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七单元小学语文教案五上第七单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单元分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课文编排
《古诗词三首》包含了两首古诗和一首词,其中《山居秋暝》描绘了初秋薄暮、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枫桥夜泊》写的是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长相思》是一首词,描绘了行军营帐的边塞雪景。
《鸟的天
堂》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展现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月迹》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经验学生的个体差异
可能遇到的困难其他1.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表现景物之美,表达对美的感受。
任务群类型任务群目标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1.认识11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6个字,会写10个词语。
2.品味、积累课文中遇到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词三首》《渔歌子》。
默写《枫桥夜泊》。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1.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想象课中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
和动态描写。
2.能交流动态描写、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并能主动积累。
3.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4.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5.仿照例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6.能为元旦联欢会设计一张海报。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推荐阅读:《荷塘月色》《筑渝道上》
人文主题:自然之趣
大任务:发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任务一:四时景物皆成趣任务二:美在夜深人静时任务三:无处不是生命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