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一地理3月质量检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山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3月质量检测
地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环境质量一定比人口数量少的地区差
B.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呈正相关变化
C.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并严重破坏环境
D.现在人们已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并已开始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2. 就全球而言,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的迁移 B.人口的地域分布特点
C.人口的机械增长 D.人口的自然增长
下图表示1978~2013年期间,甲、乙、丙、丁四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

读图,回答3-4题。

3.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劳动力日趋紧缺
4.图中最可能反映上海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年龄段(岁) 迁出人数(人) 迁入人数(人)
≥60700 800
45~59 1600 5000
25~44 2000 30000
右表为2002~2013年我国某特大
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
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
口为主。

读表完成5-6题。

5.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 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6.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7.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 .科学家在南极参加科学考察
B .学者去国外访问讲学
C .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
D .高中毕业后到外省市上大学
8.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流动,主要的因素是
A .政治因素
B .经济因素
C .交通因素
D .气候因素
9.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四国目前人口增长模长状况,那么ABCD 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10.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近年来城市人口增长很快,下列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趋缓,机械增长加快
C.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加快,机械增长趋缓
D.主要是受国际移民的影响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读下表回答11-12题。

12.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11.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
C.市区商业街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
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
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
读某学生所在区域的城镇分布简略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该学生家准备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们最可能去的城市及判断理由正确的是
A.去B城市,距离他们家近
B.去A城市,A城市的交通便利
C.去B城市,B城市的服务便利
D.去A城市,A城市的服务范围广,服务级别高
14.判断下列行为最合理的是
A.去B城市上中学
B.去A城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C.去B城市推销高档珠宝玉器
D.在B城市设立商品全国代理办事处
,回答15-16题。

15.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
16.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的来说,全部大部分省区城市人口比重均在60%以上
B.总的来说,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城市
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
D.总的来说,经济越发达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越高
下图表示甲、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目前,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18.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城市人口向郊区、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流动,其原因不是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

据此完成19题。

19. 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读图回答20题。

20.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1-22题。

21.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
A.甲B.乙C.丙D.丁22.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
A.城市人口数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
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
23. 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图2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与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
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24~25题。

24.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B.2066年,2019年
C.2001年,2019年 D.2001年,2066年
25.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 B.职业构成 C.性别构成 D.年龄构成
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
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
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
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
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26-29题。

26.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27.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A.网状分布 B.“之”字型分布
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
28.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29.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A.从下游向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
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30.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
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
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铁路公路
河流
聚落山脉沙漠湖泊
A. a 增加 B. b 增加 C.c 减少 D. d 减少
二、综合题:(40分)
31.(21分)资料1: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1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

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1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
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填所选字母)。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2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填所选字母)。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
(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
a、有利方面:
b、不利方面:
32. (19分)读“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__,(1分)计算方法是
______ _。

(2分)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传统型”阶段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型,其特点是: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这类国家主要的人口问题
是(2分)
(3)图中的人口增长类型由A转变为B的过程是从的下降开始的,其主要原因

(3分)(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_型”,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速度(快、慢),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
______ ___(2分)工作而取得的。

参考答案:
1-5 DDBDC 6-10 BDBBB 11-15 DDDAA 16-20 DDCDB 21-25 DCBAB 26-30 DDCAB
31.(1)人口老龄化(2分) B(2分)
(2)B(1分)
(3)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2分)我国城乡和地区间在经济水平方面的巨大差别(2分)(合理即给分)
4)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

(8分)不利:加剧城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的状况;增加城市就业难度等(4分)
32.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B;发展中;高;低;高;人口增长过快
(3)死亡率;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和医疗条件改善,使死亡率下降;
(4)D
(5)现代;快;计划生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