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经历制造声音,感受声音产生的过程。

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目标:感受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情感目标: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中的事实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的区别,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尺、皮筋、记录表等。

教师演示用:锣、尺子、皮筋、音叉、水槽、水、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带你们进入声音的世界。

听!播放声音1
问: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指名回答。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美妙动听的乐音,还有许多让我们心烦意乱的噪音,但是无论是乐音还是
噪音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生机。

关于声音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吗?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通过同学们提出这些问题,老师可以看出你们对声音真的很感兴趣。

那同学们如果我们要了解声音的这些问题,首先应该研究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二、实验感知
(1)猜想:同学们,你们认为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2)使物体发出声音
谈话:我们周围有很多的物体,自己想办法让这些物体发出声音来,看谁的办法多?试一试吧。

(学生尝试)
(3)你用什么办法使哪些的物体发出声音了?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弹,跺,拍,敲打,摩擦,撞击等。

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使物体发出声音,如果想要声音大一点,你可以怎么做?指名回答。

引导概括: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发出声音。

同时板书:在力作用下
(4)演示双手用力使尺子弯曲,问:老师用力了吗?(用力了)听,有声音吗?(没有声音)演示双手用力拉橡皮筋,问:拉长了,老师用力了吗?(用力了)但是你听有声音吗?哎呀,同学们你们不是说在力的作用下就有声音产生吗?不完全是,那到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呀?看老师手里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让它发出声音,另一把尺子不让它发出声音,只要比较出发声音的尺子和不发声音的尺子有什么区别就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办法好不好啊?那同学们你怎样用一把尺子发出声音来呢?指名回答。

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使尺子
发出的声音持续的时间更长呢?(拨动的方法)
(5)现在你们来试一试用拨动的方法来弹拨直尺,有一个要求要记住:使用弹拨的方法使直尺发出声音,比较发出声音的直尺和不发出声音的直尺有什么不同?找出来。

汇报交流,你发现发声的直尺和不发声的直尺有什么不同了吗?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演示拨动尺子,问: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发声的尺子怎么样?(振动)师小结:把尺子这种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往返运动的现象叫做振动。

板书:振动
(6)同学们刚才发现尺子在发声时有振动现象出现,那么其它物体时,是不是也有振动现象出现呢?同学们来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材料?(音叉,鼓)仔细听,仔细看,小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有没有振动呢?再来看音叉,仔细看,听见声音了吗?你看到音叉在发出声音的时候振动了吗?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那到底有没有呀?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还给小鼓和音叉各配了一个乒乓球。

一会儿,每个小组在两组材料中任选一组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鼓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音叉发出声音的时候在振动。

(7)小组讨论好后,领取实验记录单,完成记录单中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两项。

(8)小组汇报,并用实验验证。

完成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如下:
实验问题:小鼓发生时在振动吗?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9)教师演示:A将杯子里的水倒入水槽中,注意听并观察水面,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知道什么?
B向瓶口吹气时,听到什么?这个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10)引导学生总结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拓展:
1)谈话: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有一个发声器官,它在哪里?在喉咙部位。

2)验证:因为我们说话的时候,用手指放在喉咙处能感觉到在振动。

3)认识声带:我们人发出声音的器官叫声带,声带就在喉咙这里。

播放视频:声带是怎样发声的
4)人耳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请看屏幕,播放视频: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