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父母的消费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考核论文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年级:2012
学号:120830129
姓名:***
时间:2014.12.30
我与父母的消费观
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和同龄人与长辈们的消费观,通过两代人消费观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对人们消费观念的不同影响,并且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有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计划消费;超前消费;理财观念
我是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出生成长起来的,而我的父辈们,他们成长的环境可不像我这样优越,他们经历过饥荒等艰苦的生活环境。

因为这样,我们养成了不同的经济观念。

在我的眼中,钱挣来可不是用来攒的,它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当前的我提供优质的生活条件,钱花的就是要舒心,可不想为了省几个钱跟别人讨价还价,总之就是要潇洒一点开心一点。

而在父辈们的眼中,钱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用来消费的,它们要被分成许多份,要用来存储,要用来还贷,要用来投资,要用来做生活费,还要用来给我做零花钱。

在父辈的眼中,钱就像沙漠里的水,是绝对不容许有一点一滴损失的,每每见到菜市场里的大爷大妈们为了几分几毛跟菜贩子吵得脸红脖子粗就不能理解。

父辈们都是60、70年代的人,他们经历过国家那几年艰苦的计划消费年代,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再加上他们现在人在中年,上有老小有小,经济的压力都在自己的肩上。

或许是这种种的原因,他们的消费模式大都保持这计划消费的模式,在拿到一笔钱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把这些钱分成很多份,一部分做日常的开支—水电费、交通通讯费、餐饮费等,一部分交了各种保险,一部分拿去储蓄,一部分用在孩子们的日常支出,在他们的计划之中,一般情况是不存在自己的休闲娱乐开支的,即使这几年经济情况有所好转,他们还是保持着长久的习惯。

在他们的头脑中,大都有着理财的观念,即使这些观念仅仅保持在银行存款、购买保险或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投资上。

曾经听父母们讲过,她们认为有的年轻人没有一点存款,在遇到棘手的情况需要大笔钱的时候,他们就要哭了。

他们称这为忧患意识,就是说有备才能无患,只有预先有自己的存款,过日子才能踏实,而自己是否有娱乐项目的开支并不重要。

在我看来,存在即是合理,父辈们的经济观念必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他们太过保守的消费观念却是我极不赞成的。

有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但我觉得父辈们更像是“吃的苦中苦,吃尽毕生苦”,他们在经济好转的情况下却还是维持着老观念,从来没有试着娱乐自己,满足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

也没有尝试着去超额消费,享受更加优质的生活,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没有消费的动力,哪里来的赚钱的动力呢?
反观我与我的同龄人,我们都是超前消费与冲动消费的代表,真是那一句:今宵有酒今宵醉。

有钱我们就花。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还没有自己的工资,大都是花着父母的钱。

或许是这个原因,我们潜意识里觉得钱是源源不断的,没有了,伸手要就可以了,就是这样,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理财观念。

少部分有工作的,因为刚刚踏入社会,还是保持的之前的习惯,每天大吃大喝,花钱大手大脚,到了月底,成了可怜的月光族,有的甚至还要啃老。

大部分没有工作的,在节日里,大排场,大手笔,请客吃饭,花钱庆祝;在购物的时候,被商家蒙蔽双眼,冲动之下,卖了一大堆没有用的东西,造成了大量浪费;恋爱中的男女,也是舍得为对方花钱;大部分男生在游戏中,钱包总是瘪瘪的;而女生一进到商场中,就不要想留下什么钱了。

在我看来,我们还没有正式接触社会,正确的经济观还没有形成。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长辈们细心呵护,我们不必为经济发愁,所以我们没有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观念。

往往在社会压力以及生活的磨难中,我们才会慢慢意识到理财与消费习惯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便会走上我们父辈们的路。

经常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就是晚辈们给长辈们卖了什么礼物之后,总是要把价格报的很低很低,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为什么?就是在我们一次次报了实价之后,看到长辈们难以置信以及心痛的样子,让我们不忍心告诉他们。

这更加体现了两代人消费经济观念的差别,长辈们长期生活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养成了多攒少花、省吃俭用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即使现在经济条件好了,手里有了积蓄,也是不敢放开手脚花钱,有了钱,先考虑存到银行,然后才考虑消费,所购买的物品也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

而在改革开放形势下成长起来的我们,消费观念就完全不同了,由于没有经历过过去那个年代的艰辛,对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不容易接受,我们能接受的是“能挣会花”、超前消费的观念,“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观念逐渐被我们接收。

我们这一代大都是在计划之下出生的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呵护、宠爱中长大的,在这种安逸、宽裕的生活环境中,自然而然养成了挥霍的消费习惯。

但是我们也明白,像某些青年人那样过度消费的习惯不好,像长辈那样手里有钱舍不得花与不好,不利于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充其量只能活一辈子,只知道拼命攒钱,到时就像赵本山小品中所说的“人死了钱没花了”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曾经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我的姐姐早已参加工作多年,经济状况不错优越但也是够自己花的。

某天,姐姐给自己买了电脑,被父亲知道后,父亲大发雷霆,质问姐姐为什么买电脑没有与自己商量,姐姐瞬间懵了,我也懵了。

在我和姐姐的想法里,在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下,电脑已经不是家电里所谓的大件了,买电脑就像买手机一样正常,而在父亲的眼中,电脑还一如房子车子一样重要。

在随后的交流中,父亲向我说,他实在不能理解我们现在年轻人的想法。

而我也想父亲解释了,这句是两代人的差异,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观念不同。

你们的消费观有实用价值,但是太过落后,辛苦了大半辈子,经济条件好了,就要放松自己,学会适度消费,不要把自己过的还想饥荒年代一样,偶尔也可以去冲动一下,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我们了解父母们存钱攒钱都是为了我们的未来,可是未来瞬息万变,况且我们相信在大社会正确的引导下,我们能过养活自己,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老爸老妈们辛苦前半生,享受后半生。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适合自己经济条件下,学会适度消费,养成合理的理财观念,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光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