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同化物分配的一般规律
1.向赤道迁移的规律植物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大多数通过树皮、叶柄等器官经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部分,通常都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角质层,与蒸腾拉力相平衡,其中一部分就近被叶面吸收。

植物体吸收水分后,主要靠蒸腾作用维持正常的体温,然而有些水分并不参加蒸腾作用。

这样,在枝叶生长发育初期的一段时间内,同化物质所占比例较少,叶子尚未形成或生长点已经萌发的幼嫩组织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强,因而枝叶器官生长较快。

同化物分配的最高峰在树液开始流动之前。

当气温升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增强,体内贮藏的同化物开始向下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这时叶片气孔张开,水分和养料开始向下输送。

同化物随叶片上气孔的张开而大量散失,出现枝叶脱落现象。

据研究,从叶柄抽出的新梢、枝条顶端的芽、花序、花瓣的发育以及果实的形成均受根系吸水能力的影响,根系吸水能力强的植物,新梢发育良好,顶端优势明显;根系吸水能力弱的植物,枝叶生长缓慢。

2.向两极和赤道两侧的移动
向赤道两侧及极地地区迁移的规律水稻从幼苗开始进入三叶期后,随着叶面积的扩大和生长速度的加快,对养分的需求也增加了,但是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能力仍然有限,这时,一方面要供应叶片生长和发育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必须吸收更多的水分。

随着气温的升高,光合产物积累增加,有效积累占全年总积累量的比例逐渐增加,蒸腾作用逐渐减弱。

到冬季植株根系老化,吸水能力减弱,
叶片又开始发黄、脱落。

因此,在长日照条件下,当积温增加到一定值时,植物便离开了高纬度地区,向北迁移到中高纬度地区。

向极地地区迁移的规律当气温降低至-5 ℃左右时,冬小麦的根系便停止活动。

此时叶片由于蒸腾作用的减弱,处于休眠状态,茎干变得柔软易倒伏,抗寒性很差,容易遭受冻害。

若遇春季风雪交加天气,则会造成严重灾害。

3.沿地表垂直运输的规律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类和水分可以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自行运输,但绝大部分的无机盐还是依赖于水分和溶解氧来传递。

因为它们只存在于0— 30厘米深的土层里,故称为土壤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