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史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通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2-11
课程名称(中/英文):科学通史/The General History of Science
课程类别:全校性选修课(人文社科类)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历史学或自然科学基础课程(任意一门)
适用专业:全校所有专业
教材、教学参考书:
1、麦克莱伦等、《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王鸣阳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大出版社2002年版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
通过研究科学中诸多概念和科学思想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探索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与人文、社会之间的联系,把握“历史”的“统一性”本质,即自然界的统一性、知识的统一性和人类的统一性,发现科学本身的统一性和人文力量,达到对科学的人文主义理解。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起源、本质与发展规律,认识科学技术发展中所面临的前沿问题,以及掌握一般的研究方法。

2、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把握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人类知识之间的同一性本质,自觉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规律、方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处理、评价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教学设计
注:实践包括实验、上机等
五、实践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根据课程类型、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及特点,确定适合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考核方式采用多种形式(笔试、口试、答辩、测验、论文等)、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型(作品、课堂实训、课堂讨论、社会调查、竞赛等)等全过程的考核;成绩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