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_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一、视频导入激趣讨论——欣赏春天,感受春天
1、微视频欣赏:《水乡宏村》谈谈感受:看到了什么?感受是什么?
师:我把视频定格在了这里,怎么样,这里的春天美不美呀?(美)那你想不想进去走一圈呢?好,请大家用最舒服的姿势做好,慢慢的闭上眼睛,同学们请展开你想象翅膀,假如我们“嗖”的穿越到了这里,你还会看到什么呢?好的,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个场景,天是什么颜色的,水是怎样的,周围还有什么景物,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一下春天的空气,然后抚摸一下春天的绿叶,闻一闻春天的花朵……请记住这个画面,接下来我们是要画出来的哟。
好当你记住了,那么请你慢慢的睁开你的眼睛……舒展放松练习……
请回答两个问题:1、你刚才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2、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
师:你们想不想一起走进这美丽的画境呢,好吧,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看看艺术家是如何来春天的畅想。
2、板书课题——春天的畅想
二、新课探索——了解春天表现春天
1、1分钟时间看课本找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本课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欣赏艺术家的表现手法;第二部分是铅笔淡彩画的练习。
第一部分:①作品分析艺术美和自然美的关系。
②艺术家的表现形式{摄影、绘画(国油版)、雕塑。
③通过对比的方式了解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
第二部分:①教师范画,学生观察作画步骤。
②用铅笔淡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春天的畅想,创作一幅关于春天的作品。
要求:1、构思巧妙新颖
2、色彩搭配和谐
3、时间10分钟
三、观察与评述:
学生评述自我作品,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教师评价作品,谈谈感受
四、开拓与尝试:
除了铅笔淡彩这种形式以外还有很多的形式可以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如:不同的材料、不同的表现手法等等。
五、总结与升华——生命的春季
试问:正值生命春季你们,将以怎样的方式去谱写青春的华章?
祈愿:每一个梦想都能扬帆起航!
《春天的畅想》学情分析: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丰富的想象力。
教材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共同的美感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展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本节课,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造能力的载体,恰当的适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表现能力。
本课学生根据已经有的经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审美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并能引发学生对生命春天的思考。
《春天的畅想》效果分析
我在本节课的设置上通过欣赏、感受、了解、表现升华春天为主线,对应学生进行了审美的欣赏、审美联想、审美探索、审美表现、审美拓展、审美升华等方面的练习。
通过一节课的学生能够很愉快的掌握知识,认识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的关系、并对艺术家在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的表现手法;在从小练习的环节中体验到艺术的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创作才能。
并通过对知识的拓展开拓了学生的事业,最后把题目升华到生命的意义上,起到了拔高提升的作用。
《春天的畅想》教材分析
《春天的畅想》,在本册教学中,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单元,是第一单元的延续,同时也是第三单元《运动会上展风采》的铺垫。
本单元共分两个教学内容:第一课是《色彩的魅力》,以春天为载体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了解对心理联想的影响,学习运用色彩对情感进行表达。
第二课《春天的畅想》从两个方面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一是学生欣赏艺术家表现形式,让学生从多方面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理念。
引导学生以对比,讨论,交流等形式,关注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类别、画种样式、构图形式、题材内容、色彩处理、技法运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等等。
以了解欣赏美术作品最基本的方法,并能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恰当的表达出来,展现自己的情感共鸣和审美特点。
二是学生运用铅笔淡彩画的形式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表达,让学生在了解春天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式后,大胆运用想象和联想,进行构思,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抒发学生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与热爱,激发学生描绘春天的美好源于欲望。
引导学生了解物体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形成对色彩的敏感意识,并尝试概括归纳风景画中大体色彩关系,养成细致观察分析色彩作品关系的绘画习惯,学会关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变化现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色彩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是师生的交流,通过示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比欣赏,尝试激发学生对风景写生的兴趣,和描绘春天的强烈愿望。
《春天的畅想》评测练习:
用铅笔淡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对春天的畅想,创作一幅关于春天的作品。
要求:1、构思巧妙新颖
2、色彩搭配和谐
3、时间10分钟
《春天的畅想》课后反思:
我在本节课的设置上通过审美的欣赏、审美联想、审美探索、审美表现、审美拓展、审美升华等方面进行设计的。
本堂课从生活的景色引起,最后升华到对生命的思考,我设计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本课情景设置与生活密切联系,唤醒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学
习兴趣,便于学生对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1、在课堂的开始环节,我通过微视频的欣赏导入课题,利用冥想的形式使学生体验到“春天的畅想”。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敢于各抒己见,相互切磋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介绍能力和创作水平,同学之间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2、在教师示范的的环节中,原本找到了一个“铅笔蛋彩画”的微课,但是为了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视觉冲击力,还是决定用直接做范画的形式,并找同学分析绘画的过程,这使得学生能更加直观的了解作画步骤从而为下一步的活动打下很好的基础,事实证明学生通过对范作观摩,很快的熟悉了作画步骤,并在10分钟左右完成了练习。
3、在拓展环节,铅笔淡彩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使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但是艺术的表达方式绝对不止这些,而是还有很多很多的形式,如:内容上、材料上、表现形式上等等,给学生一个宽泛的思维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打开。
4、最后一部分升华到生命的春天里,用“试问,正值生命春季的你们将以怎样的方式还谱写生命的华章?”这样的设问,引发学生对生命规划的思索。
另,不足之处:授课过程中,课堂气氛带动的不是很好。
在学生练习的环节,教师辅导过程中发现优秀的或者大面上的问题时因为估计到时见的问题没有叫停并与学生讨论。
尤其在评价的环节略显草率了一些。
一次出课就是一次成长,在本堂课的过程中是我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我的优势和不足,我将在不断地反思与成长中前行。
《春天的畅想》课标分析:
《春天的畅想》一课在2013版教材里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根据课标要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制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铅笔淡彩的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
发现共同的美感与不同的表现方式,观察认识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等基本造型元素运用一定形式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增进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给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帮学生感受艺术,将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对这个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情景的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和绘画的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表现产生对学习的持久兴趣。
激发学生对美的
发现与追求,对生命与自然的亲近,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