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桩基检测规范20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桩基检测规范2014
篇一:桥梁桩基检测要求
宁波地铁2号线一期黄隘车辆段出入段线及东外环停车场出入场线桥梁桩基检测要求本工程桩基检测按照《宁波市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细则(2001甬DBJ02-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10252-2003)》、《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技术规程(DBJ10-4-98)》要求进行桩身完整性及承载力检测,具体要求如下:
1、成桩质量检测:工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比例100%,采用超声波检测。
2、桩基静载实验:桩基静载实验桩数一般情况下不低于各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的不少于2根。
具体桩位由业主、设计、施工及监理等单位根据现场情况确定。
3、高应变动测:采用高应变动测检测桩基承载力的桩其数量不低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
篇二:桥梁检测最基本的标准
桥梁检测最基本的标准
1. 桥梁事故频发
1
随着我国公桥梁事业的发展,桥梁越来越多,同时既有的许多桥梁亦逐渐进入了养护维修阶段,有关专家认为桥梁使用超过25年以上则进入老化期,据统计,我国桥梁总数的40%已经属于此范畴,均属“老龄”桥梁。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数量还在不断增长,桥梁管理者对桥梁的养护已日益重视。
为了适应公路运输载重量不断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公路桥梁,使之能继续安全地为公路运输服务,根据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对桥梁进行鉴定。
随着
各地如火如荼地发展桥梁,接踵而来的桥梁施工事故也频频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2. 桥梁施工安全事故总结
屡屡发生的桥梁施工事故让人触目惊心,原因可能不尽相同,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过程,每个方面的疏忽都可能酿成安全事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事故折射出的是安全施工监测技术和手段的不足,以及施工安全管理和监管力度的欠缺。
桥梁施工中的高技术含量和高风险性无不需要强烈的安全意识、周密的安全管理和严格的安全监管来实现,桥梁工程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项考验安全管理的工程。
而坍塌等事故频发,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失误,也是安全意识的坍塌。
一、常规定期检测:包括桥面系检测、上部结构检测、下部结构检测。
2
二、结构定期检测:包括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检测、钢筋位置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三、水下构件检测:对水下桩基混凝土脱落、裂纹、露筋、空洞、机械损伤等病害进行探查,并录像。
四、承载能力鉴定:通过承载能力鉴定判定现阶段桥梁的承载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五、长期监控点布设及首次观测:为了长期观测桥梁墩台、主梁在车辆作用下的变位情况,从而对桥梁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在桥梁关键位置布置监测点,并对监测点进行首次观测。
六、提交各桥的最终桥梁检测报告:内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要求,除上述内容外,报告还应包含各桥桥梁限载、限高等标志设置意见。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上海)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是集检测监测、特种施工、装备制造、设备检修、新型建材于一体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科研、检测、设计、施工全过程系统服务的一流工程技术服务商。
公司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一大批高级研发和技术人员,凭借雄厚的研发能力和领先的技术成果,承担大量国家、部级科研项目,编制技术标准规范,解决重大工程难题。
公司将始终坚持“技术先进、质量一流、服务周到、信
3
誉至上”的宗旨,努力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不断追求卓越,奉献社会。
篇三:桥梁桩基检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 2 二、检测依据 .. (2)
三、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 ...............................................
2
(一)、钻孔灌注桩 ..................................................
3 (二)、预应力砼管桩 (3)
四、检测技术方案 .......................................................
4
4.1低应变检测 ......................................................
4 4.2超声波检测 ......................................................
6 4.3钻芯检测 (8)
4.4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10)
五、检测数据及资料管理 ................................................
13 六、附
件 (13)
广州市番禺区黄榄快速干线(西段)工程道路桥梁标
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广州市番禺区黄榄快速干线(西段)工程位于广州市的南部、番禺区中部,属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连接广州市番禺区与佛山市顺德区,总体呈东西走向,是“广佛同城化”高
4
快速路网的一条重要道路,设计上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
我部为黄榄快速干线(西段)工程道路桥梁标,即第五标段,起讫里程
K5+960,K7+571.525,标段长度1.61Km。
主要工程内容为桥梁与路基,其中主线桥梁长度共604米,桥梁基础设计类型分钻孔灌注桩与预应力砼管桩。
根据施工图第二册及桥梁桩基变更设计通知单,桥梁桩基础统计:钻孔灌注桩164根,预应力砼管桩136根。
现根据分部分项划分中子单位工程统计如下: 备注:上表中桩基数量按施工图统计,并包括截止2011年3月31日止变更设计数量。
二、检测依据
根据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下发的《关于黄榄快速干线(西段)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请示的复函》(穗建质监字[2010]63号)以及广州市广州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师通知单》(019号)的要求,按照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574号)的规定,结合现
有施工图(含变更设计)及相关规范,对我部管段桥梁桩基础检测方案重新进行修订,以指导今后试验检测工作的开展,确保工程质量。
三、检测项目、方法及数量
根据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574号)的规定,及各桥梁
5
桩基础的分布、特征,对本标段钻孔灌注桩进行超声波、低应变、钻芯三项检测,对预制管桩进行低应变、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两项检测。
(一)、钻孔灌注桩 3.1 超声波检测桩身质量:
1、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每个承台下的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该承台下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1根;
2、对于桩径,1500mm的柱下桩和非柱下桩,应采用钻芯法或声波透射法抽检,抽检数量不少于相应桩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3.2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 对按“3.1 超声波检测”以外的其它桩基,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
3.3 钻芯法承载力:
对端承型嵌岩桩(含嵌岩型摩擦端承桩、端承桩),可采用钻芯法对不同直径桩的成桩质量、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进行鉴别,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
另钻芯法抽检数量可列入桩身质量抽检数量。
(二)、预应力砼管桩3.4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质量:
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每个柱下承台不得少于1根。
3.5 静载试验承载力: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采用静载荷试验:(1)地基设计等级为甲级;(2)地质
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3)属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4)挤土群桩施
6
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少于单位工程桩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单位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少于2根。
2、除1所列情形之外,当采用高应变法抽检时,抽检数量不低于8%且不少于
10根。
以上检测桩数抽检频率均满足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建(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桥梁桩基检测规范2014)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穗建质[2010]574号)的规定。
四、检测技术方案
4.1低应变检测 4.1.1 检测目的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并为其它方法的进一步检测提供依据。
4.1.2 检测依据及数量规定
本工程检测数量是根据市政基础设施《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编号:019)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到本标段检查,要求我部桩基检测方案按质量监督站复函(穗建质监字[2010]63号)意见重新制定。
我部现按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穗建质监字[2010]63号)中要求的《关于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工作的通知》(文号:穗建质[2010]574号)执行要求对桩基进行低应变检测。
4.1.3 检测仪器设备及现
7
场准备
受检桩桩头必须相对高于桩周土(送桩),桩面打扫干净,若桩头没有法兰盘,必须在桩顶面打磨出三个平整点。
检测使用的仪器为美国PDI公司生产的P.I.T桩身完整性测试仪(V型,SN#2197C),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见图1。
锤
桩身完整性检测仪
参数设定
数据处理结果输出
信号输入
桩身
计算机
绘图仪
图1 基桩反射波法测试处理系统示意图
4.1.4 基本原理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桩顶施加激振信号产生应力波,该应力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遇到波阻抗变化界面(如蜂窝、离析、缩径、夹泥、断裂等桩身缺陷)和桩底面时,将产生反射波,通过分析反射波的到时、幅值和波形特征,就能判断桩的完整性。
假设桩为一维线性弹性杆,其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
8
弹性模量为E,质量密度为ρ,弹性波速为C(C2=E/ρ),广义波阻抗为
Z=ACρ,土阻力为R,推导可得桩的一维波动方程:
2
?2uR2?u ?c?22
?A?t?x
假设桩身中某处波阻抗发生变化,当应力波Vi从介质?(波阻抗为Z1)进入介质?(波阻抗为Z2)时,将产生反射波Vr和透射波Vt。
它们与波阻抗的关系如下: Vr=Vi?(Z1- Z2)/( Z1+ Z2) Vt=2Vi?Z1/( Z1+ Z2)
根据桩身缺陷反射波的幅值定性确定桩身缺陷的严重程度;根据反射波的到时tx由下式确定桩身缺陷位置:
Lx=C?tx/2
4.1.5 评判标准
检测按照广东省标准《基桩反射波法检测规程》(DBJ15-27-200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根据实测波形特征对桩身结构完整性分类的一般依据见表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