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完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复习重点
题型:填空17分、判断16分、选择10分、分析22分、简答12分、计算23分
1、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名词解释)p7
题型分析:填空
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个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安装是如果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为一个安装。

*工位是在工件的一次安装中,通过分度(或移位)装置,使工件相对机床机身变换加工位置,则把每一个加工位置上的安装内容成为工位
*工步是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工位内容
*走刀是切削刀具在加工表面上切削一次所完成的工步内容。

附:加工工艺系统:工件、夹具、工具、机床
2、生产纲领、生产批量p9
题型分析:填空或选择(简单的公式计算)
生产纲领是指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

零件年生产纲领计算公式:N=Qn(1+α%+β%)
Q—产品的年产量;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α%—备品率;β%—废品率
生产批量是指一次投入或产出的同一产品或零件的数量
零件生产批量计算公式:n'=NA/F
n'—每批中的零件数量
N—零件的年生产纲领规定的零件数量
A—零件应该储备的天数
F—一年中工作日的天数
附:生产类型:单件生产、小批生产、中批生产、大批生产、大量生产
3、六点定位原理(分析)p13*
题型分析:给出定位工件图,判断被限制自由度,判断属于那种定位,然后提出修正方案。

六点定位原理:采用六个按一定规则布置的约束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实现完全定位,称之为六点定位原理
a、限制的自由度(理解表1—7 p14)
b、过定位、欠定位
过定位:工件定位时,一个自由度同时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约束点(夹具定位元件)所限制 p18
欠定位:在加工时,根据被加工面的尺寸、形状和位置要求,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即约束点不足.p17
c、修正:根据大小关系、长短关系、数量关系、组合关系进行修正p14
理解定位分析p14-20
附:1、先定为后夹紧
2、定位是指确定工件在机床(工作台)上或夹具中占有正确位置的过程。

3、定位不能脱离定位表面。

4、零件结构工艺性(表2—3)p28
题型分析:给出四个图,选择其中一个工艺性好或不好的理解表2—3
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作用:1、根据加工工艺规程进行生产准备;2、是生产计划、调度,工人的操作、质量检查等的依据;3、新建或扩建车间(或工段),其原始依据也是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则: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安全。

5、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选择填空)p31—34
题型分析:1、将粗基准和精基准选择原则混淆,在题目中给定基准类型选择原则;2、其中一个基准类型进行填空;3、给出加工图选择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定位图
粗基准:零件在加工前为毛坯,所有的面均为毛面,开始加工时只能选用毛面为基准,称为粗基准。

选择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2)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3)便于装夹;(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
精基准:粗基准加工以后选已加工的面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准。

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
附:基准分类
1、设计基准
2、工艺基准
a、工序基准
b、测量基准
c、装配基准
d、定位基准
1)原有基准;2)附加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6、加工经济精度(名词解释)p34
题型分析:填空
加工经济精度是指在正常加工条件下(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工艺装备和标准技术等级的工人,不延长加工时间)所能保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7、工艺顺序的安排原则p41
题型分析:选择或判断
原则:(1)先加工基准面,在加工其他表面;(2)先加工平面,在加工孔;(3)先加工主要平面,在加工次要平面;(4)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

工序的集中和分散(填空)p42
题型分析:填空
集中是指使每个工序中包括尽可能多的工步内容,因而使总的工序数目减少,夹具的数目和工件的安装次数也相应的减少分散是指将工艺路线中的工步内容分散在更多的工序中去完成,
因而每道工序的工步少,工艺路线长。

加工阶段的划分原因
题型分析:选择,选出不是划分原因的一项
原因:(1)粗加工时,切削层厚,切削热量大,无法消除因热变形带来的加工误差,也无法消除因粗加工留在工件表层的残余应力产生的加工误差。

(2)后续加工容易把已加工表面划伤。

(3)有利于及时发现毛坯的缺陷。

(4)有利于合理的使用设备。

(5)有利于合理的使用技术工人。

附:1、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精密、光整加工阶段
2、外圆表面的加工路线
1)粗车→半精车→精车(≦IT7;Ra≧0.8um)
2)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IT6;Ra≧0.16um)
3)粗车→半精车→精车→精钢石车(Ra=0.16um,材料为有色金属,不宜采用磨削加工)
4)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砂带磨、抛光其他超精加工(Ra=0.008um)
3、热处理:改善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退火、正火、调质)
消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人工时效、退火、调质)
改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
8、工艺尺寸链(计算,难度小于2—17)p48*
工艺尺寸链,封闭环(名词解释)
工艺尺寸链:在工艺过程中,有同一零件上的与工艺相关的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

封闭环:在加工、检测和装配中,最后得到或间接形成的尺寸。

9、机床夹具的基本组成(分析题)(钻床夹具,给图分析组成)p98*
组成部分:定位元件或装置、刀具导向原件或装置、加紧元件或装置、连接元件、夹具体、其他元件或装置。

分析方法:参看书本p98
10、机械加工精度(尺寸、形状、位置)p160
题型分析:填空
机械加工精度是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包括三方面: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
附:零件的尺寸、几何形状和表面间相对位置的形成取决工件和道具在切削运动过程中相互位置的关系
工艺系统的误差称之为原始误差。

原始误差:装夹、调整、加工
误差敏感方向:我们把对加工精度影响最大的方向(即通过切削刃的加工表面的法向)称为误差的敏感方向。

切削力公式:Fc=c*ap*v*f
11、加工原理误差(名词解释)p164
题型分析:填空
加工原理误差是指采用了近似的成形运动或近似的切削轮廓进行加工产生的误差。

12、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填空)p229
题型分析:填空
加工表面的几何形貌是由加工过程中刀具与被加工工件的相对运动在加工表面上残留的切痕、摩擦、切削分离时的塑性变形以及加工系统的振动等因素的作用,在工件表面留下的结构。

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纹理方向、表面缺陷
表面金属的力学物理性能*
在力因素和热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表面金属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表面金属残余应力
附:机床误差原因:机床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磨损。

对工件加工精度影响较大的:导轨导向误差、主轴回转误差和传动链的传动误差。

主轴回转的运动误差: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倾角摆动
减少传动链传动误差的措施:1)减少传动件数
2)采用降速传动(i<1),是保证传动精度的重要原则。

3)末端件(如滚齿机的分度涡轮、螺纹加工机床的最后一个齿轮及传动丝杠)应做得更精确些。

4)采用校正装置。

13、装配结构的工艺性(简答)p274
题型分析:简答。

什么叫装配结构的工艺性?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简述如何达到三点要求?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有什么好处?
装配结构的工艺性:是指机器结构能保证装配过程中使相互连接的零部件不用或三用修配和机械加工,用较少的劳动量,花费较少的时间按产品的设计要求顺利的装配起来。

基本要求:(1)机器结构应能分成独立的装配单元
要求机器结构能划分成独立的组件、部件等。

首先按组件或部件分别进行装配
对装配过程的好处:1)可以组织平面的转配作业,各单元装配互不妨碍,能缩短装配周期,或便于组织多厂协作生产。

2)机器的有关零件可以预先进行调整和试车,各部件以较为完善的状态进入总装,这样既可保证总机的装配质量,又可以减少总装配的工作量。

3)机器局部结构改进后,整个机器只是局部变动,使机器改装起来方便,有利于产品的改进和更新换代。

4)有利于机器的维护检修,给重型机器的包装、运输带来很大方便。

(2)减少装配时的修配和机械加工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配合面。

因配合面过大、过多,零件机械加工就困难,装配时修刮量也必然增加。

在机器结构设计上,采用调整装配法代替修配法,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修配工作量。

(3)机器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
组件的几个表面不应该同时装入基准零件(如
箱体零件)的配合孔中。

而应该先后依次进入装配
14、装配精度的内容p277
题型分析:填空
装配精度的内容:(1)相互位置精度;(2)相对运动精度;(3)相对配合精度
15、保证装配精度的四种方法p281
题型分析:选择
(1)互换装配法;(2)选择装配法;(3)修配装配法;(4)调整装配法
16、定位误差计算p106*
Ps:四五六章分值较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