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8版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1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学案中图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1.知道我国城市等级划分的标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种类特点。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和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重点)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和中心地理论。
(重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城市的空间结构
阅读教材P24—P28前三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位置及其组合状况。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务区
①位置:一般位于城市中心部位。
②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建筑密集,高楼林立。
(2)商业区
①组成:商业街和各种商场。
②位置:多分布于城区或交通干道旁。
大的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中小城市商业区多在城市中心区内。
③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
(3)住宅区
①特点:城市中最普遍的用地方式。
②组成: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的服务性设施。
③分化:呈现高级与低级的分化。
(4)工业区:多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
工业区位选择还要考虑环境因素。
(5)城市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文化区、混合功能区、郊区。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正误判断:
(1)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限。
( )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绿化用地。
( )
(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和各类活动的付租能力。
( )
【提示】(1)×功能区之间的界限不明确,如住宅区内常有商店、工厂等,只是用地面积较小。
(2)×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用地。
(3)×影响城市土地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通达度。
教材整理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阅读教材P28—P30,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
(1)城市规模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二者并非成正比。
正误判断:
(1)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
(2)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 )
(3)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 )
【提示】(1)×城市等级越高,其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2)×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没有明确的界限。
(3)√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等级越高的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大。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材料城市功能活动即城市中的各种活动,如工业生产、商业贸易、居住休闲、文化教育、行政管理等。
城市地域功能区指的是这些功能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而导致同类活动在
空间上高度集聚而形成的区域,如工业区、商业区等。
而城市地域结构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如商业区在市中心,工业区在郊区等。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探讨1: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住宅区?其位置有何特点?
【提示】②是住宅区。
其位于城市中心的商业区与外围的工业区之间,一般占地面积最广。
探讨2:商业区是城市核心区,人员流动大,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商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
【提示】①是商业区。
其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探讨3:工业区是城市最基本的生产功能区,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哪一个是工业区?其位置有何特点?
【提示】④是工业区。
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核心点击]
1.城市功能分区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是三种主要的城市功能分区,三者的区位及形态、特征各有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形成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历史、社会、行政。
具体如下表所示:
1.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用地选择方案,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27290016】
(1)A 、B 、C 、D 四地块中,最适宜规划为居住区的是________;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________,该问题的主要影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保护老城,在城市规划中应如何处理新老城关系?
【解析】 第(1)题,B 地有仓储区,不适宜建设居住区;C 位于河流以北,是生态保护用地;D 与居住区相邻,交通便利,且位于河流的上游,适合发展新的居住区。
A 区位于河流的下游,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东北风是主导风向),适合规划化学工业园区。
第(2)题,铁路因为噪音大,并且对城市内部的联系有分割作用,所以一般布局在城市的边缘。
本市有铁路穿城而过,这是极不合理的。
第(3)题,问句中隐含着回答的方向,就是“保护老城”“处理新老城关系”。
【答案】 (1)D A 处于城市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
(2)铁路穿城而过 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产生噪音
(3)保护老城,发展新城;制定法律或法规;分类分区保护;尽量不改变老城原貌等。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
探讨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几级?
【提示】有三个城市等级,省会→省辖市→县。
探讨2:同一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一样吗?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资源、交通、人口。
一般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大;资源短缺、交通闭塞、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小。
探讨3: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不变的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
城市的服务范围是指实际接收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包括城市本身和其附近的小城镇与农村地区,城市和小城镇、农村都是发展变化的,并且它有时接收来自其他城市人口的服务需求。
因此,城市服务范围的界线不是固定不变的。
[核心点击]
1.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结构的关系
(1)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都呈正六边形,高等级中心地位于正六边形的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个角上。
(2)高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少,低等级中心地的数目多。
(3)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不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 、B 两城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写出图示地域范围内各级城市的数目:直辖市________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________个,地级市______个。
由此可以看出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中不同级别城镇间的平均距离,总结这种距离的大小与城镇级别高低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中所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分布图,图中黑圆点表示地级市城市,白圆点表示省会城市和直辖市。
城镇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数量越少,彼此距离越远。
【答案】(1)上海杭州
(2)1 3 8 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城镇级别越低,数目越多
(3)城镇级别越高,彼此距离越远;城镇级别越低,彼此距离越近
探讨1:读图,分析城市地租水平高低受哪种因素影响?
【提示】距市中心距离。
探讨2:由市中心向外三个同心圆圈层,分别适宜布局哪种城市功能区?
【提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探讨3: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除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外,还有什么因素?是如何影响的?
【提示】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者租金就越高。
一般城市中心通达度最好,租金最高。
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租金也较昂贵。
[读图指导]
1.商业、轻工业的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最大,即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的影响最大;在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轻工业愿意支付较高租金,一旦远离市中心,对商业、轻工业吸引力迅速下降。
2.工业对土地要求较高,且很难承受市中心昂贵的租金,所以一般选择在郊区,其在郊区的付租能力最高。
3.各行业地租都随距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降低。
[体验评价]
3.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7290017】
(1)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 )
A.一环路B.二环路
C.三环路D.环城路
(2)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⑤
C.②③④D.②④⑤
【解析】第(1)题,图中市中心地租水平由低到高的三条线分别是工业、住宅和商业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即①线是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线,图中显示在一环和二环路之间住宅功能区付租能力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就主要分布在一环与二环之间。
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在一环与三环之间,住宅付租能力都是最高,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三环路。
第(2)题,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占地面积大,地租成本较高,同时对交通要求较高,所以应布局在交通便利、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
市中心交通拥堵,二、三环路交通的改善,以及市中心地租的上涨都会使大型商场向二、三环路附近转移。
【答案】(1)C (2)B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城市的空间结构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城市规划前的地域结构略图,该市工业以茶叶、食品加工为主,辖区内有世界级自然风景名胜。
读图,完成1~2题。
1.为增强该城市旅游服务功能,规划中应优先扩大( )
A.绿化用地B.工业用地
C.交通用地D.商业用地
2.从完善该城市主要功能出发,需合理布置功能区。
新建住宅区应选在( )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解析】第1题,从图文信息看,该城市是一个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小镇,但商业用地的规模太小,从增强城市旅游服务功能的角度看,规划时应优先扩大商业用地。
第2题,从图中信息知,该城市住宅区偏集于西部,工业区偏集于东部,商业用地紧依工业区且规模小。
丁区域安排新建住宅区,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且方便工人就近住宿,也为商业用地的扩大留有余地。
【答案】 1.D 2.D
对点训练2 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下图为某城市甲、乙两类商店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导学号:27290018】
3.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 ) A.A地B.B地
C.C地D.D地
4.在甲、乙两类商店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
B.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
C.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
D.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解析】第3题,甲类商店数目较少,等级较高,服务范围较大。
A地附近商店数目
少,服务范围大,适合布局。
第4题,乙类商店等级低,数目多,服务范围小,服务人口少。
【答案】 3.A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