
空气中湿度高低,也直接影响蚕体水分的 散发、体温调节和物质代谢。蚕宝宝需要的水 分,是从桑叶中来的。如果蚕室湿度小,过于 干燥,蚕宝宝从身体表面蒸发的水分就多,从 桑叶中得到的水分就满足不了它的需要,阻碍 蚕宝宝的生长发育,桑叶也容易干枯受损失。 如果蚕室湿度大,过于潮湿,蚕宝宝体内水分 散发慢,存在蚕体内的水分太多,蚕体虚胖, 很易感染得病。所以,蚕室必须保持一定的空 气湿度
蚕卵
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 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米 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探出蚕卵外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吗?
外界温度的高低,对蚕宝宝的生长发育 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蚕较长时间处在 16℃ 的温度中,就会运动滞呆,发育缓慢,体重 减轻,体型变小,蚕茧产量质量都要降低。 在7.5℃的低温中,蚕就既不进食也不活动, 停止发育。如果蚕长期处在30℃以上的高温 中,蚕也会出现发育困难、代谢作用衰退的 状态,而且容易生病。所以外界温度太高或 太低对养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就需要 我们靠人工在蚕室里保持一定的温度。
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发现呢? 有个黑色的环状物在动。
刚孵出来的小蚕是什么样的?
身体颜色是褐色的,极细 小,且大阔细毛,样子有 点像蚂蚁,叫蚁蚕。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徐霞【科学知识】1、学生通过观察知道蚕卵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点。
2、学生知道蚕卵里孕育生命,当气温、温度适合的时候,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科学过程】1、学生通过对蚕卵进行细致的观察,能较准确地描述蚕卵的特点。
2、学生通过讨论和看视频,了解一些养蚕的基本知识。
【科学情感】1、激发学生探究蚕的生长奥秘的好奇心及饲养蚕宝宝的强烈欲望。
2、学生初步树立对生命的爱心及责任心。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多媒体辅助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都知道,动物的繁殖有两种方式:胎生繁殖和卵生繁殖。
大家说说哪些动物是胎生繁殖的?,哪些动物是卵生繁殖的?(出示鸡的生命周期图)我们去年学习的蜗牛就是一种卵生动物,它的繁殖方式就是卵生繁殖,(出示蜗牛的生命周期图)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种卵生繁殖的动物——蚕(出示导入蚕的图片)二、观察蚕卵1、我们知道,卵生繁殖的动物的生命开始于它们的卵,蚕也不例外,它的生命也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那么现在让我们来一起观察一下蚕卵,看看它都有哪些特点。
(出示蚕卵图片,3张,让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2、汇报交流。
师:请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其它同学仔细听,他观察到的和你观察到的有没有不同。
稍后请你来补充。
颜色:灰色、黑色为主;形状:圆形、扁圆形;(既不像足球那样流滚圆,又不是薄薄的圆息);大小(具体有多小,可用类比或数据:芝麻大小、1毫米长,0.5毫米厚;)。
师:还有其它的发现吗?(中间部分有些凹进去,颜色有些浅;有些卵是黄色的——是没有受精过的卵或是没有达到孵化的条件,是不能孵出蚕宝宝)(观察细致、发言积极的同学予以奖励。
)3、蚕卵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蚕卵里到底能孵出什么小动物呢?在什么条件下蚕卵才能孵出蚕宝宝?你们见过蚕宝宝吗?它们长得什么样子啊?想知道吗?好,现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蚕宝宝。
(1)课件出示看视频时要了解的知识。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蚕卵孵化的过程和蚕的生命周期。
2.能够观察和描述蚕的生长变化,并掌握相关的生物基础知识。
3.学习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二、教学准备1.教科2001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本第一单元。
2.班级中蚕室。
3.放大镜、显微镜等实验用具。
4.蚕卵、蚕茧、蚕丝等相关实验材料。
三、教学内容1. 课前热身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蚕丝是从哪里来的?”“蚕丝是怎么做成的呢?”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蚕卵和蚕茧,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两者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蚕卵里有什么呢?蚕卵怎么孵化出来的?”等问题。
3. 实验探究•步骤一:观察蚕卵让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蚕卵,并让学生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二:孵化蚕卵将蚕卵放入蚕茧上,放置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观察蚕卵孵化的过程,并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三:观察蚕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蚕的不同阶段,观察蚕的生长变化和特征,并记录下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步骤四:制作蚕丝让学生了解蚕丝的制作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制作蚕丝。
4. 拓展练习让学生以“蚕的生长过程”为主题,分小组讨论并撰写报告,重点涉及以下问题:1.蚕的生命周期是什么?2.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哪些?3.蚕丝的制作过程和用途。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巩固学习成果。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到了蚕卵孵化、蚕的生长变化和制作蚕丝的过程,从而掌握了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此外,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观察学习,学生培养了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
2.1_蚕卵里孵化出新生命
孵化前蚕卵颜色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穿破蚕卵的 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微 微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 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 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 叫蚁蚕。
养蚕窍门
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看起来 扁扁的有点椭圆,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渐变成紫 黑色。
刚产下的卵呈现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呈现紫黑色
蚕卵大小
孵化............ 蚕卵一般都保存在冰箱中 冷藏,取出后放在室温下, 大约两个星期左右,即可孵 化出幼虫。
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并保 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保 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要在 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如果天气干 燥,可以在蚕 卵上洒些水。
桑树
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如果确实找不到桑叶,可以 暂时先用莴苣叶代替桑叶, 但必须保证叶子干净干燥, 要将叶子洗净后擦干,再给 小蚕喂食。
莴苣
• 蚕的生命是从蚕卵开始的。蚕卵是 有生命的。 • 蚕卵是扁圆形的,像芝麻那么大。 • 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淡红 色—紫黑色。 • 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 黑色的。 • 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动物 的生命周期。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第1课到第5课是指导学生通过亲自饲养、观察蚕一生的生长变化,从而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前4课按蚕的生长和变化过程进行教学,第5课总结蚕的一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孕育在蚕卵中,新的生命即将从蚕卵里出生。
本课指导学生观察孕育着生命的蚕卵,让学生做好饲养小蚕的物质准备和思想准备,以及了解饲养、观察、记录小蚕的方法。
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蚕卵”,第二部分“从卵里出来的小生命”。
二、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水平确定以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蚕卵的颜色、形态、大小等。
2、知道蚕卵里孕育生命,新的小蚕将从蚕卵里孵出。
3、知道在气温、湿度适合的时候,小蚕才会孵出,小蚕孵出后就要吃食物。
能力目标:
1、了解饲养小蚕的方法,经历小蚕孵出及小蚕不断长大的过程。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如果蚕长期处在30℃以上的高 温中,蚕也会出现发育困难、 代谢作用衰退的状态,而且容 易生病。所以外界温度太高或 太低对养蚕都会带来不利的影 响,这就需要我们靠人工在蚕 室里保持一定的温度。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湿度吗? 空气中湿度高低,也直接影响蚕体水 分的散发、体温调节和物质代谢。蚕宝 宝需要的水分,是从桑叶中来的。如果 蚕室湿度小,过于干燥,蚕宝宝从身体 表面蒸发的水分就多,从桑叶中得到的 水分就满足不了它的需要,阻碍蚕宝宝 的生长发育,桑叶也容易干枯受损失。 如果蚕室湿度大,过于潮湿,蚕宝宝体 内水分散发慢,存在蚕体内的水分太多, 蚕体虚胖,很易感染得病。所以,蚕室 必须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刚穿破蚕卵 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头已 微微探出蚕卵 外
爬行中的蚁蚕 看起来就像一 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 卵的蚕宝宝
想想小蚕的孵化和哪些 条件有关?
蚕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吗? 外界温度的高低,对蚕宝宝的 生长发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 蚕较长时间处在 16℃的温度中, 就会运动滞呆,发育缓慢,体重 减轻,体型变小,蚕茧产量质量 都要降低。在7.5℃的低温中,蚕 就既不进食也不活动,停止发育。
蚕 卵
观察蚕卵
颜色:
形状: 大小:
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哪些 发现呢?
观察蚕卵
刚生出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用放大镜 看起来扁扁的有点椭圆,用尺量一量,长约 1.2至1.3毫米左右,若一直放在常温下会逐 渐变成紫黑色。
刚产下的卵 呈淡黄色
即将孵化的卵 呈紫黑色
观察蚕卵
颜色:淡黄色 或紫黑色
形状:近似圆形 大小:小米粒大小 通过放大镜观察蚕卵,有 哪些发现呢? 有个黑色的环状物在动。
找不到桑叶怎么办?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爬行中的蚁蚕看起 来就像一只小蚂蚁
已爬出蚕卵 的蚕宝宝
即将脱离蚕卵 的蚕宝宝
• 刚从蚕卵里孵出来的蚕称为是 蚁蚕。用肉眼看,蚁蚕的身体 颜色是褐色的,极细小,且大 阔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用 放大镜观察,蚁蚕的脑袋大, 身子小,身上有毛。
蚁蚕
注意观察蚕卵的变化记录小蚕孵 出的日期和气温,想想小蚕的孵化 和哪些条件有关。
• 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 亡的全过程(生命周期)
• 生命周期有长有短
• 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的不 同阶段形态有很大差别
• 蚕的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蚕卵:刚生来的蚕卵是淡黄色的,放大镜看扁圆
形 ,量一量,长约1.2至1.3毫米,厚约0. 5毫米,比
芝麻稍微小点。蚕卵中心处是凹下去。若一直放在常 温下会逐渐变成紫黑色。
如果天气干燥, 可以在蚕卵上
洒些水。
1、小蚕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 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2、要让小蚕吃饱吃好,桑叶要新鲜 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3、经常清除蚕的粪便和吃剩的残叶, 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
4、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 要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5/22021/5/2Sunday, May 02,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6:56:21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5/22021/5/22021/5/2May-212-May-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5/22021/5/22021/5/2Sunday, May 02,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5/2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5月 2日星 期日2021/5/22021/5/22021/5/2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5月2021/5/22021/5/22021/5/25/2/2021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5/22021/5/2May 2,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2021/5/22021/5/22021/5/2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