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技术-辣椒疫病的症状如何识别?怎么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保护技术-辣椒疫病的症状如何识别?怎么防治?
大棚辣椒现正是结果盛期,但是地里却出现一坨一坨的死秧。

拔出病株,可见茎基部和主茎的分杈地方都变成了黑褐色,而且浇水以后,这种情况更是严重。

有人说这是辣椒疫病,请问专家能不能说一下辣椒疫病的症状识别和防治方法?
甘肃12316植物病虫害专家孟铁男回答:
根据这位农民朋友反映的情况和进一步的交流,这就是辣椒疫病。

现就这一问题简要回复如下:
一、发病症状
辣椒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主要病害。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温室、大棚和露地栽培的辣椒普遍发生。

该病流行速度快、毁灭性强、损失严重。

幼苗受害,茎基部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随后病斑环绕表皮扩展成暗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縊缩,折倒,枯死。

湿度大时病茎及附近地面上有白色的霉状物,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

成株期染病,多在茎基部和枝杈处发病,最初在病部产生水浸状暗绿色病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展成长条形黑褐色,病部的皮层腐烂,病部以上的叶片由下向上逐渐青枯死亡。

进入盛果期以后,以枝杈和近地面的椒果先发病,病果变褐軟腐,湿度大时病果表面有白色的霉状物。

在我们甘肃地区,田间发病呈现有暴发型和蔓延型两种类型:
1、暴发型:可造成辣椒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枯死,辣椒植株除根系变褐腐烂青枯外,不显其它症状,尤其是灌水后极易发生。

这种类型的疫病毁灭性大,损失严重。

2、蔓延型:田间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发病部位主要是在辣椒植株的茎基部和枝杈处,病部表现有黑褐色的条斑。

发病时间一般在初果期后,并随温度的上升和湿度的提高而快速蔓延,发病的高峰期多出现在盛果期。

感病植株从茎基部或茎基部以上的3~6厘米地方,或第一个分杈的地方出现有黑褐色的条状病斑,而且病部明显的收窄、缢缩;病部以上的枝叶青枯、萎蔫,全株迅速枯死、折倒,这是识别辣椒疫病的最主要特征。

二、传播途径与发病条件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引发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上和土壤内越冬,土中的病残体带菌率高,是田间的主要初浸染源。


间传播主要是雨水、灌溉水、农事操作和接触传染。

病菌从植株的组织的气孔、伤口和表皮侵入新生根和根茎部,引起腐烂,植株死亡,是典型的土传病害。

辣椒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田间温湿度成正相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严重。

一般当田间旬平均气温在20℃以上,湿度在80%以上,特别是雨后转晴,气温上升的情况下,病害极易发生流行。

该病在温室、大棚里一般在6月下旬进入发病高峰期;而在露地则7月底至8月初进入发病高峰期。

辣椒平茬种植,而且密度过大,封垄郁蔽过早;或连茬种植;或氮肥施用过多,或雨水过多,或浇水过量;或管理粗放,都易引起辣椒疫病的发生和蔓延。

三、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轮作倒茬,避免辣椒与茄果类和瓜类蔬菜连作,最好与豆科、十字花科或葱、蒜、韭菜类蔬菜或粮食作物轮作。

如果是采用棚室种植辣椒,最好在夏季对棚室进行高温闷棚,杀菌。

2、栽培防病。

实行高畦地膜覆盖栽培,小水勤浇,防止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3、药剂防治。

当下,除控制好棚室的温、湿度外,应急的防治措施是拔除田间死株,并采用药剂防治。

可用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甲霜?双脲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2.5%恶唑菌酮·30%霜脲氰(抑快净)1000倍液,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0倍液,或75%丙森锌?霜脲氰1000倍液等灌根。

每株灌药液250毫升,每7~10天1次,连续2~3次,并注意轮换交替用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