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2009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题(人教版)
认真思考,仔细答题,争取好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l.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
为搜救埋在废墟下的幸存者,调用了许多搜救犬。
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幸存者。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B.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3.为了建设卫生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
...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对工厂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D.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溶解性D.挥发性
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6.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7.节约用水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你认为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的是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
C.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8.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O2B.N2C.C02D.稀有气体
9.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或做法中正确的是
A.长期饮用蒸馏水对人体健康有益
B.工厂将澄清、透明的废水直接排入河中
C.用明矾可以将硬水软化
D.提倡“一水多用”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B.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A.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D.
碳在氧气中燃烧
C.
10.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的实验中,需要加热约150mL 的水,要用到的下列仪器是
A .①④⑥
B .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④⑤⑥ 11.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控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
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根据下表中气体的性质,最适合填充飞艇的气体是
几种气体物质的密度(0℃.1标准大气压)及可燃性
A .氢气
B .氦气
C .氮气
D .氧气 12.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KClO 3
B .CH 4
C .N 2O 3
D .KMnO 4
13.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 .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 .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 .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 .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14.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15.下列仪器一般需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A .试管 B .烧杯 C .集气瓶 D .量筒 16.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于空气中在表面形成一层白膜 17.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试管a 中的气体是氢气 B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 C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 该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8.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 .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B .观察蜡烛燃烧的火焰
C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 .收集一玻璃杯的呼出气体 19.用量筒量取10mL 水,采取俯视读数的方法,则实际取水为
A .10mL
B .小于10mL
C .大于10mL
D .无法估计 20.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由此不能说明
A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B .分子在化学变化可以被分开
C .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
D .水易挥发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22.研究表明,许多金属氧化物对氯酸钾有催化作用。
分别用下列金属氧化物作催化剂,氯酸钾开始发生分解反应和反应剧烈时的温度如表所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A . Fe 2O 3
B . Al 2O 3
C . CuO
D . MgO
2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把所学化学知识与食品保藏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出可用于保藏食
品的气体,必须具备的要求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 .化学性质稳定 B .无毒 C .易制取,成本低
D .只要保质效果好,价格高点无所谓,最终是消费者买单
24.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明,她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
但爸爸到西藏
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 .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 .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 .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25.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 .100mL 酒精和100 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B .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 .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6.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
(4)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ClO 2】消毒杀菌,二氧化氯属于 (填“单质” 或“ 氧化物”)
27.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8.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物质。
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
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
A .修正液是纯净物 B .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 C .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 D .修正液的某种物质易挥发.易燃烧
29.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图1 图2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图 是表示的化合物,图 表示的是混合物,图1中的分子 (填“能”或“不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30.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所以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研究。
试回答
(1)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说明该瓶双氧水已经变质成________________。
(3)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会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 ⑷通过以下两种操作都可以产生氧气:
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H 2O 2)溶液的试管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你所选用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31.现有八种物质:①液态氮 ②蒸馏水 ③四氧化三铁 ④澄清的石灰水 ⑤生理盐水 ⑥氧气 ⑦氯酸钾 ⑧清新的空气。
用序号按下列要求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2)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4)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
32.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下列符合要求的反应式,并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或“分解”):
(1)磷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修正液 (Correction) 使用方法: 使用前摇匀修正液, 涂于修正处少许,
待完全干后书写。
注意事项:
(3)酒精(C 2H 5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__
33.我们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 ⑴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氧气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呼出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⑶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 34.⑴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但水中溶解不同的物质会对生命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鱼类可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有__________①氧气②氧分子③氧元素(填序号)。
⑵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蒸馏②吸附 ③过滤 ④静置等,其中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填序号) ;由河水生产成自来水,依次需要经过的步骤是(填序号) ; 其中除去污水中臭味最有效的方法是(填序号) ; 四.实验与探究(每线1分,共20分)
35.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⑴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⑵ 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① (填字母)进行组装。
你认为A 装置中还缺少 ② ,其作用是 ③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④ 。
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 ⑤ 后 ⑥ ,其原因是 ⑦
⑶小红想采用B 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放入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①_______,长颈漏斗中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_②__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③___,用F 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④______(填a 或b )管通入。
⑷请你比较小红所用方法比小强的方法,其优点有 ① (答一条) ⑸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 3)。
常温下氨气(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 3)极易溶于水。
制取并收集氨气(NH 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① ,收集装置是___②___。
36.小军根据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按右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小军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盛有足量红热木炭的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热的木炭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并未发现倒吸现象。
经过认真分析,小军发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答一条) .
② 小军将集气瓶中的细沙改为一种液体(溶液),重复上述①实验,有倒吸现象,写出该
止水夹
液体(溶液)的名称 。
小军还发现倒吸的水量未达到集气瓶内原剩余容积的1/5。
原因可能是(答一条) 。
③ 小军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答一条) 。
2008-2009年启东市百杏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
化学答案卷
一.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26.⑴_________ ⑵________ ⑶________ ⑷________ 27.⑴_________
28.⑴___________________
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 )班 姓名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场号________
30.⑴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
31.⑴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_
32.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⑴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
34.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
35.⑴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⑵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8-2009
化学答案
一.二选择题 三.填空题
26.⑴过滤 ⑵活性炭 ⑶煮沸 ⑷氧化物 27.⑴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8.⑴A 29.1.2.能
30.⑴催化 ⑵木条复燃 水 ⑶氧气 ⑷ ② 31.⑴ 4.5.8 ⑵ 2.3.7 ⑶ 1.6 ⑷2. 3 32.⑴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化合 ⑵水 +氧气 分解
⑶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33.⑴少 ⑵多 ⑶少
34.①② ①②③④ ④③② ② 四.实验与探究题
35.⑴① 试管 ② 酒精灯
⑵① D .② 棉花.③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⑤ 先移出导管 ⑥后熄灭酒精灯 ⑦防止水槽里的水进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⑶ ①二氧化锰 ②过氧化氢溶液或双氧水 ③过氧化氢 氧气+水
④ a
⑷ ①不需要加热 ② 随时控制反应进行(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⑸A E
36. ① 木炭燃烧虽消耗了氧气,但产生了新的气体,致使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未减少 【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② 澄清石灰水 导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瓶中(或瓶中的木炭在空气不充足时燃
烧,产生了难溶于水的一氧化碳)【说明:其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③ 药品要能在空气中燃烧;或燃烧时只消耗氧气;生成物最好不是气体;如果生成物是气体,则应用其它物质将其完全吸收……【说明:只要回答上述任意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