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3满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学医学⽹络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L190作业4-3满分答案
题⽬内容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要的基本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性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主义观点
D)主观唯⼼主义观点
3. 可能陷⼊经验论的哲学派别()
A)只有唯物主义哲学
B)只有唯⼼主义哲学
C)既有唯物主义⼜有唯⼼主义
D)只有实证主义
4. 驳斥不可知论的有⼒武器是()
A)社会实践
B)客观规律
C)客观事实
D)正确理论
5. 理性认识⾼于感性认识,因为()
A)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B)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C)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D)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6.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是()
A)抽象、具体、再抽象
B)感觉、知觉、表象
C)概念、判断、推理
D)分析、归纳、综合
7. 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相统⼀的基础是()
A)物质
B)实践
C)精神
D)思维
8.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间接性和抽象性
B)直接性和形象性
C)逻辑性和辩证性
D)具体性和客观性
9. 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脑中的正确反映
B)能满⾜⼈们需要的有⽤理论
C)不依赖主观意识的客观存在
D)社会上⼤多数⼈同意的观点
10.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实状况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中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不以⼈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1. ⼈⼝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是()
A)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B)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D)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12. 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状况是()
A)⼈⼝多,密度⼤
B)⼈⼝少,增长慢
C)⼈⼝不增也不减
D)与物质⽣产相适应
13. 物质资料的⽣产⽅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具两个⽅⾯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
C)⽣产⼒和⽣产关系两个⽅⾯
D)⽣产关系和⽣产资料两个⽅⾯
14.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增长的快慢
C)社会风⽓的好坏
D)物质资料的⽣产⽅式
15. 理解整个⼈类发展史的钥匙是()
A)阶级⽃争发展史
B)⽣产劳动发展史
C)宗教信仰变迁史
D)政治制度演变史
16. ⼴⼤农民在致富奔⼩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袋,先富脑袋”。
这⼀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性的,物质是第⼆性的
B)精神的⼒量可以变成物质的⼒量
C)精神的⼒量可以代替物质的⼒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7. 经过下述哪些活动可以实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
A)主观努⼒
B)思想⽃争
C)制定政策
D)社会实践
18. 观念的东西对物质东西的关系表现在()
A)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两者是根本对⽴的互不相容的
C)观念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
D)两者是完全统⼀的没有区别的
19. 关于意识的作⽤问题,形⽽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夸⼤意识的能动作⽤
B)强调物质的决定作⽤
C)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承认意识的反作⽤
D)抹煞意识的能动性
20. 认为正确或错误的意识都是对物质的反映,这是()观点
A)诡辩论的
B)唯⼼主义的
C)不可知论的
D)唯物主义的
21. 真理之所以具有相对性,这是因为()
A)真理和谬误能够相互转化
B)⼈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总带有主观性
C)⼈们对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们在⼀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深度和⼴度是有限的
E)真理中总是包含有错误的因素
22. 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A)真理超出⼀定适⽤范围就会转化为谬误
B)并不是任何真理都能转化为谬误
C)谬误在⼀定条件下也能转化为真理
D)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E)真理不包含谬误,谬误不包含真理
2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A)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
B)相对真理包含有绝对真理的成分
C)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
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E)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24. 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有()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B)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是否认为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D)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E)是否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25. "因为真理是有⽤的,所以有⽤即是真理",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
B)唯⼼主义真理观的⼀种形式
C)主观真理论的⼀种形式
D)实⽤主义真理观
E)形⽽上学唯物主义真理观
26. 实践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是因为它()
A)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唯⼀桥梁
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能判定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符合
D)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优点
E)能证明某种认识是否对⼈有⽤
27. 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次飞跃()
A)可以使精神转化为物质
B)可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的
C)可以使理性认识指导实践和服务于实践
D)可以在实践中使理性认识得到检验
E)可以使理性认识在实践中得到补充、丰富和发展
28. 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拥有合于实际的感性材料
C)⽤科学⼿段搜集、整理感性材料
D)充分发挥主体的想象⼒
E)⽤辩证思维⽅法分析、概括感性材料
29.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
A)指导实践的理论应当是正确的
B)要制定正确的⾏动计划和⽅案
C)要坚持⼀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觉⾏动
E)要使直接经验向间接经验转化
30. ⼀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A)⼈类的认识能⼒是有限的
B)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个过程
C)⼈们的认识要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D)⼈们的认识要受到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E)⼈们的认识要受到实践经验、知识结构和⽔平的限制
⼩题得分本题分数对错学⽣答案
1 3.0 3.0 D
2 3.0 3.0 D
3 3.0 3.0 C
4 3.0 3.0 A
5 3.0 3.0 D
6 3.0 3.0 C
7 3.0 3.0 B
8 3.0 3.0 A
9 3.0 3.0 A
10 3.0 3.0 C
11 3.0 3.0 A
12 3.0 3.0 D
13 3.0 3.0 C
14 3.0 3.0 D
15 3.0 3.0 B
16 3.0 3.0 B
17 3.0 3.0 D
18 3.0 3.0 A
19 3.0 3.0 D
20 3.0 3.0 D
21 4.0 4.0 C D
22 4.0 4.0 A C E
23 4.0 4.0 A B D E
24 4.0 4.0 A B
25 4.0 4.0 B C D
26 4.0 4.0 A B C D
27 4.0 4.0 A B C D E
28 4.0 4.0 A B C E
29 4.0 4.0 A B C D
30 4.0 4.0 B C D E 总分: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