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练习十》教案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练习十》教案
苏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3.练习十》教案-0
间隔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感受和运用“一对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和发现两个物体间隔排列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数学规律,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成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学术状况分析
间隔排列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活动内容是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感知“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学生早在一、二年级就已经接触过度组的方法,在这里仍然教学分组的方法,只不过上升到一种数学思想,让学生学习。
这样就能更清晰地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
3.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体验探索一个接一个排列的两个物体数量之间关系的过程。
教学困难:
规律的应用及不同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体验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水平,初步形成对探索规律过程的反思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1.2关键时间
经历间隔现象中的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4.1.3课时困难
规律的应用及不同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间隔排列
首先,创造情境,引入新课程
今天老师要带着小朋友们去参观小兔的家园,小白兔一听到这个消息喜出望外,它呀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它种的菜呢!课件出示三组图(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下一个小白兔会摆什么菜呢?学生说(青菜)课件出现,再下一个呢?你们怎么都说对了呢?学生说:这样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小结:是的!这种两个物体一个接一个的排列在数学上称为两个物体一个接一个的排列。
(黑板书写:间隔排列)
小灰兔看到小白兔在向我们展示它种的菜,小灰兔也想展示一下它种的菜,课件出示:白菜,萝卜,白菜,萝卜,白菜,萝卜
问题:看!它们是一样的吗?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有什么区别?仔细观察。
学生比较并报告。
小结:小白兔开头摆的是白菜,结尾也是白菜,首尾都是白菜,我们把小白兔摆的间隔排列叫两端相同的排列。
(板书:两端相同)
小灰兔以卷心菜开始,以萝卜结束。
我们称这种间隔安排为两端的不同安排。
(黑板书写:两端不同)它们一个接一个地间隔排列。
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今天,让我们来看看间隔安排中的规则。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所选举的素材是我们身边熟悉的,更能跳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间隔排列。
)
活动2[教学]间隔安排
二聚焦关系,发现规律
1.让我们继续。
兔子的家真漂亮!你能在这里找到一个接一个排列的物体吗?
学生充分说,每行图是怎么间隔排列的,哪幅图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生1:蝴蝶和蜜蜂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生2:红旗和黄旗不是一一间隔的生3:小兔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2.总结:今天我们只研究一对一的间隔排列规律。
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安排好了。
你能
把它们分类吗?学生观察并回答。
小兔和蘑菇,夹子和手帕,木桩和篱笆的排列是两端相同的。
蝴蝶和蜜蜂,蓝花和红花
的排列是两端不同的。
3.先来研究两端相同的情况
(1)你认为两个物体的数量相等还是不相等?(2)发现
观察每幅图中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先填表,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
说一说。
① 拿出作业纸。
学生观察地图后,填写表格并与同桌交流② 汇报
(3)验证:为什么多1?除了数一数的方法知道,还有别的方法能验证两端物体比中间另一物体多1吗?小组讨论学生动手圈一圈,连一连。
展示学生的方法。
使用相应的方法,发现还有一只兔子、一个夹子和一根木桩(额外的可能是第一只兔
子或最后一只兔子)
小结:我们能够用数一数,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知道两端相同的情况下,两端物体比
中间另一物体多1.(板书)4.研究两端不同的情况
(1)老师:我们可以通过旋转和连接直接知道结果。
(2)学生们围成圈,甚至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两端不同的情况时,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的。
(板书: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时它们是一一对应的而没有剩余。
我们不仅找到了兔子的跃迁规律,而且一个接一个地找到了跃迁规律。
这表明学生们
不仅有聪明的大脑,而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为了学习知识,我们应该使用知识。
你
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迎接老师的挑战吗?
(研究过程中,重视方法的指导,不紧能够数一数,还能够圈一圈,连一连,一一对应的思
想方法得到了再次凸显。
)
活动3[练习]间隔安排
三闯关练习第一关:我会选(1)ababababab
① 许多② a和B一样多③ B很多
(2).三角形和圆形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第一个是三角形,最后一个也是三角形,()
① 更多三角形② 更多圆圈③ 三角形多于圆形1秒级别: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每两根木桩
之间有一块篱笆,篱笆有20块,木桩有多少根?第三关:动手摆一摆
如果正方形和圆圈一个接一个地排成一行,那么有六个正方形,可能有多少个圆圈?
第四级:
请你判断一下,珠串上是蓝珠子多,还是红珠子多?
(小明在手工课上做了一串珠子,红色珠子和蓝色珠子一个接一个地排列成一个圆圈)
问:是不是间隔排列?红珠子多,还是蓝珠子多?能够数一数,还能够剪开拉直。
再看:
红珠子多,还是蓝珠子多?看什么?
小结:我可以把那些排成一个圆圈的一个接一个地转换成一行,也就是说,那些排列
在不同末端的一个接一个。
两个物体的数量相等。
(黑板书写:一圈)第五级
沿池塘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颗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能够栽多少棵桃树?过渡:
我们不但参观了小兔的家园,还在那里找到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这说明同学们不但拥
有聪明的大脑,而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学知识更要用知识,你们能带着今天学的知
识迎接老师的挑战吗?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方法的指导,不严密,可以数数,也可以循环连接,一对
一对应的思想方法再次凸显。
)第四,享受生活中的间隔安排。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以间隔排列为研究对象,经历了分类思考、提出猜想、实行验证、得
出结论、使用规律的过程,借助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解决了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回顾研
究过程,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