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富弼传》文言知识解读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富弼传》文言知识解读资料
原文: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

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

仁宗复制科,仲淹谓弼:“子当以是进。

”举茂材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

通判绛州,迁直集贤院。

康定元年,日食正旦,弼请罢宴彻乐。

执政不可,弼曰:“万一契丹行之,为朝廷羞。

”后契丹果罢宴,帝深悔之。

时禁臣僚越职言事,弼因论日食,极言应天变莫若通下情,遂除其禁。

庆历二年,为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

会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萧英、刘六符来求关南地。

朝廷择报聘者,皆以其情叵测,莫敢行。

夷简①因是荐弼。

欧阳修引颜真卿使李希烈事,请留之, 不报。

弼即入对,叩头曰:“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

”帝为动色,先以为接伴。

英等入境,中使迎劳之,英托疾不拜。

弼曰:“昔使北,病卧车中,闻命辄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

河朔大水,民流就食。

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

官吏自前资②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

山林陂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

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

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

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

弼曰:“此守臣职也。

”辞不受。

前此,救灾者皆聚民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及相蹈藉,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天下传以为式。

弼为相,守典故,行故事,而傅以公议,无容心于其间。

当是时,百官任职,天下无事。

六年三月,以母忧去位,诏为罢春宴。

故事,执政遭丧皆起复。

帝虚位五起之。

弼谓此金革变礼,不可施于平世,卒不从命。

英宗立,召为枢密使。

后请老,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

元丰六年八月,薨,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注:①夷简:吕夷简,时任宰相。

②前资:已去职的官吏。

注释补充: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

少笃学【专心好学】,有大度【胸怀开阔,气量宽宏】,范仲淹见而奇【对……感到惊奇】之,曰:“王佐(之)才【可为卿相的才干】也。

”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嫁人】(之)以女【状语后置】。

仁宗复【恢复】制科【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为选拔“非长之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

】,仲淹谓弼:“子当以【凭借】是【这种途径】进(入仕途)。

”举【推举】茂材【才德优异之士】异等【超出一般;特等】,授将作监【古代官署名,掌管宫室建筑、金玉珠翠、犀象宝贝和精美器皿的制作与纱罗缎匹的刺绣及各种异样器用打造的官署。

】丞、签书【官名。

宋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河阳判官【唐宋时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

时西夏首领二人来降,位补借【用补充缺额的名义授予某种官职。

】奉职【谓奉行职事】。

{朝延对他们只是补借奉职。

}弼言当厚赏以劝来者【规劝人前来降服】。

事下中书【宋代的政事堂(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

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宰相初不知也。

弼叹曰:“此岂小事,而宰相不知邪!”更极论【竭力论述】之,于是从【听从】弼言。

帝锐【急切】以(天下)太平责成宰辅【督责宰相辅臣们】,数【多次】下诏督【督促】(富弼)与范仲淹等,又开【打开】天章阁【宋宫中藏书阁名。

始建于宋真宗天禧四年﹐翌年成。

座落会庆殿西﹐龙图阁北。

仁宗即位﹐专用以藏真宗御制文集﹑御书。

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南渡后﹐又于临安大内后万松岭建天章阁。

】,给笔札【纸和笔】,使书其所欲为者{让他们写下他们想要做的事情};且命仲淹主西事【主管西部边境之事】,弼主北事。

弼上当世之务十余条,大略【大致内容】以进【进纳】贤退【斥退】不肖【无能之人】【进纳贤才斥退无能】、止侥幸{阻止侥幸之徒}、去宿【旧有的】弊【积久的弊病】为本{革除过去的积弊为根本}。

弼欲渐易【逐
步更换】监司【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简称。

宋转运使、转运副使、转运判官与提点刑狱、提举常平皆有监察辖区官吏之责,统称监司】之不才【没有才能】者,使(监司)澄汰【裁减|淘汰】所部吏,{让监司裁减所属各部的官吏,}于是小人始不悦【高兴】矣。

河朔【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大水,民流就食。

{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弼劝【规劝】所部【治区内】民出粟,益【加】以官廪【国库里的粮食】,得公私庐舍【房屋,住宅】十余万区【处】,散处其人{分散让人居住},以便(供给)薪水【采薪汲水;泛指日常生活的必需条件】。

官吏自前资【古代称已去职的官员】、待缺【待缺官】、寄居者,皆赋【给予】以禄【俸禄】,使(他们)即【到】民所聚,选【挑选】老弱病瘠【瘦弱】者廪【公家发给粮食】之,仍书其劳{并记下这些官吏的功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

率【一般说来】五日{一般每隔五天},辄【就】遣人持酒肉饭糗【qiǔ饭糗即干粮,且要连接成块状或糊状】慰藉【慰问】,出于至诚【最大的诚心】,人人为(之)尽力。

山林陂泽【湖泽】之利可资【供给,帮助】以生者{山泽森林池塘之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听流民擅取【自行获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死去的人用大坑合葬},目【起名目】曰“丛冢【众多尸骸埋葬在一起的大冢】”。

明年【第二年】,麦大熟【成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老百姓依路的远近领取粮食回家},凡【总共】活五十余万人,募【招募】为兵者万计。

前此{在此之前},救灾者皆聚民(于)城郭中,为粥食之,蒸为疾疫{结果导致疾病},及相蹈藉【践踏】,或待哺数日不得粥而仆【下坠;倾倒】,名为救之,而实杀之。

自弼立法简便周尽【周到详尽】,天下传以为式【样板】。

至和二年,召拜【诏令投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宣制【宣布帝王的诏命】之日,士大夫相庆于朝。

帝微觇【暗中察看】知之,以(之)语【告诉】学士欧阳修曰:“古之命相,或得诸梦卜,岂
若今日人情如此哉?{古人任命宰相,有的得之于做梦和占卜,哪里像现在人心如此呢?}”修顿首贺【叩头致贺】。

弼为相,守典故【遵守典章制度】,行故事【按照旧例行事】,而傅【辅助,参考】以公议{并参考公众议论},无容【掺杂】心于其间{其中不掺杂私心}。

当是时,百官任职【各自任职】,天下无事。

遂请老【请求告老回乡】,加拜司空,进封韩国公致仕【辞官退休】。

元丰六年八月,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富弼传》,有删改)古代文化知识积累:
A. 制科,古代由皇帝亲自下诏临时设置的科举考试科目。

B. 粟,五谷之一,即“小米”。

粟,谷子。

去壳后叫小米。

一年生草本植物。

耐旱,适应性强。

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C. 公,古代贵族五等爵位中的头等,爵位一般由嫡长子孙世袭。

D. 薨,死的一种说法,例如周代诸侯、唐代二品以上官员之死。

译文: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当初,他的母亲韩氏身怀有孕,梦见旌旗鹤大雁降落在庭院中,说是梦到天赦星,不久生下富弼。

他从小就热爱学习,气量大度,范仲淹见到他后十分惊奇,说:“这是辅佐帝王的良才啊将他所写的文章拿给王曾、晏殊看,晏殊将女儿嫁给他.
仁宗恢复制科,范仲淹对富弼说你应当通过这种途径进入仕途。

”富弼被推举茂才异等,授将作监丞、签书河阳判官.任绛州通判,升任直集贤院。

康定元年(1040),正月初一发生了日食,富弼请求撤销宴会和舞乐.执政官员认为不行,富弼说:“万一契丹这样做,是朝廷的羞辱•”后来契丹果然撤除了宴会,仁宗深感后悔。

当时禁止大臣超越职位上书言事,富弼因此评论日食,极力声明应付天象变化还不如使下情畅通,于是朝廷解除了禁令,庆历二年( 1042 ),富弼担任知制诰,糾察在京师的刑事案件。

正好契丹在边境驻扎军!派遣大臣萧荚.幻六符前来索要关南土地。

朝廷挑选出使回复契丹的人员,大臣们都认为契丹情形不能
预测,没有人敢前行。

吕夷间因此推荐富弼。

欧阳修引用颜真卿让李希烈出使之事,请将富弼留在京师,朝廷没有回复。

富弼就入朝进对,叩头说:“人主忧虑臣下耻辱,臣下不敢贪生怕死。

”仁宗为此深受感动,先让富弼接待陪伴契丹使者。

萧英等进入宋朝境内,中使迎接慰劳他们,萧英声称有病不答谢。

富弼说:“从前我国使者出使北方,病卧在车中,听到命令就起来了。

如今中使到而你不拜谢,什么原因呢?”萧英慌忙起来拜谢。

河朔发生大水,老百姓到处流浪讨饭。

富弼规劝所统辖的民众拿出粮食,加上官府府库的粮食,获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处,使流民分散居住,以便烧火做饭.富弼对官吏中已去职的官员、等待任命的官员、寄居的官员都给予俸禄,让他们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对老病衰弱者给予粮食,记载这些官吏的功劳,约定到时候替他们上奏请求赏赐.一般五天,就派人拿着酒肉饭菜进行慰问,出于最大的诚心,人人都尽力而为.山里森林池塘出产有利于老百姓生活的,都听任流民自行获取,死了的人用大坑合葬,将它叫作“丛冢”。

第二年,麦子成熟,老百姓依路的远近接受粮食回家,共救活五十余万人,招募流民为兵达万人。

仁宗听说后,派遣使者嘉奖慰问,授礼部侍郎。

富弼说:“这是守臣的职责。

”辞谢不予接受。

在此之前,救灾的都将老百姓聚集在城中,给流民煮粥吃,湿热之气蒸腾,导致疫病流行,以至于死者枕藉;有的等待救济数天都不能吃到粥而饥饿倒毙。

自从富弼确定了简便周到详尽的赈济方法后,天下都学习它,用来作为样板。

富弼做宰相,遵守礼仪,按过去的办法处理问题,以公众的议论为辅助,对于毁誉不曾留心。

在这时,百官尽职,天下平安.
嘉祐六年(1061)三月,由于母亲丧事离职,皇帝下诏为此免除春宴。

按着旧例,宰相遇到丧事都起任官复原位。

仁宗空着职位五次起用他。

富弼认为这是战争时期适应特殊情况而设的仪礼,不能在太平之世施行,始终不听从任命。

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

后来请求退休,加任司空一职,进封韩国公退休。

元丰六年(1083)八月,去世,终年八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