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 《化工原理(2-2)》试卷A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选择题(30分,每空1分)
1、国家规定排放的污水中甲醇的允许含量不得超过100mg/L,将之转化为摩尔分率与质量分率分别为,。

(水的摩尔分子质量为18kg/kmol,甲醇的摩尔分子质量为32kg/kmol,水的密度为1000kg/m3)
2、从分子扩散角度来看,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二元蒸馏过程属于扩散过程,单组份吸收属于扩散过程。

如果条件相同,由于总体流动,后者的传质速率会大于前者的传质速率,通常采用来校正总体流动对传质速率带来的影响。

3、对总压不很高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系数E,相平衡常数m,溶解度系数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如果逆流气体吸收塔的填料层高度可无限增加,则当吸收因子A>1时,在塔的
端相组成趋向极限;当A<1时,则塔端相组成趋向极限。

5、理论板指的是的塔板,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数时,与下列参数F、x F、q、R、α、x D、x W中的量无关。

简单蒸馏过程中,釜内易挥发组分的浓度逐渐,釜液泡点逐渐。

6、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

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

7、如下图,单级萃取料液组成为x F,溶剂用量愈大,混合点M愈S点,最大溶剂用量点为, 最小溶剂用量点为。

8、在单级萃取器中,用纯溶剂S萃取A、B混合液中的溶质A,测得平衡的萃取相与萃余相中组分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y A=0.37,x A=0.14,组分B、S可视为完全不互溶,,则组分A的分配系数k A= ,选择性系数β= 。

9、精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你所作的萃取实验用到的设备是,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量。

10、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操作弹性最大的是,造价最昂贵的是,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11、与板式塔相比,填料塔的压降(填“较高”、“较低”或“相差不大”);填料塔等板高度(HETP)的意义是。

二、简答题(共20分)
1、(6分)用一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塔顶采用分凝器,如下图。

操作一段时间后,由于塔顶冷凝器结垢,冷凝量变小,若塔底再沸器蒸发量保持不变,塔的操作压力不变,试分析:
(1)塔顶产品组成如何变化?
(2)回流温度如何变化?
(3)为保证塔顶产品组成不发生变化,应对精馏塔的操作作何种调整?
2、(7分)欲采用实验的方法测取某气体的气膜传质系数k y,有三种气体钢瓶可供选择:氨气、氮气与空气,试选择合适的气体进行实验,画出实验流程简图并写出要测取的数据。

3、(7分)如右图,请标出塔板负荷性能图各条
线的名称。

若A为塔板设计时的操作点,试分析此塔
板在操作时发生了哪种不正常操作现象,应如何
调整设计才能避免这一现象?
三、(20分)用精馏分离某双组份混合物,已知进料组成为x
=0.5(摩尔分率,
F
下同),泡点进料,塔顶采出率D/F=0.5,塔顶产品轻组分组成为0.98,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α=4,恒摩尔流假定成立。

求:(1)塔底产物的组成(以摩尔分率表示)x W;
(2)最小回流比R min;
(3)如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1倍,求精馏段与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
(4)仍然采用以上的回流比,如果保持采出率不变,则理论上塔顶产品可以达到的最高组成是多少?(以摩尔分率表示)
四、(18分)在一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气体处理量为2000Nm3/h(标准状态)。

已知混合气中含丙酮0.04(摩尔分率,下同),操作条件
.0。

下的平衡关系为Y e=2X,要求丙酮回收率为92%,出塔溶液中丙酮的浓度为02
试求:(1)塔顶液相喷淋量L,kg/h;
(2)最少吸收剂用量L min,kmol/h?
(3)若此时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 OG=0.6m,求填料层高度h0,m;
(4)若填料层高度保持不变,减少吸收剂用量,试分析丙酮回收率如何变化?(定性说明)。

五、(12分)以三氯乙烷为萃取剂,采用多级逆流萃取从丙酮-水溶液中萃取丙酮。

已知原料液的质量为120kg,其中含丙酮48kg,其相平衡关系如图所示,要求萃取后所得萃余相中丙酮含量不超过20%(质量百分数)。

若萃取剂用量为最小萃取剂用量的1.6倍(最小萃取剂用量时所对应的操作点Δmin,如下图所示),试求:(1) 所需萃取剂(三氯乙烷)的质量S,kg;(2) 需要的理论级数。

注:计算过程必须叙述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