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ppt147 粤教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章:
美好的品德 杰出的才能 忠贞的理想
振兴楚国 时不我待
5
忽:速度很快。
其:代词,指日月。
日月忽其不淹兮, 淹:停留。
春与秋其代序;
代序:依次更替。 惟:只。
惟草木之零落兮, 美人:此指楚怀王。
恐美人之迟暮; 迟暮:衰老。
太阳月亮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春天 和秋天它们依次更替;只看到草木也在凋 零啊,(就)担心美人也会衰老。
思想情感
节选部分既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 想和高洁的追求,也表达了对楚王 昏庸信谗的愤懑和幽怨。
屈原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下列 特征的语句:
1.他血统高贵,气度不凡: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喻君王失信,变法革新所遇到的挫折。
从形式、表现手法、具体艺术 手法等方面,说说本诗与《<诗 经>三首》有何异同?
★不同点: (1)形式不同。《诗经》为四言诗, 《离骚》句子不拘长短,可六言、七言。 (2)表现手法不同。《诗经》为现实 主义手法,《离骚》为浪漫主义手法。 ★相同点: 都运用了赋、比、兴的手法。
以上风俗是关于什么节日 的?这个节日是在那一天?与 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系?




寿


















离原 骚
(节选)
关于作者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 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 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 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 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 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12
曰黄昏以为期兮, 羌中道而改路。
以为:以(之)为 期:婚期 中道:半路
(已经)说好了 把黄昏作为我们 的婚期啊,(为 什么)在半路就 反悔了呢?
11-12章:
清醒的认识 坚定的操守 爱国的情怀
热爱祖国 九死不悔
课文结构
一(1-2) 自叙身世
出身、出生年月日和名字的由来。
二(3-6) 自表内心
贞:正值,正当。 惟:用于年月日之 前,无实义。 庚寅:干支纪历法 中的六十“甲子” 之一。 降:出生,降生。
(我是)古代高阳帝的后裔啊,我的父 亲名叫伯庸;正当摄提那年的正月啊,就在 庚寅那天我降生。
父亲观察我出生时的容貌和气度啊, 开始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起名叫正则 啊,给我的字叫灵均。
2
皇 览 揆 余 初 度 兮, 肇 锡 余 以 嘉 名; 名 余 曰 正 则 兮, 字 余 曰 灵 均;
诗人既有“内美”(内在美德)又有 “修能”(优良的才能),可见他品性高 洁、才华出众。
诗人展开想象,想象自己披上江离与 幽香的白芷,又连缀起秋兰作为配饰。借 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 自己的美质和才能。
诗人感到流年似水后又是怎 样做的呢?
时光如逝水,岁月不待人。 诗人深感努力向前,还怕追赶不 上,于是就勤奋不懈:清晨趣摘 山坡上的木兰啊,黄昏去拔经冬 不凋的草。即抓紧时间,修养自 己。
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党人:结党的小人 偷:悄悄地享受 幽昧:黑暗 惮:害怕 殃:灾祸
皇舆:帝王的战车,
9
此处比喻国家
那些拉帮结派的小人只顾暗中贪图个人 享乐啊,(使得他们的)道路变得黑暗、凶 险而狭隘;哪里是我自己害怕遭到灾祸啊, (我是)担心军王的战车将要颠覆。
忽奔走以先后兮, 先后:身前身后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 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 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 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 隆重纪念。
“楚辞”与《楚辞》
“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 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 长短不一,多用 “兮”字。对后来汉赋的 形成有重大影响。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 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 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 屈原的作品。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演者。
这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画家。
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来劝他还俗,但都被拒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只是淡然答道:“我想来就来了”。这句话令多少人震惊。在现今的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够“心不为形役”?世俗的世界上让多少饮食男女承担了欲望的负载。他却轻松地从中走出,让人感叹也让人敬佩。
肇:开始。 锡:通“赐”。 嘉:美好的。 名、字:起名、起 字。名词活用作动 词。
诗人有着怎样的出身?出 生有何特别之处?名字有何 含义?为什么要写这些?
出身:帝高阳之后裔 出生:摄提、孟陬、庚寅
(出身高贵) (生日奇特)
名字:正则——公正而有法则 (寄托希望)
灵均——善良而又平均
为了说明他与楚国的血肉联系,密不可分。
固:本来 患:祸患 九天:苍天 以为:以(之)为 正:通“证” 灵修:喻楚怀王 故:原因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 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 夫惟灵修之故也。
11
我本来就知道忠心耿耿的直言进谏会招 致祸患啊,(但是我)宁愿忍受(痛苦)也 不愿舍弃(忠言进谏);(我)指着苍天 (起誓)让它作证啊,我的忠诚只是为了君 王的缘故。
4
汩余若将不及兮, 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
夕揽洲之宿莽。
汩:形容时间像水一样快。 若:好像。 及:赶得上。 与:给,此处意为等待。 不吾与=不与吾。宾语前置。 揽:拔。
流年似水 我好像赶不 上啊,只担 心年岁不等 我;清晨去 攀折山坡上 的木兰啊, 黄昏去拔历 经冬天也不 凋零的香草。
诗人有着怎样的品质?是怎 样形象地描绘的?
指出下列语句的比喻意义:
1、扈江离与辟芷,纫秋兰: 喻修身养性。
2、木兰、宿莽: 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3、美人: 喻楚怀王。
4、乘骐骥以驰骋: 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指出下列语句的比喻意义:
5、来吾道夫先路:
喻革新强国的先驱者,为楚王和国家献 身,一往无前。 6、申椒、菌桂、蕙、茝: 喻群贤。 7、荃: 喻楚怀王。 8、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不抚壮而弃秽兮, 抚:趁着。
何不改乎此度也? 秽:污秽的政治。形
乘骐骥以驰骋兮,
容词用作名词。 度:治国的法度。
来吾道夫先路也。 以:“而”,表修饰。
道:通“导”,引导。
6
先:前面的。
为何不趁着壮年抛弃那污秽的政治啊, 为何不改变这样的法度?乘着骏马纵情奔驰 啊,来吧,我愿做向导在前面开路。
第5章的内容有何深刻含义? 第6章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第五章从天时运转,春生秋杀,草木 凋零,年岁将尽入手,写到担心君王如不 能及时建立道德,举贤用能,则将年华老 大,无所成就。
第六章起过渡作用,诗歌“至此方入 题”。它引出了楚王不举贤能则将灭亡的 道理,并开启下文,抒发诗人忧国忧民的 情怀。
5-6章:
爱国的情怀 前途的焦虑 急切的劝导
抚壮弃秽 愿为先导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 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 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 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 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 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 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 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 粽子样。
7
昔三后之纯粹兮, 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 岂惟纫夫蕙茝。
纯粹:美德 固:原来 所在:在那里 申椒、菌桂、蕙、 茝:均比喻贤臣。 惟:只是
古代的三个君王(夏禹、商汤、周文王) 的品德多么完美啊,原来那时的群芳都聚集 在他们身边;(他们)交杂的佩戴申椒和菌 桂啊,哪里只是蕙草和香茝联结成的环佩?
一生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 嘉德懿行。
三(7-12) 自叹现实
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联系楚 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诉自己的忠心 和事君不合的遭遇。
思考与讨论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如何才能实现此理想?诗中是怎样 阐发的? 3、屈原在楚国振兴中担 当了一个怎样重要的角色? 4、诗人面对着的是一个 怎样的现实?这说明了什 么?
1-2章:
高贵的出身 奇特的生日 美好的名字
楚国兴亡 义不容辞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
3
纷:盛多的样子。 重:加上。 修:美好的。 扈:披着。 纫:连缀,联结。 以为:以(之)为.
我既有这盛多的内在美德啊,又加上 优良的才能;披着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 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佩饰。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 《九章》《招魂》,共23篇。以《离骚》为 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 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 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 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后人将《楚辞》《诗经》并 称“风骚”。“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欣赏
关 于 屈 原 的 对 联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志杰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祖 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君不圣相空贤苦求美政感天地 信见疑忠被谤高扬蛾眉观四荒
关于“端午”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 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 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 “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 “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 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 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后因屈原投江 这一天刚好是端午节,所以这个节日的意义就 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也称“诗人节”。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优点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既…而…:既然… 就… 道:特指正道
何:多么,副词,加 强语气 被:通“披” 窘:使…困窘,使动
8
彼尧、舜之耿介兮, 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被兮, 夫惟捷径以窘步。
那唐尧虞舜(多么)光明正大啊,遵循 正道就得以大路畅通;夏桀殷纣多么放肆妄 行啊,只(因)贪走便道就寸步难行了。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夫:那
2.他身披香草鲜花,具有美丽的华彩: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3.他勤勉修行,自强不息。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在课文中找出能表现作者下列 特征的语句:
4.他赤胆忠心,胸怀炽烈: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5.他嫉恶如仇,鄙视群小: 唯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6.他为实现理想,不惧个人危难: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离骚”释义
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 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
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 骚者,乃言离别之愁也。
离骚,为叠韵连绵词,犹言牢骚。离 骚者,牢骚之词也。
“离”──遭遇,“骚”──忧愁, 《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
1
帝 高 阳 之 苗 裔 兮, 朕 皇 考 曰 伯 庸; 摄 提 贞 于 孟 陬 兮, 惟 庚 寅 吾 以 降;
及前王之踵武; 踵:喻楚怀王
反信谗而齌怒。 察:体察
中情:内心
10
齌怒:盛怒
(我)匆匆忙忙地在你的前后奔走效劳 啊,(是为了)赶上先王们的足迹;君主 不体察我赤诚的内心啊,反而听信谗言而 大发脾气。
7-10章:
期待的德政 幽昧的现实 不公的遭遇
奸佞当道 荃昧中情
关于《离骚》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
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 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出 诗人的“美政”理想,还 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 暗、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 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 “美政”理想、坚持节操, “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 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 爱国的情怀。
屈原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 《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 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 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