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有两处注音错误的是()
A.拦茝(chǎi)溘(kè)死笨拙(zhuō)伶俜(pīn)
B.瀛(léi)海怏怏(yàng)嵯(cuō)峨葳蕤(ruí)
C.拊(fǔ)掌坳(ào)堂夭阏(è)青骢(cōng)马
D.榆枋(fǎng)舂(cōng)米蓬蒿(gāo)恶(wū)乎待哉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攘诟悸动磨削万户候
B.杂糅皱摺攒钱娇瞋
C.虔诚推搡泯灭歆羡
D.撕裂吞噬竣工梦靥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户,没想到这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企业家。
(2)西藏人民站在创造新历史的关口,手捧荣耀更要未来,紧跟时代的步伐。
(3)姚明受伤的消息一传出,不少球迷对姚明的再度受伤流露出和震惊之情。
A.爆发眺望可惜B.爆发遥望可惜
C.暴发眺望惋惜D.暴发遥望惋惜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①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疲惫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②傍晚华灯初上时,顺着登山大道乘凉散步,窸窸窣窣的昆虫声不绝于耳,山中凉风吹拂着你的发丝,让你有着盛夏已过的错觉。
③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困难,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④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⑤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A.③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据报道,摄影师以独特方式拍摄“海萤”,首先把它们放进罐中,然后晚上置“海萤”于濑户内海浅滩的石头上,
在沙石间发光有如一点点蓝宝石在闪闪发光。
D.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的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进不入以离尤兮芳菲菲其弥章
B.晻晻日欲暝何方圜之能周兮
C.摧藏马悲哀吾今且报府
D.而征一国者辩乎荣辱之境
7.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
B.伏清白以死直兮我腾跃而上
C.鸷鸟之不群兮謇朝谇而夕替
D.步余马于兰皋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8.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①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②黄昏。
【注】①浆:水;②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月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二、现代文阅读
1.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书法的当代文化功能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但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到我们文明的存废。
尤其在今天,因为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
这种误解,首先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过去古人学
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现在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
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文化是民族的根,对于中华文化,汉字是它的根。
没有文字,哪来的诗歌、历史和哲学?中国书法向来不缺少审美依据,博大精深的书法史论,有延续两千年的完整、缜密的评判标准。
如果汉字的书写内涵都被剥离出去了,成了纯艺术,那就必然导致已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汉字的消亡,中华文明的繁衍就会遇到问题。
由此而言,对传统书法的传承,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当代书法是建立在当代美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尝试,也是东西方艺术相互碰撞的结果。
现代社会大不一样,随着时代发展,科学进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人们对字的要求大大降低。
真正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眼下人们基本上连硬笔字都很少写了,更不用说练书法,我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
在当代究竟应该如何处理现代的“艺术”
和古老的“文字”两者间的关系呢?显然,既不能以中国传统文字的观念完全覆盖纯艺术的观念,也不能完全用艺术
的观念来覆盖我们文字的传承。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不应该一直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这观点
没错,但当下的现实恰恰在于我们还没有继承到传统,反而徒然背上创新的包袱。
书法界有一种怪象:如果你跟古人写得相似,似乎就不叫创新。
其实古人早就讲过:“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这很有道理。
就当下社会而言,我们必须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我们不应把书法仅仅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的瑰宝,这其实是对
书法的低估。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最古老、最有标志性的符号。
弘扬“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铸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把中国的汉字写好。
就中华文明而言,汉字对于我们民族性格塑造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我们常说“字如其人”,西汉杨雄也曾说“书,心画也”,意思是说,一个人平时的为人,最后都能通过字体现出来。
在
古代,书法是衡量一个人学识、才气、风度、品行的重要标准,从来没有一个时代放弃过对书法的要求,这种标准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
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与时俱进,有效提炼出书法与文化的时代精神和活力。
书法的教育,书法的传播,要接地气,要深入到社会每一个空间,要结合当下的文化和社会现实。
如果我们现在还仅仅只是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聊书法,仅仅是局限在一种所谓的书法“界”,局限在文人趣味、展厅效应,那是狭隘的。
(节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书法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的今天,很多人对书法产生了误解,把它理解成了脱离书写内涵的纯艺术。
B.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史论中有完整、缜密的审美评判标准。
今天,中文系继承了对这些审美评判标准的研究。
C.人们对书法产生误解的原因之一是“认”、“念”、“写”三位一体的方式在今天的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
D.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能不能把握好汉字的内涵,关系到能不能弘扬好“中国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字是诗歌、历史、哲学的载体,从这个角度说,在文化的传承中,汉字的书写内涵比其书写艺术更重要。
B.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通过键盘就可以“敲”出文字,认真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这阻碍了当今的书法教学。
C.当代书法,要处理好现代的“艺术”和古老的“汉字”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应背着传统的包袱,而要大胆创新。
D.把书法视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对书法的低估,重新认识书法的位置,需要人们认识到书法是民族文化的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中国书法,我们可以形象地说,文字为“皮”,艺术为“毛”,如果丢掉了文字的内涵,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B.传统书法的传承不仅关系到审美艺术,而且关系到中华文明的繁衍,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文化安全问题。
C.古人常有通过书法衡量一个人的学识、风度、品行的做法,所以说汉字在民族性格的塑造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D.当下,书法教育存在着局限在书法“界”、局限在展厅效应的现象,这不仅是狭隘的,而且没有做到与时俱迸。
2.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梨花箱
李德霞
奶奶上山挖野菜,回来时滚了坡,两条腿就不能动了。
父亲把奶奶背到金先生家,金先生看过后说:“人上了岁数不经摔,回家慢慢调养吧。
调养得好,兴许能送个屎尿。
”
奶奶的腿,被金先生判了死刑。
父亲又把奶奶背回家。
奶奶原来住西屋,父亲的腿还没迈上台阶,背上的奶奶就喊:“雷劈的,西屋照不了多少日头,你想让我早点死啊!我住北屋!”
父亲看看母亲,母亲说:“就依娘。
”
北屋是倒炕,离窗户远。
奶奶说:“给我弄张床,我睡窗口那边。
”父亲和母亲“吭哧吭哧”从下房挪来那张老式木头床,摆在窗口前,铺好被褥,扶奶奶躺下去。
奶奶很满足,很惬意的样子。
奶奶似乎把支使父亲做这做那当成了乐趣,刚躺一会儿,奶奶又说:“去,把我西屋那边的梨花箱搬过来。
”
梨花箱是奶奶的陪嫁品,梨木做的,上面画着一朵朵梨花,煞是好看。
梨花箱里没啥值钱的东西,全是奶奶打了补丁、磨成毛边的旧衣裳。
破归破,旧归旧,可一件件洗得干净,叠得齐整。
父亲搬来梨花箱,放到奶奶够得着的地方。
奶奶闭上眼安静地睡了。
吃饭了,父亲端来玉米糁子糊糊。
奶奶爱吃煮烂了的土豆块,父亲就多捞几块沉在碗底,奶奶一看父亲手里的稀饭,脸一板叫:“雷劈的,你要饿死我吗?我不喝稀的,吃稠的……我吃玉米饽饽!”
父亲不敢还嘴,陪着笑端走稀饭。
回到西屋,父亲一脸疑惑地对母亲说:“咱娘以前不是这个样子,咋就不讲理了?”母亲边做玉米饽饽边说:“昨天咱娘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不能动了,换你,心里能好受?她不拿捏你拿捏谁?”
母亲做好了玉米饽饽,父亲趁热给奶奶端过去。
父亲搁下碗,扶奶奶起来,拉条板凳坐在奶奶床边。
父亲想和奶奶好好说会儿话。
奶奶并不领情,瞪一眼父亲,凶巴巴地嚷:“我吃饭,你看昔,你让我怎么往下咽?几年的私塾白念啦?”
父亲灰了脸,急急地走开。
从此,父亲再给奶奶送玉米饽饽,搁下碗就走,他怕惹奶奶不高兴。
转眼,几天过去。
父亲发现了新问题,回来对母亲说:“咱娘一顿两个玉米饽饽,一天吃两顿,咋越吃越没精神头了?”
母亲说:“你快去请金先生来,可别憋出别的病来。
”
金先生来了,进去得快,出来得也快。
金先生看看父亲,又看看母亲,眼神怪怪的。
金先生说:“老人是不能干活了,可不能亏了老人的肚子啊。
”
父亲一把掀开锅盖,锅里是照见人影的玉米稀饭。
父亲涨红了脸说:“我娘不喝稀的,吃稠的,我们匀出玉米面给
她做饽饽,一天两顿饭,一顿两个饽饽,够壮劳力的伙食了,咋就亏了肚子?”
“那就好,那就好。
算我没说。
”金先生讪笑着,走出门去。
父亲瞅着金先生远去的背影,啐口唾沫说:“呸,医术不行,毛病不少。
”母亲说:“要不,你后天跟队长请个假,送咱娘去镇里看看,千万别耽搁了。
”
第七天一早,父亲借来毛驴车,拴在大门口。
母亲刚好蒸出了玉米饽饽,父亲端着热气腾腾的饽饽走进北屋,进门就说:“娘,吃饭了,吃完饭我们带你去镇里瞧瞧。
”没人应。
父亲往里一看,手一抖,碗“啪”地碎在地上,两个玉米饽饽滚到当地……
奶奶死了……
村里人都说,奶奶活着刚强,死也刚强,硬是没拖累父亲母亲几天。
出丧回来,父亲和母亲收拾北屋。
挪开奶奶睡过的那张木头床,父亲一眼看见藏在床头下的梨花箱.父亲很懊悔,懊悔没把梨花箱随奶奶葬进坟里。
梨花箱打开,父亲和母亲惊呆了。
里面没一件奶奶的旧衣裳,全是掰开晒干的玉米饽饽!
母亲含泪把饽饽拼了又拼,数了又数,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二十四个。
母亲低声啜泣:“咱娘……她是饿死
的呀!”
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
(选自2012年11期《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错误的两项是()()
A.奶奶上山挖野菜,摔伤了两条腿,金先生看过后认为,如果调养得好,可以保命,但两条腿是治不好了。
B.父亲把奶奶背回家,奶奶要求住北屋,因为北屋的阳光好,奶奶怕死,所以想多晒一下太阳。
C.奶奶喜欢支使父亲,躺下来不久,就让父亲去搬梨花箱。
梨花箱里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奶奶看得很重。
D.这篇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父亲对奶奶的厌烦之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出来的。
E. 这篇小说描写了奶奶摔伤腿后把自己饿死的故事,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
【2】依据小说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奶奶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父亲抱着梨花箱,泪雨滂沱,长跪不起……”,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内容,
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
三、文言文阅读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司马楚之,字德秀,晋宣帝弟太常馗之八世孙。
父荣期,司马德宗梁益二州刺史,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
楚之时年十七,
送父丧还丹阳。
值刘裕诛夷司马戚属,叔父宣期、兄贞之并为所杀。
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
自历阳西入义阳、
竟陵蛮中。
及从祖荆州刺史休之为裕所败,乃亡于汝颍之间。
楚之少有英气,能折节待士。
与司马顺明、道恭等所在聚党。
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
刘裕深惮之,遣刺客沐谦害楚之。
楚之待谦甚厚。
谦夜诈疾,知楚之必自来,因欲杀之。
楚之闻谦病,果自赍汤药往省之。
谦感其意,乃出匕首于席下,以状告之,曰:“将军为裕所忌惮,愿不轻率,以保全为先。
”楚之叹曰:“若如来言,虽有所防,恐有所失。
”谦遂委身以事之。
从世祖征凉州,以功赐隶户一百。
义隆遣将裴方明、胡崇之寇仇池。
以楚之为假节,与淮阳公皮豹子等督关中诸军从
散关西入,击走方明,擒崇之。
仇池平而还。
车驾伐蠕蠕,诏楚之与济阴公卢中山等督运以继大军。
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
蠕蠕乃遣
奸觇入楚之军,截驴耳而去。
有告失驴耳者,诸将莫能察。
楚之曰:“必是觇贼截之以为验耳,贼将至矣。
”即使军人伐柳
为城,水灌之令冻,城立而贼至,冰峻城固,不可攻逼,贼乃走散,世祖闻而嘉之。
在边二十余年,以清俭著闻。
和平五年薨,时年七十五。
高宗悼惜之,陪葬金陵。
(选自《魏书·列传第二十五》,有删减)
【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之乃亡匿诸沙门中济江济:渡过
B.楚之待谦甚厚厚:宽厚
C.果自赍汤药往省之赍:携带
D.谦遂委身以事之事:侍奉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其参军杨承祖所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因欲杀之因求假暂归
C.乃出匕首于席下乃投水而死
D.以功赐隶户一百以五百岁为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楚之命运坎坷,却斗志昂扬。
他生逢晋末动乱,诸多亲人被害,被迫四处逃亡,但最终还是稳定了阵脚,希望有所作为。
B.司马楚之能诚恳待人,赢得士人的敬重和爱戴。
他不仅团结了司马顺明、道恭等人,还用真诚感化并收纳了刘裕派来刺杀他的人。
C.司马楚之有突出的军事才能。
他以假节身份督战关中诸军,赶跑裴方明,活捉胡崇之,平定仇池,战功卓著,得到了皇上的赏赐。
D.司马楚之有着过人的智识。
他在随皇帝讨伐蠕蠕的战役中负责督运粮草,及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设计应敌,确保了粮草的供应。
【4】用(/)给文言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限3处)
及刘裕自立楚之规欲报复收众据长社归之者常万余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镇北将军封沓亡入蠕蠕,说令击楚之等以绝粮运。
(2)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四、默写
名句默写
(1)《离骚》一文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4)《逍遥游》一文中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禁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逍遥游》中庄周用一个比喻句来描述鲲鹏奋飞时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其他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
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山东高二高中语文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有两处注音错误的是()
A.拦茝(chǎi)溘(kè)死笨拙(zhuō)伶俜(pīn)
B.瀛(léi)海怏怏(yàng)嵯(cuō)峨葳蕤(ruí)
C.拊(fǔ)掌坳(ào)堂夭阏(è)青骢(cōng)马
D.榆枋(fǎng)舂(cōng)米蓬蒿(gāo)恶(wū)乎待哉
【答案】B
【解析】A项,伶俜(pīng);B项,瀛(yíng)海,嵯(cuó)峨;D项,榆枋(fāng),舂(chōng)米,蓬蒿(hāo)。
2.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攘诟悸动磨削万户候
B.杂糅皱摺攒钱娇瞋
C.虔诚推搡泯灭歆羡
D.撕裂吞噬竣工梦靥
【答案】C
【解析】A项,万户侯。
B项,皱褶,娇嗔。
D项,梦魇。
点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前几年,他靠投机倒把成了户,没想到这几年摇身一变,成了农民企业家。
(2)西藏人民站在创造新历史的关口,手捧荣耀更要未来,紧跟时代的步伐。
(3)姚明受伤的消息一传出,不少球迷对姚明的再度受伤流露出和震惊之情。
A.爆发眺望可惜B.爆发遥望可惜
C.暴发眺望惋惜D.暴发遥望惋惜
【答案】D
【解析】(1)暴发和爆发两个词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二者的使用范围有所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②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②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2)眺望:指从高处往远处看;遥望:指向远处看,看远方。
两者均为“向远处看”,前者侧重“从高处看”,后者侧重“向远
处看”。
(3)惋惜,指对人的不幸遭遇或事物的不如人意的变化表示同情、可惜,它突出“变化”或“变故”。
可惜,
是令人惋惜的意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①黄金周外出旅游让张教授疲惫不堪,一回到家,他就横七竖八地躺在床上睡了过去。
②傍晚华灯初上时,顺着登山大道乘凉散步,窸窸窣窣的昆虫声不绝于耳,山中凉风吹拂着你的发丝,让你有着盛夏已过的错觉。
③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困难,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④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开启了童话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⑤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A.③④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①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
不能形容一个人。
②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摩擦等轻微细小的声音。
③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与前文“首次犯罪”矛盾。
④卓尔不群:形容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
⑤语法错误,重复赘余。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C.据报道,摄影师以独特方式拍摄“海萤”,首先把它们放进罐中,然后晚上置“海萤”于濑户内海浅滩的石头上,
在沙石间发光有如一点点蓝宝石在闪闪发光。
D.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013年的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
【答案】D
【解析】A 项,搭配不当,“大街”和“大赛”不能都与“启动”搭配,可改为“... ...创业大街的开张和......创业大赛的启动
同步进行”。
B 项,句式杂糅,将“受”改为“在”。
C项,偷换主语,前面主语是“摄影师”,“在沙石间发光”的主语又偷
换为“海萤”。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
此题选项B句式杂糅,C项暗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
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进不入以离尤兮芳菲菲其弥章
B.晻晻日欲暝何方圜之能周兮
C.摧藏马悲哀吾今且报府
D.而征一国者辩乎荣辱之境
【答案】B
【解析】A项,“离”通“罹”;“章”通“彰”;B项,“圜”通“圆”;C 项,“藏”通“脏”;“报”通“赴”;D项,“而”通“能”。
7.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卿当日胜贵
B.伏清白以死直兮我腾跃而上
C.鸷鸟之不群兮謇朝谇而夕替
D.步余马于兰皋兮;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