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小训练之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小训练之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
1.古希腊的哲学名著《论真理》中说:“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

”这部著作的作者是()
A.泰勒斯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所述,可以看出这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的思想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故选B.
2.柏拉图指出:遵守习惯和法律是掌权者的首要职责;习惯和传统法是管理者必须掌握的真知识;尊重法律。

他还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

这说明柏拉图()
A.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B.认为法律源自生活习惯
C.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D.把遵守法律作为美德
【解答】依据题干“提出要用法律来规制掌权者有限所得与无限贪欲间的尖锐矛盾”可以看出柏拉图寻求城邦管理的有序性,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最早提出权力制衡理论是英国洛克的分权学说,故C项错误.
故选A.
3.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
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
【解答】材料强调雅典民主政治必须重视公民的知识,加强公民的政治修养,以防止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的可笑的现象.故B正确.
A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C不能体现题干主旨,故排除.
题干只是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并没有涉及对公民大会的评价,故排除D.故选B.
4.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他还说,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

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制
B.公民意识淡漠
C.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D.缺乏民本思想
【解答】A.根据题干材料可以看出苏格拉底不是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而是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局限性,故A项错误;
B.材料意思是什么人就应该做什么事,没有提到公民意识淡薄,故B项错误;C.雅典民主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不同素养的人都能参与国家政权,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所以苏格拉底认为什么人就应该做什么事,治理国家就应该是由精通政治的政治家来做.所以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雅典民主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
D.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本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C.
5.瑞士史学大师布克哈特有句名言:“最高尚的政治思想和人类变化最多的发展形式在佛罗伦萨的历史上结合在一起了,而在这个意义上,它称得上是世界上第一个近代国家,并称得上是意大利而且也确实是近代欧洲精神的最重要发源地。

”布克哈特在此高度评价的是()
A.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B.佛罗伦萨的代议制民主制
C.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运动
D.近代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
【解答】材料中说,最高尚的政治思想和人类变化最多的发展形式在佛罗伦萨的历史上结合在一起了…并称得上是意大利而且也确实是近代欧洲精神的最重要发源地.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强调的是思想文化层面.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是经济层面不符合材料精神文化层面,故排除.
佛罗伦萨的代议制民主制是政治层面不符合材料精神文化层面故排除.
近代欧洲的理性主义思潮是指启蒙思想,发源于英国高潮在法国,与意大利无关,不符材料,故排除.
故选C.
6.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整个欧洲大约有2500万人死亡。

它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天主教宣扬的救赎理论更为人深信
B.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
C.导致对天主教进行改革的愿望强烈
D.主张自立自主的理性主义蔚然成风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黑死病(鼠疫)爆发是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直接原因,即直接引起追求现世享受的人文主义不断兴起,故B项正确.
7.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
A.仍是以神为中心
B.以人文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
C.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
D.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
【解答】依据题干“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可知,说明文艺复兴并不对反基督教,仍信仰宗教,故C项正确.
8.下面两幅作品被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C.打破了罗马教皇的独裁统治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
【解答】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通过阅读题干及两幅作品,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笔下的不再是神,而是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故B正确;
9.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

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

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

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这反映了()
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
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
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
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
【解答】“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表明国王对反封建等级制度、攻击统治阶级反应不强烈,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不能说明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故B正确
10.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
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

”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
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
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
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
【解答】依据题干“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可以看出欧洲的思想家们用理性思想对专制制度的批判,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题干的主旨,应排除.D项中的暴力革命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C.
11.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

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A.捍卫人道精神B.倡导人性解放
C.批判专制统治D.呼吁宗教宽容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四人均是对人道精神的捍卫,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
12.卢梭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

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

据此可知()
A.卢梭强调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解答】依据题干“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
成的禁锢”可知,卢梭认为要享有天赋权利,必须破坏一切历史文化遗留,由此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故B项正确.
13.阅读村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上半期,随着启蒙运动从英、法向整个欧洲的扩散,德国思想文化界的精英们也汇入启蒙运动的洪流之中。

但是,德国的启蒙运动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体现为:一方西,它高扬理性、宽容、进步等启蒙思想大旗,从迷信和传统中解放出来;另一方西,它还针针对德国分裂落后的现状,将启蒙运动的理性思考与民族情感融合起来,在宣扬理性等启蒙观念的同时,伴之以浓烈的民族情感,最终形成了启蒙思想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共生。

由于这一特点,启蒙运动在德国成长的过程也成了德意志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过程,它不仅构成了德意志民族的自信,而且最终催生了德意志的文化民族主义。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贵族文化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材料二陈独秀说:“吾宁思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思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

”胡适也指山:“新文化运动的根本意义是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分接受世界的新文化”,中国应该“接触新世界的科学民主文明而复活起来”。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民族意识在文化领域逐渐成长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民族主义”的内涵。

(2)根据以上材料,归纳启蒙时期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的主要异同。

(1)背景:启蒙运动的扩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德意志国家分裂阻碍.
内涵:宣扬科学、民主、理性、宽容、进步、文明、民族情感;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相伴共生,共同发展.
(2)相同:都反对迷信和传统,提倡科学、民主、理性、进步等启蒙思想.都要求实现国家统一,使本民族适应世界而生存.
不同: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是在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新文化运动是在彻底否定中国旧文化的基础上,主张以世界新文化取代中国旧文化.
前者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自信,滋生了极端的民族主义;而后者在推动中国近代文学艺术转型的同时,削弱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是观念的囚徒……真正的革命发生在人们的头脑中,这就是观念的革命。

观念革命是对既定价值的一次全面再评判,它把人的精神从旧思想的樊篱中解放出来,引入一个崭新的世界。

如果只有技术革命而无观念革命,那么人类的苦难几乎就会自动地增加。

历史上,观念革命总是无法跟上技术革命的步伐。

如果固守传统观念不变,限制、削减技术的发展,就等于在做削足适履的蠢事,只会令人类大吃苦头。

--摘编自《爱双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等
结合材料及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探讨“观念革命”。

(说明:要求明确提出观点,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


观点:社会进步首先要革新观念.
探讨一:近代西方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文艺复兴要求人性的独立,倡导个性发展;宗教改革改革教权,注重人的现实生活;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宣扬符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世界观,崇尚理性和科学,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并且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武器.
探讨二:1859年,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时,不仅神学界对达尔文进行打击,科学界也提出异议,质疑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后始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人的观念落后导致科学进程受到阻碍.因此,社会进步需要人类观念的更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