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及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教学方法总结归纳及措施
高中化学本身的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碎,并且许多知识点都是实验结论,而现在高中课程从时间和精力上很难保证学生的实验课时,致使学生很难对各知识点系统地理解记忆。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教学方法及措施,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常用的化学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所谓直观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以及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促进对知识比较全面、比较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的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做演示实验,这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

比如:在讲解“氯气性质”时,我们可以边讲边制取少量氯气(要在实验室通风橱内进行),然后演示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等实验。

让学生仔细观察制取、去杂、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及药品使用、反应条件,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氯气的认识不只停留在想象的层面,而是感性的接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尤其是氯气与铜反应的产物氯化铜的颜色,学生很容易错记成蓝色,但亲眼见过氯化铜后,就不容易犯类似的错误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展示模型讲解晶体结构、电子云形状,利用多媒体动画讲解取代、加成等反应的原理。

二、联系实际法
求知欲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某种需要,并意识到通过某种行动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意识地采取一定的行动来实现它。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立足于使学生将社会的要求自觉地转化为个人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确立奋斗目标,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

比如:讲到“铝化合物的作用”时,可以给学生讲一讲胃药“斯达舒”的成分及功能;炸油条用的明矾;泡沫灭火器的成分及原理;耐火材料的成分等。

在讲“氯气与碱的反应”时,给学生讲述漂白粉、漂粉精的工业制法,漂白原理,用途,保存注意事项,其杀菌原理与过氧化氢、臭氧、二氧化硫、波尔多液等是否相同。

在学习“环境污染”“合成材料”等内容时,可以分别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严重问题,如森林锐减,白色污染,水源污染,水资源短缺,酸雨肆虐,垃圾成灾,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等。

这些社会环境问题都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树立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确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

课后指导学生调查本地区和学校附近有哪些造成空气污染或造成水源污染的因素,然后分组讨论,并提出治理本地区空气污染和水源污染的好建议。

三、口诀记忆法
口诀记忆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记忆方法。

通常是将化学中的有关概念、原理或性质特点,用简洁的语言编成口诀或顺口溜的形式,使之形象化。

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练、流畅顺口。

便于记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旦记住,终生难忘。

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口诀
为:“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还有制取乙烯的实验是考查的重点,其要点我们可以归纳为:“酒精硫酸一比三,催化脱水是硫酸。

温度速至一百七,不生乙醚生乙烯。

反应液体呈黑色,酒精炭化硫酸致。

”再如银镜反应比较复杂,反应方程式难记,因此给它总结为:“银镜反应很简单,生成羧酸铵,还有一水二银三个氨。

”再如氨氧化法制硝酸可编如下歌诀:“加热催化氨氧化、一氨化氮水加热;一氧化氮再氧化,二氧化氮呈棕色;二氧化氮溶于水,要制硝酸就出来。

”还有中和滴定可以将操作注意事项归为四句话:“左手控制塞,右手摇动瓶,眼睛盯溶液,变色立即停。

”化学计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计算方法正确,我们要记住:“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当然,将化学知识全部变成口诀记忆不可能,记忆效果也不一定好,所以,我只要求学生记用一般方法难记的内容。

四、类比对比法
类比教学法是将未知的研究对象和学生已熟知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的和相似点的教学方法。

对比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已学过的与其相似、相关或相反的知识,并进行综合分析、对照比较,以求寻找它们的共性和差异,从而使学生获得准确、深刻的认识。

但无论是求同还是找异,这两种方法都是
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

比如:讲解“晶体类型”时,我们就可以对四种晶体类型做一对比(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硬度、熔沸点、导电性、溶解性等方面)。

再如讲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类比法,对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进行微观解释、v-T图、结论等方面的;还可以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因素”对比剖析,这样学生就不会混淆了。

五、寓教于乐法
寓教于乐即创造一种在“玩中求学”的轻松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感到学习有着无穷的乐趣而不是负担。

如: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趣味实验活动,如:水中点火;木炭跳舞;火炬自燃;滴水生烟;烟灰妙用;洗涤剂、肥皂水等的pH值测定;自制分子模型等。

另外,把一些枯燥无味难以记忆的化学知识尽可能趣味化,如:编成歌诀、谐音记忆等。

还可以组织化学知识竞赛、晚会等形式。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都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高中化学教学措施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在教学中需要引入实验教学,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化学教学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行创新,将新科技引入课堂教学,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化学课堂的趣味性[2]。

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升教学质量。

(一)提高化学课堂趣味性,引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想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引导学生对课程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一件事情有兴趣,才会将在了解的时候放入全部的精力。

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前,可以利用一段视频或者一个小实验引入课程,引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解释元素发生反应的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带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做燃烧实验,通过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比如镁条、木炭、硫、铁丝都可以在空气中进行燃烧,可以引导学生记录燃烧结果进行了解不同物体在燃烧中的反应,分析物质组成,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

(二)实验教学引入到课堂中,在实验中进行理论教学
理科的内容,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利用实验进行佐证。

眼见为实在什么时候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化学这种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但是在实验前,一定要做好安全准备,前期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相对安全性较小的实验,一开始不要接触盐酸等危险性比较高的液体。

比如酸碱性实验就相对安全,在用pH试纸时,实验流程为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然后定出PH值。

这种简单的实验可以在课堂进行,让学生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液体进行自己动手实验,不过有危险的实验还是要在实验室进行,才能保证安全性。

(三)将探究性教学引入到化学课堂
对理科教学的内容,更多的侧重逻辑性,在化学反应公式的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