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技术知识点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技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1.驱动方式:
气力驱动,液力驱动,电力(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无刷伺服电动机)驱动,新型驱动2.三部分六子系统:
机械(驱动系统,机械系统里),传感(感知,机器人-环境交互),控制(人机交互,控制)
3.编程分辨率是指程序中可以设定的最小距离单位,又称基准分辨率
控制分辨率是位置反馈回路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位移量
当编程分辨率高于控制分辨率时,位置反馈回路无法检测到精确位置
当控制分辨率高于编程分辨率时,位置反馈回路精度冗余,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浪费。

当二者精度相等时,系统精度匹配最优,性能最高
3.三种误差:机械误差,控制算法误差,分辨率系统误差
4.机器人的精度=1/2基准分辨率+机械误差
第二章
1.连杆:长连杆,也称臂杆,组成手臂,其产生运动,是机器人的位置机构
短连杆,组成手腕,实际上是一组位于臂杆端部的关节组,是机器人的姿态结构,确定了手部执行器在空间的方向
2.简述机器人的手部特点:
1.手部与手腕相连处可拆卸
2.手部是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3.手部的通用性较差
4.手部是一个独立的部件
3.简述手爪设计和选用要求:
1.被抓握的对象
2.物料馈送器或储存装置
3.机器人作业顺序
4.手爪和机器人匹配
5.环境条件:作业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很重要
4.谐波传动的原理:
当谐波发生器在柔轮内旋转时,迫使柔轮发生变形,同时进入或退出刚轮的齿间。

在谐波发生器的短轴方向,刚轮与柔轮的齿间处于啮入或啮出的过程,伴随着谐波发生器的连续转动,齿间的啮合状态依次发生变化,即产生啮入-啮合-啮出-脱开-啮入的变化过程。

这种错齿运动把输入运动变为输出的减速运动
5.谐波传动优点:
1.尺寸小,惯量低
2.误差均布在多个啮合点上,传动精度高
3.加预载啮合,传动侧隙非常小
4.为多齿啮合,传动具有高阻尼特性
缺点:
1.柔轮的疲劳问题
2.扭转刚度低
3.以2.
4.6倍输入轴速度的啮合频率产生振动
4.刚度比行星减速器差
6.传动件消隙:
1.消隙齿轮
2.柔性齿轮消隙
3.对称传动消隙
4.偏心机构消隙
5.齿廓弹性覆层消隙
7.如果刚轮1不转动(w1=0),谐波发生器(w3)为输入,柔轮轴(w5)为输出,速比为i35=w3/w5=-z7/z2-z7式中:负号表示柔轮向谐波发生器旋转方向的反向旋转。

如果柔轮6不转动(w5=0),谐波发生器(w3)为输入,则刚轮1的轴(w1)为输出,速比为i31=w3/w1=+z2/z2-z7式中:正号表示刚轮与谐波发生器同方向旋转;w3,w1代表输入,输出轴的角速度;z2为刚轮内齿圈2的齿数;z7为柔轮齿圈7的齿数。

第三章
旋转变换:相对固定坐标系,算子左乘,最后的变换放最左边
相对动坐标系,算子右乘,最后的变换放最右边
第六,七章
1.机器人传感器常用的有:
位置,速度,简单触觉,复合触觉,简单力觉,复合力觉,接近觉,简单视觉,复合视觉,感觉传感器
2.传感器主要性能参数:
1.基本参数
2.环境参数
3.使用条件灵敏度,线性度,精度,重复性,分辨率,响应时间,抗干扰能力
3.机器人编程语言系统的基本功能是:
1.运算功能
2.运动
3.决策
4.通信
5.工具
6.传感数据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